【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45130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中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专题3】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11页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中考二轮复习历史事件类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 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

2、“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选自左传【注释】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怼(dui):怨恨。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田:祭田。1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晋侯赏从亡者 亡:逃亡B禄亦弗及 弗:没有C能如是乎 是:这样D以志吾过 志:志向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3读了

3、本文,你觉得介之推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评卷人得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虽欲言,无可进者(进谏) 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 A. B. C. D.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于是入朝见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 B. C. D. 6对这两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两段文字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B.这两段文字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C.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主题。阅读黔

5、之驴一文,完成小题。(8 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益习其声( ) 稍近益押( ) 驴不胜怒( ) 尽其肉( ) 8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 ) A.非显者刺于园 B.驴不胜怒,蹄之C.遂以名楼黄鹤楼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9寓言常借简单的故事寄予深刻的启示

6、。对于本文人们往往从老虎的角度得出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能取得胜利的道埋。如果从驴的角度分析,你会得出怎样的寓意。(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越:越国。 睫:眼睫毛。 庄蹻( 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10对下面句子朗

7、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丧( ) 明(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13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4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

8、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释】鹬(y):一种水鸟。 箝(qin):夹住。 喙(hu):嘴。1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17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18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甲)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

9、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10、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19解释下列加线词语。(3分)(1)休祲降于天(2)长跪而谢之(3)先帝不以臣卑鄙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义”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场合中有不同的含义。甲文唐雎不辱使命是义,乙文诸葛亮许以驱驰临危受命也是义。你能说说他们“义”的不同内涵吗?(3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11、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3分)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甚矣,汝之不惠23翻译

12、(4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24甲段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1分)25乙段是愚公移山中最负盛名的一段话,彰显的是“愚公精神”,请谈谈你对愚公精神实质的个人理解。(2分)古文阅读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13、(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即墨:古地名。下文中的 “阿”、“鄄”和“薛陵”都是古地名。辟:开垦。给(j):富裕。 事:巴结。万家:这里指一万户的俸禄。馁(ni):饥饿。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饰诈:掩饰,欺诈。2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语之曰( ) 然吾使人视即墨( )誉言日至( ) 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28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