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49302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阅读】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孟轲(前 390前 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 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他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往往 置对手于理屈辞穷之境, 而自己则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方面源 于他的游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性; 另一方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 对于“仁政” 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寡人之于国也记载的就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 下面我们就从中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一 避实就虚,以抒己见。文章的开头,对话是由梁惠王的疑惑而引起的。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

2、心”,他的“尽心”, 具体表现在“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 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 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 不加多。”梁惠王是有野心的,他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是渴望能借此增加兵员, 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以实施其问鼎于天下的政治目的。 其统治理念的核心是“霸道”。 这显 然和孟子的思想不吻合,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观点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 心是不能变的 , 因此 ,对方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 ,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 到实 ,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 孟子没有正面回答

3、梁惠王的疑问, 而是“请以战喻”, 将话语权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中, 巧妙机智掌握的话题的主导权, 即回答了“民不加多”的 疑问,更是从中引出了自己关于“王道”的观点。 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之 中反守为攻 , 转败为胜。清人刘熙载曾称赞说:“孟子之文,百变而不离其宗,然此亦诸子 所同。其度越诸子处,乃在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也”可谓中肯之论。 二深谙对手,巧妙设喻。孟子深谙其人,“王好战”的快人快语,一下就点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揭露出他所谓 的“移民移粟”的虚假性。“请以战喻”,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 显然,孟子所设的“以五十步笑百

4、步”故事之喻的内涵十分 丰富, 它不仅是孟子有意设置的一个圈套, 诱使梁惠王不自觉地钻进去, 从而以子之矛攻之 盾,而且还寄托了特殊的寓意。 那就是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与“邻国之政”的不“用心”, 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只是形式上和数目上的不同而已。 这也就暗示了“民不加多”的根 本原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就是一种必然了。那么, 如何才能使“民加多”呢?孟 子便牵着梁惠王的“牛鼻子”,顺着自己思维的轨迹,一路走得快步如风。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孟子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选择时机,直指 要害,最后单刀直入,直至制服对方。叵国孟子“请以战喻”,大大的吸引

5、了梁惠王的注意力,可想见梁惠王此时全神贯注,意兴盎然地期待着孟子的下文的样子,而孟子提出问题却非常简单“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梁惠王轻松答出两者并无实质区别,“是亦走 也”。此时的梁惠王自然沾沾自喜,以孟子大贤之才,提出的问题如此低级,自然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孟子乘着梁惠王高兴自满,警惕感降低之余,却掷地有声的提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又回到话题的开始,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王并没有本质不 同,当头一棒,自然使其警醒,从而激发其寻找真正治国之道的欲望,也就为其接收孟子的仁政思想铺平了道路。孟子对梁惠王情绪的步步善诱,精确把握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孟子不选择有利时机,也不因势利

6、导,而是直言相劝,梁惠王不一定愉快地接受他的谏议。故而清 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无所措 手,一经圣贤面前,直如俯地拾芥,毫不费力,又如拉朽摧枯,无一处不迎刃而解。” 四逻辑严密,层层深入。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更是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先说“王道之始”,那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说及国政,自然要从个人的生活质量谈起。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两极, 也就是“生”和“死”了。能使生的人无憾,活出生命的滋味;能使死的人也无憾,死得其所,这无疑是站在对人终极关怀的高度,充分显示了孟子思想内核的人文精神。再说

7、“王道之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 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这种梦幻变为现实的可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其次,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得在精神上教化民众, 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 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一个溢满人文关怀的境 界。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当梁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并未忘记 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

8、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针对统治者将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一一“何异 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孟子牢牢把握“王道”这一论述中心,按照其内在发展的逻辑顺序,采用了递进的结构 方式:先由梁惠王的“民不加多”的疑问引出讨论, 然后“请与战喻”含蓄否定梁惠王施政 方针,最后阐明怎样行王道,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样,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后解决问 题,后面的论证建立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 辑性强。五 技巧娴熟,气势磅礴。孟子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孟子在思想上,

9、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在论说道理上,很 讲究语言技巧。孟子散文技巧娴熟,感情充沛,具有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语言滚滚滔滔, 若江河之不尽,辞锋犀利,若青霜之逼人。从论证方法来看, 孟子善取譬喻理,以理服人, “以战喻”,巧妙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不失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清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 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 无所措手, 一经圣贤面前, 直如俯地拾芥, 毫不费力, 又如拉朽摧枯, 无一处不迎刃而解。 ”孟子还善于运用类比推理,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类比梁惠王与邻 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揭露“非我也,岁也”与“非我也,兵也”同一的无耻推诿,步步进 逼,最后把论辩对手逼

10、向穷途末路,无言以对,从而取胜。从修辞技巧来看, 语句排比而起, 连贯成篇, “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 例如“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大段排偶的运用,显得声色俱厉,锐不可挡,步步紧逼,犹如泰山压顶,一气呵成的 从多角度的阐述了王道之成的条件, 使人于目不暇接中, 摄服于论者的气势, 认同论者的思 想。总之,孟子抓住有利的时机,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因势利导,再用强烈鲜明的 对比摆事实、讲道理,步步诱导,层层深入,最后说服梁惠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因此可以 说寡人之于国也 实际上是一场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的辩论, 而能在辩论中取胜, 充分体现 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