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3341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B )A. 平面物象B. 简单立体物象C. 结构复杂物象D. 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C)A. 轮廓特征B. 基本形态C. 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 动态结构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D )A.2 岁3 岁B.2 岁 4 岁C.4 岁 5 岁D.5 岁7 岁4. 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 意义的图画的是(C

2、)A. 结合体B. 集合体C. 曼陀罗D. 放射型5. 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B)6. 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 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 B )A. 游戏说B.表现说C. 模仿说D.巫术说7. 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A )A. 山本鼎B.福禄培尔C. 乌索娃D.西泽克8. 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C )A. 罗列对象时期B. 解释时期C. 描述对象阶段D. 涂鸦阶段9. 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

3、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B. 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 力C. 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D. 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 评10. 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A. 最近发展区B. 成熟C. 同化和顺应D. 模仿11. 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A )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12. 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 推( A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13

4、. 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 A )A.审美型人格B.冲突型人格C.独立型人格D.功利型人格14.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规范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 C ) 的情趣和能力。”A.热爱美B.发现美C.表现美D.理解美15. 在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范画, 让孩子临摹下来。你觉得这种方法( B )A. 能够使儿童很快地学会画画,画得较像B. 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将艺术的真正内涵排除在美术教育之外C. 能够培养儿童画画的兴趣D. 很好,因为教师肯定比儿童画得更好16. 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 C )A.作品的内容

5、B.作品的题目C.作品的造型、色彩D.作品的时代背景17.你认为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以下哪一方面?( D )A.画得象真的一样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18. 对幼儿园泥工活动的指导中,哪一种行为是正确的?( C )A. 泥工活动安排在一年四季都是非常适宜的B. 泥工的技能比较难,因此应该手把手的教孩子C. 让孩子在创造活动中探索泥工塑造的基本规律D. 当儿童做完泥工后,把儿童作品用的泥立即重新和在一起19.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的心理过程的基本顺序是( D )A. 构思与意图一一设计与制作一一装饰B. 设计制作与构思装饰C. 制作一一设计与构思一

6、一装饰D. 意图一一构思与设计一一制作与装饰20. 在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哪个阶段,其泥塑作品主要体现为浮雕式?( B )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象征期二、填空题1. 艺术的种类繁多,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2. 山本鼎是日本 自由化运动 运动的领导人。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的目标分为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审美创造目标。4. 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学前儿童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前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5. 命题画是教师提出绘画的和要求,幼儿按指定课题完成作品。6.

7、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它是一切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7.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 自发型 和诱导型两种。8.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材料分为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四种形态。9.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和 美术欣赏教育。10. 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是发展美感知觉能力和适当地叙 述视觉形式的能力。1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目标包括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 审 美创造目标。12. 小班儿童的绘画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认识绘画工具材料,掌握其基本使 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13. 小班儿童的美术欣赏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

8、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14. 美术起源学说中的“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始于 古希腊哲学家。15. 图式初期,大约从 5 岁到 7 岁左右,是儿童的 形象 思维发展最敏感时 期。16. 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 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17.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第二是从活动过程层面;第三是从 活动结果 层面。18.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19.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 工艺、建筑艺术等类型。2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 审美创造 能

9、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 性教育。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6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并说明理由。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V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儿童培养成为艺术家。 ( X ) 说明: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质,达成人格的完满和谐。3. 学前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表现有着相同的心理过程。 ( X ) 说明:有不同的心理过程。4. 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中,艺术偏好和艺术才能都差不多。 ( X ) 说明:艺术偏好和才能有显著差异。5. 儿童对色彩的反应是强烈的、敏感的、他们具有某种天赋能力

10、。 ( V )6. 学前儿童泥塑的发展与其绘画的发展相比,前者稍超前于后者。 ( X ) 说明:前者落后于后者。7. 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属于艺术技能学习,不属于艺术创造范畴。 ( X ) 说明:手工也有构思和设计阶段,要有想象力和创造性。8. 指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是帮助儿童分清哪些画是好的,哪些画不好。说明:主要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有较敏锐的感受,以及对绘画欣赏的兴趣。9“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创作”属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 X )说明:应把审美感知目标改成审美创造目标。1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包含手工教育目标和欣赏教育目标两大类。( X )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还

11、应包括绘画教育目标。11. 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V )12. 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V )13. 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发展。( X )说明: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然后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14. 线条是中小班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 V )15.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定型期和写实期。说明:应把图式期改为象征期。( X )16.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适当地使用灌输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X

12、)说明:灌输法会压制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四、名词解释题1. 发展性原则 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造成 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2. 涂鸦期儿童在一岁半到四岁之间,开始画一些紊乱和不规则的线条,这些线条杂乱而 不规则的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并不代表任何意义,纯粹是儿童的一种本能、无 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个体的最初绘画活动时期。3. 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对话法 美术欣赏教育过程中儿童、教师和美术作品三者之间互相作品和互相交流的方 法。4. 泥塑 通过双手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5.模仿说(1)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美术)起源的学说(2) 模仿说认为:模

13、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6.园丁法 园丁法是美育指导思想之一。它将儿童看作正在发育的种子和幼苗一样的有机 体,而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园丁,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 来。7.创造性原则 指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 前儿童的创造力。8.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 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是教师引导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用双手 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 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五、简答题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1) 学前儿童美

14、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2. 在泥工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基本技法?P118 泥工基本技法有:团圆,搓长,压扁,捏,挖,嵌接、分泥、伸拉。3.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低控制原则及实施要点。(1)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里环境,尽量少以成 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2) 低控制原则实施的要点:给学前儿童自由选择美术内容的机会;教育气氛 尽量轻松愉快;注意作品的评价方式。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哪几个

15、特点?(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5. 简述在学前儿童手工制作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1)两者是不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2) 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技能形成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创造。(3) 创造性越高,其技能的掌握也就越快。6.简笔画有什么弊端?(1)简笔画作为现成的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这容易为灌输法大开方便之门。(2) 简笔画容易使儿童画出来的画模式化,缺乏个性。(3) 简笔画代替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失去了儿童自己的绘画 语言和天真之美,容易扼杀儿童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7.美术教育的原则?(1)低控制原则: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语言亲切,以鼓励为主,轻松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