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3286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天》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天》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天》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天》的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天》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说课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天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这首诗,既可以牢固前几篇文

2、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 2、教学目标说明 1)、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诵读改写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表达“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

3、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根底、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城镇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秋天所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与我们城市学生的生活很难贴近,但我所任教的学生语文根底较好。很多学生在图画音乐方面不仅有兴趣,而且还很有特长,因此我只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这样必定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收到好的效果。 三、教法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诵读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四、学法指导 1、诵读品味法 2、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

4、文章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开展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1、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五教学程序 1、过程总体框架及各板块的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按教师活动分六步: 引导入境(2分钟) 品味秋天(12分钟) 描绘秋天(15分钟) 歌颂秋天(10分钟) 归纳方法(4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2、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创设优美、宁静的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秋的意境中,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根底,

5、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讨问题发现美 环节一品秋 初读 1教师表情范读。 2学生揣摩默读。 3小组合作自读。 4教师指导点读。 品读 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说一说它美在何处,并按你的理解读一读。 本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指导学生对诗的语言做出正确的理解,以到达学生品味诗文的目的。 环节二绘秋 研读 1、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为不同画面命上有诗意的名字。再想一想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那些诗句能表现这些画面,把这些诗句轻声地读出来。 3、教师出示一幅能表现第二幅场景的画(出示第二幅画)请大家与书上的插图比较一下,说说你更喜欢哪一

6、幅。并为自己喜欢的诗节配画。 描绘秋天这一环节,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丰富了想象能力,使阅读进入一个创造性的高度。 环节三颂秋 诵读 1、选择你配画的诗节有感情诵读。 2、伴随秋日的私语的钢琴曲,用优美的语言,讲解自己描绘的画面。 这一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自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秋的意境中,感悟诗人赞秋、颂秋的喜悦之情。 (三)归纳方法寻找美 1、学生依据本节的学习过程,归纳赏诗的方法 2、教师课件展示赏诗方法。 .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身临其境,

7、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此环节的设计实现了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教”的目标。使学生形成了品评其他现代诗歌的能力。 (四)培养创新,表达美 课件出示作业: 1、课外收集描绘秋天的诗文。 2、喜欢写作的同学将诗歌改写成散文。 3、喜欢音乐的同学为这首诗歌配置背景音乐并有感情地朗颂。 布置此项作业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其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这也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说明 秋天是一首现代诗,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同时我又以诗画颂为学习线索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希望在环环相扣而又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流水线作业,创造出一种既有语言美,又有图画、音乐美的氛围,使

8、整堂课具有诗情画意,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之美,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之下入情入境,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之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秋天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单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属于“关注自然”单元,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本单元选取了春、*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开展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秋天

9、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甜、清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开展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的预设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开展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

10、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安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3、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依据以上两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说教法 1、教学的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所以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根底、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11、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安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诗歌,适于朗读,所以讲析文章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绘的自然美。 2、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构造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语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节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3、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

12、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使用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4、说学法 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到达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开展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应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开展牢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

13、,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5、反应调控措施 根据我所授课班级学生底子薄、认知水平低、自觉性差的现状,我估计学生可能会在“品秋”“写秋”环节中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出现困难的环节,以对话的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拉进师生距离,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秋诵秋品秋写秋”开展教学的。其中我把教学重点突出在“诵秋”环节;在“品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引秋(2分钟) 教师给学生们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请学生说说看了图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由此创设情景导入。(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

14、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诵秋(8分钟) 本环节以读为主,使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秋”有个总体印象。 1、初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划出朗读节奏、分辨朗读语气、语调。 3、学生自读与赛读,并在学生中互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4、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节朗读,也可找出你认为诗中用得好的词语,做适当的批注,并与同学交流。教师也可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词语与学生开展交流,对学生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