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压井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2408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压井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规压井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规压井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规压井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规压井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压井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规压井方法常规方法包括关井立管压力为零的压井和关井立管压力不为零的压井。关井立管压力 为零的压井,是钻井液的静液压力可以平衡地层压力,发生溢流是因为抽汲、井壁扩散 气、钻屑气等进人井内的气体膨胀所致,其处理方法如下:关井立管压力为零 当关井套压也为零时,保持钻进时的排量和泵压,敞开井口循环就可恢复井的压力 控制。 当关井套压不为零时,通过节流阀节流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控制循环立压不变, 当观察到套压为零时,停止循环。上述两种情况经循环排除溢流后,应再用短程起下钻检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钻井液 密度,然后恢复正常作业。关井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都不为零时 常规压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司钻法压井(

2、二次循环法) 司钻法是发生溢流关井求压后,第一循环周用原密度钻井液循环,排除环空中已被地 层流体污染的钻井液,第二循环周再将压井液泵人井内,用两个循环周完成压井,压井过 程中保持井底压力不变。1 )司钻法压井步骤 录取关井资料,计算压井所需数据,填写压井施工单,绘出压力控制进度表,作为 压井施工的依据。 第一步用原钻井液循环排除溢流。a 缓慢开泵,逐渐打开节流阀,调节节流阀使套压等于关井套压并维持不变,直到 排量达到选定的压井排量。b 保持压井排量不变,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等于初始循环压力几,在整个循环 周保持不变。调节节流阀时,注意压力传递的迟滞现象。液柱压力传递速度大约为 300 m/s

3、, 3000m 深的井,需 20s 左右才能把节流变化的压力传递到立管压力表上。c 排除溢流,停泵关井,则关井立压等于关井套压。在排除溢流的过程中,应配制 加重钻井液,准备压井。 第二步泵人压井液压井,重建井内压力平衡。a 缓慢开泵,迅速开节流阀平板阀,调节节流阀、保持关井套压不变。b 排量逐渐达到压井排量并保持不变。在压井液从井口到钻头这段时间内,调节节 流阀,控制套压等于关井套压并保持不变(也可以控制立管压力由初始循环压力逐渐下降到 终了循环压力)。c 压井液出钻头沿环空上返,调节节流阀,控制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压力 pTf , 并保持不变。当压井液返出井口后停泵关井,关井立管压力、套管压

4、力应皆为零。然后开 井,井口无外溢,则说明压井成功。2 )司钻法压井过程中立管压力及套管压力变化规律( l )立管压力变化规律如图 8 一 1 所示,第一循环周时间内,立管压力保持初始循环压力 P 衡不变;第二 Ti循环周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口至钻头,立管压力由几下降到 P ;t 一 t 时2 3 Tf 3 4 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底返出井口,立管压力保持终了循环压力 p 不变。Tf( 2 )套管压力变化规律天然气溢流套压变化规律(如图 8 一 1 ) , 0 一 t ,时间 内,天然气溢流上返到井口,套压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 t 一 t 时间内,天然气溢流 12 返出井口,

5、套压下降到关井立管压力值;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口到井底,套 23 管压力不变,其值等于关井立压值;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底沿环空返至井 34口,套压逐渐下降到零。油及盐水溢流套压变化规律如图 8 一 2 所示: 0 一 t 时间内,溢流物沿环空上返 l到井口,套压等于关井套压不变; t 一 t 时间内,溢流物返出井口,套压由关井套压下 12降到关井立压;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口到井底,套管压力不变,其数值等于23关井立压;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由井底沿环空返至井口,套压逐渐下降到零。342 工程师法压井(一次循环法或等待加重法)工程师法压

6、井是指发现溢流关井后,先配制压井钻井液,然后将配制好的压井液直接 泵人井内,在一个循环周内将溢流排除并建立压力平衡的方法。在压井过程中保持井底压 力不变。l )压井步骤 录取关井资料,计算压井数据,填写压井施工单。压井施工单与司钻法压井施工单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是立管压力控制进度表不同。 配制压井液。压井液密度要均匀,其他性能尽量与井内钻井液保持一致。 将压井钻井液泵入井内,开始压井施工。a 缓慢开泵,逐渐打开节流阀,调节节流阀,使套压等于关井套压不变,直到排量 达到选定的压井排量。b 保持压井排量不变,在压井液由地面到达钻头这段时间内,调节节流阀,控制立管压力按照“立管压力控制进度表”变化,由

7、初始循环压力逐渐下降到终了循环压力。c 压井液返出钻头,在环空上返过程中,调节节流阀,使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压力并保持不变。直到压井液返出井口,停泵关井,检查关井套压、关井立压是否为零,如 为零则开井,开井无外溢说明压井成功。2 )工程师法压井过程中立管压力及套管压力变化规律( l )立管压力变化规律立管压力变化规律如图 8 一 3 所示, 0 一 t ,时间内,1 压井液从地面到钻头,立管压力由初始循环压力 P 下降到终了循环压力 P ; t 一 t 时 Ti Tf3,4间内,压井液由井底返至井口,立管压力保持终了循环压力不变。( 2 )套管压力变化规律溢流为油或盐水时套压变化如图 8 一

8、4 曲线 所示, 0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 井液由地面到钻头,套管压力不变,其值等于初始关井套压;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 12 液进人环空,溢流物逐渐到达井口,套管压力缓慢下降; t 一 t 时间内,溢流排出井 23 口,套管压力迅速下降;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排替环空内原来密度的钻井液,套 34管压力逐渐降低。溢流为气体时套压变化如图 8 一 4 曲线 所示, 0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 从地面到钻头,气体在环空上升膨胀,套压逐渐升高到第一个峰值; t 一 t 时间内,套 12 压的变化受压井钻井液柱和气体膨胀的影响。一般是压井钻井液在环空开始上升时,套压 稍有下

9、降,然后有一段套压平稳,变化不大,然后逐渐升高,气体接近井口时套压迅速升 高,达到第二个峰值。两个峰值哪个为极值,取决于溢流井深、压井钻井液与原钻井液密 度差、井眼环空容积系数及压井排量等因素,多数第二个峰值为极值。 t 一 t 时间内, 23 气体排出,套压迅速下降; t 一 t 时间内,压井钻井液排替原钻井液,套压逐渐下降; 34 加重钻井液返至井口、套压下降为零,压井结束。3 边循环边加重压井法边循环边加重法压井是指发现溢流关井求压后,一边加重钻井液,一边即把加重的钻 井液泵人井内,在一个或多个循环周内完成压井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现场,当储备的高密度钻井液与所需压井钻井液密度相差较大,

10、需加 重调整,且井下情况复杂需及时压井时,多采用此方法压井。此法在现场施工中,由于钻 柱中的压井钻井液密度不同,给控制立管压力以维持稳定的井底压力带来困难。若压井钻 井液密度等差递增,并均按钻具内容积配制每种密度的钻井液量,则立管压力也就等差递 减,这样控制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将密度为P的钻井液提高到密度为P,压井液,当其到达钻头时的终了立管压力为: m1P =(p /p )XP+(p -p )gHTfl 1 m L k 1 式中 P 终了立管压力, MPa ;Tfp 第一次调整后的钻井液密度,g/cm 3;1p 压井钻井液密度, g/cm 3 ;kp 原钻井液密度, g/cm 3 , ;mH

11、井深, m ;P 低泵速泵压, MPa。 L此公式的物理意义:在密度为p 压井液从地面到钻头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立管压力从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逐渐降到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 ;当该密度的压井液沿环空上返时,Ti Tf1控制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立管压力 P 不变。当第二循环周压井液密度重新调整后,应重Tf1新确定初始循环压力和终了循环压力。4 常规压井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整个压井过程中,始终保持压井排量不变。 采用小排量压井,一般压井排量为钻进排量的 1/3 一 1 / 2 。 压井钻井液量一般为井筒有效容积的 1 . 5 一 2 倍。 压井过程中要保持井底压力恒定并略大于地层压力,通过控制回压(立、套压)来 达到控制井底压力的目的。 要保证压井施工的连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