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2149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1(附答案详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名词解释突触传递【答案】答: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的过程。【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突触传递【点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两种,化学性突触传递又分为定向突触传递和非定向突触传递(又称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其中最主要的传递方式是化学性突触传递。2. 问答题何谓骨骼肌的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产生原理。【答案】(1)受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受到外力牵拉而使其伸长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这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2)

2、牵张反射有两种:腱反射和肌紧张。产生机理:当梭外肌纤维被牵拉变长时,其中间部分的感受装置受到的刺激加强,产生的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肌肉收缩,便产生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缓慢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腱反射是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3. 名词解释视野【答案】答: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视野【点拨】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大小不同,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黄色、蓝色、红色次之,绿色视野最小;视野的大小不仅与

3、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也与面部的结构有关,所以,正常人颞侧视野大于鼻侧视野,下方视野大于上方视野。4. 单选题临床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的影响是( )问题1选项A.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B.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C.促进ACTH分泌D.抑制ACTH分泌【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解析】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负反馈抑制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甚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故本题选D。【点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1)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失眠、情

4、绪激动或压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2)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易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3)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反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合成与分泌,甚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如突然停药,病人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起肾上腺皮质危象,甚至危及生命。5. 单选题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的电生理基础是( )问题1选项A.静息电位增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阈电位增大D.阈电位降低【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于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期达到最大

5、极化状态时的电位值称为最大复极电位,此后的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于这一水平,而是立即开始自动去极化,这种4期去极化具有随时间而递增的特点。因此自律细胞与工作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故本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6. 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答案】答: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解析】【考点

6、】本题考查血液-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点拨】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容积百分比很小,故血细胞比容主要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数量,亦称红细胞比容。如贫血患者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细胞比容降低;严重呕吐、腹泻和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水分丧失过多,导致血细胞比容升高。7. 名词解释潮气量【答案】答:潮气量是指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点拨】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约为0.40.6L。用力呼吸时,潮气量增大。潮气量的大小取决于呼吸肌收缩的强度、胸和肺的机械特性以及机体的代谢水平。8. 单选题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问

7、题1选项A.频率加快,幅度减小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减慢,幅度增大D.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解析】迷走神经中含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的作用被消除,呼吸呈慢而深的变化,表现为频率减慢、幅度增大。故本题选C。【点拨】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脑桥的上、中部之间横断,呼吸将变深变慢;如再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吸气时间大大延长;如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则不论迷走神经是否完整,都出现一种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即喘息样呼吸。9. 名词解释阈值【答案】答:阈值指能引起组织细胞

8、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点拨】与阈刺激相关的概念: 阈强度(阈值):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指刺激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电位:指刚刚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也称为燃点。10. 问答题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答: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 (1)毛细血管血压: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有效滤过压增大,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形成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限制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力量。如血浆蛋白含量减

9、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引起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在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可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组织液生成增多,引起水肿。 (4)淋巴回流:如丝虫病患者,淋巴管堵塞,使淋巴回流受阻,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水肿。【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11. 问答题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导致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时,尿量有何变化?机制如何?【答案】答:(1)尿量变化:尿量减少; (2)机制:当人体大量出汗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增多,促进远曲小管

10、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导致尿量减少。【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点拨】抗利尿激素(ADH)又称为血管升压素(VP):(1)分泌及存储: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在机体需要时释放入血。(2)作用及机制:抗利尿激素通过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强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3)合成与分泌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调节。12. 单选题“望梅止渴”属于( )问题1选项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答案】A【

11、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绪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解析】条件反射是机体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一定生活条件下通过后天学习产生的反射。如望梅止渴、望虎生畏等。故本题选A。【点拨】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遗传、生下就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逃避反射、减压反射等。(2)条件反射:是机体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一定生活条件下通过后天学习产生的反射。如望梅止渴、望虎生畏等。13. 名词解释最适初长度【答案】答:最适初长度是指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肌肉初长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收缩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点拨】前负荷

12、是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初长度,进而影响肌肉收缩力。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最适前负荷时,肌初长最佳,肌肉收缩产生最大肌张力;在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前负荷,肌初长过长,肌肉收缩力反而减弱。14. 问答题简述胰岛素的生理学作用。【答案】答:(1)糖代谢: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降低血脂。 (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4)电解质代谢:促进钾、镁等进入细胞,参与细胞物质代谢。【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胰岛内分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点拨】胰岛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是调节糖、脂肪

13、、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15. 单选题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问题1选项A.延髓B.脊髓C.下丘脑D.中脑【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不但能感受人体深部组织温度变化的刺激,而且能对从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故本题选C。【点拨】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神经元对体温升高变化敏感,体温升高时兴奋,冷敏神经元被抑制,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体温下降反之亦然。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下丘脑前部P

14、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16. 单选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幅值取决于( )问题1选项A.刺激强度B.膜内外的Na、K浓度C.阈电位水平D.刺激作用的时间【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解析】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动作电位之所以有“全或无”特征,其原因是刺激强度只决定膜电位是否能达到阈电位水平,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的爆发程度如去极化的幅度和速度等则是由钠通道性状本身和离子所受电-化学驱动力大小所决定,而不再与刺激强度变化相关。故本题选B。【点拨】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传播;(3)连续刺激不融合-脉冲式发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