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41511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易错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年中考化学易错题解析-物质的推断(教师版)1、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n为正整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碱 B. X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含氧酸钠盐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是非金属元素】【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X为何种元素。因为n是电子层数,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质子数为1,这不是氢原子;当或3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7。质子数分别为7、17。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分别是氮元素和氯元素,在形成化

2、合物时都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表现为负价,不可能与离子结合成碱,但氯、氮两元素均可与氧元素结合形成含氧酸根原子团,跟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像B项中的。答案为A。【易错点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2、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甲物质中的元素共有_种。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解析】 据“单质B+单质C化合物甲”,可知甲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据“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推断乙为H2O,再结合所学过的有H2O生成的置换反应(即

3、H2还原CuO或Fe2O3),可知A为H2,则C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H2+CuO = Cu+H2O 或3H2+Fe2O3 = 2Fe+3H2O。混合物甲可能是CuO或Fe2O3,单质B可能是Cu或Fe。【易错点点睛】这类题型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3、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

4、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ABCDEA_B_C_D_E_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 B_C_ D_ E_(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解析】其实该类题与前一类型一样,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现象特征。本

5、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之后又可推得E为KCl。另一个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D为“蓝色沉淀”,故可推得D为Cu(OH)2;再结合E为KCl,可推得C为CuCl2。然后在(3)中可推得B为HCl,在(1)中可推得A为CuO。【易错点点睛】其实该类题与前一类型一样,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现象特征。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故F为BaSO4。5、本题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化合物 A溶液和B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

6、应但无明显现象; c、D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E、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每小题都有多种可能,只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1)中化学方程式为: (2)C、D的化学式:C 、D ;(3)中涉及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 【解析】解此题的突破口在于反应(2)和(3)中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现象,从即可推知C和D的混合溶液中有一物质与盐酸先反应后,另一物质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同理思考,本题可选答案较多,应先确定C、D、E、F四种物质后,再确定A、B。(NaOH + HCl = NaCl+H2O (2)

7、C为KOH、D为Na2CO3 (3) 2NaOH+H2SO4=Na2SO4+2H2O、 CuSO4+2NaOH=Cu(OH)2 + Na2SO4 )【易错点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6、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可能组合有哪几种?(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解析】由题中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反

8、应后一定生成了和,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因此,水的来源只有一个,则气体A中必含有的来源有两个,则C和CO可能只含其中之一,也可能两者都含有。故气体A和黑色粉末B可能有三种组合:A为,B为CuO和C;A为和CO,B为CuO;A为和CO,B为CuO和C。【易错点点睛】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了解实际,逐一分析推断。7、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下是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观察到的现象:取少量粉末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

9、、静置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由此推断,该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_;(2)_;(3)_。【解析】此类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是:通过题中描述的现象,确定某些物质或排除某些物质。由题中现象“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可知,粉末中可能有不溶固体或相互之间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组合(和和),一定不含硫酸铜;又根据题给信息“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有部分溶解”可知,此白色沉淀中一定有,还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和,一定不含硫酸铜,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故这包粉末的可能组成是:(1);(2);(3)。【易错点点睛】此类

10、题一般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分析这类题目时,头脑要冷静,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否则将陷在题目设计的迷宫中。8、一种不纯的铁可能含有镁、铝、钙、铜杂质中的某几种。取该样品5.6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克氢气,则这种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_。【解析】若铁中只含镁、铝、钙中的一种,那么产生的H2质量一定大于0.2克;若所含杂质只有铜,因为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所得氢气一定小于0.2克,故铁中所含杂质不可能是镁、铝、铜、钙中的一种,只有当铁中含有杂质铜和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时,才能得到题中所说的0.2克氢气,所以,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铜。像这类推断题,其特点是既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

11、计算,又要根据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严密推理,才能顺利得到所求答案。【易错点点睛】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要求全面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9、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1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_,B_,C_,D_,E_。(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

12、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2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易错点点睛】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10、现有H2 SO4、BaCl2、NaOH、Na2CO3、MgSO4、Ca(OH)2五种溶液和一种气体CO2,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11、牙

13、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生产流程试回答:(1)写出A,B,C,D的化学式;(2)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本题所提供的信息是CaCO3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属推断题。根据最终产物是CaCO3这一条件,可用逆推法,按果索因。由反应的生成物(CaCO3)可推出其反应物C为CO2,D为Ca(OH)2。再根据反应,推出B为CaO。最后由反应的产物B和C,推出A为CaCO3。推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尚须代入关系图中验证,无误即为答案。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CaOH2O

14、Ca(OH)2Ca(OH)2CO2CaCO3H2O 【易错点点睛】这类题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12、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3、KMnO4、BaCl2、K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一定不存在的是_,不能确定的是_。【解析】(1)步题眼在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即肯定不含CaCO3和KMnO4;还暗含没有沉淀产生,则混合物中不同时有两两反应生成沉淀的“即BaCl2和Na2CO3不共存”;(2)步题眼在于“加入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原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CO3进而说明无BaCl2,但不能肯定是否存在KCl,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易错点点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