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大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38462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导论大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护理学导论大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护理学导论大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护理学导论大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护理学导论大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导论大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导论大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学导论第二章名词解释1. 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2. 患病 :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3. WHO 的健康概念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4. 初级卫生保健 :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和康复服务简答题1. 简述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 焦虑及恐惧 依赖性增强 自尊心增强 猜疑心加重 主观感觉异常 情绪易激动 孤独感习惯性心理 害羞和罪恶感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2.

2、3.简述影响个人对待疾病的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 年龄及性别 感情和精神因素 疾病本身的特点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 社会心理因素 过去的患病经验社会经济状况病人的社交团体医疗设备情况简述在医疗护理服务中预防疾病的措施: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恢复健康的目的4. 简述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行为冲突 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行为缺如 角色行为异常 角色行为消退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名词解释1. 需要: 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2. 人的基本需要: 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3. 生理性需要: 指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关的所有需要,如空气、食物、水排泄、活动、休息的需要。4. 知识(智能)性需要: 指人体在认知和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简答题1. 简述需要学说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识别个体未满足的需要 领悟和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预测个体即将出现或为表达出的需要 识别个体需要的轻重缓急 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2. 如何满足住院病人自尊的需要? 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尊重的称呼 重视和听取病人意见 尊重其个人习惯和宗教信仰 协助病人尽可能达到自理3. 简述满足住院

4、病人安全需要的护理措施a) 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防止发生意外b) 进行入院介绍,提供恰当的疾病及其诊疗信息c) 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和疑虑d) 保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4. 多维分类法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种?精神性、社会性、情绪性、智能性、生理性5. 简述一般住院病人的生理需要氧气、水分、营养、排泄、温度、休息和睡眠、避免疼痛6.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分哪几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7. 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 ?生理因素、情绪因素、个性特点、知识方面的因素、信仰与价值观、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背景论述题1. 试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5、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 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 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非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出现,一般表现为前后层次需要之间略有重叠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需,但它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2. 试述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目的及意义简答 1身心发展名词解释1. 成长 :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2. 超我: 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6、,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3. 发展: 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4. 自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5. 道德发展: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习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简答题1. 简述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2.该理论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社会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危机及转机的关键,预防人格发展障碍或心理危机,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也可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格与行为特点,根据

7、不同阶段的社会心理发展特点来提供护理。简述成长发展的规律及原则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长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成长发展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各种系统及组织器官的发育不平衡成长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体必须具有执行本阶段的成长及发展任务的能力3. 简述佛罗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该理论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身心发展过程,特别是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按照不同的性心理发展时期提供护理,以保证服务对象健全人格的形成4. 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应用此理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理论指导,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5. 简述人类成长发展的特征同 26. 简述佛洛伊德的性

8、心理发展学说的中心思想原欲是人的精神力量,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意识的层次: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口欲期(0-1)、肛欲期( 1-3)、性蕾期( 3-6)、潜伏期( 6-12 )、生殖期7. 简答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学说的中心思想1,婴儿期 : (0-1 岁) 信任 /不信任2,幼儿期 : (1-3 岁 ) 自主 /羞愧3.学龄前期( 3-6 岁)主动 /内疚4,学龄期: (6-12 岁 ) 勤勉 / 自卑5,青少年期 : (12-22 岁 )自我认同 / 角色混乱6,青年期 : (22-35 岁 ) 亲密 /孤独感7,中年期 : (35-65 岁 ) 生产 /

9、停滞8,老年期 : (65 岁以上 ) 自我满足 /绝望压力学说名词解释1.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3 个环节2.工作压力: 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是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3.压力源: 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4.应对: 是应用行为或认知的方法努力处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的需求,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5.焦虑: 对即将来临的,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做出某些重大决定时所体验的一种紧张不愉快的期待情绪6.危机: 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阻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无法解

10、决的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是人的一种紧急压力反应7.认知评价: 是指个体察觉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简答题1. 简述护理工作的主要压力源不良的工作环境、紧急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及高风险的工作性质2简述人类面对压力源时的主要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自怜3. 简述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为病人创造轻松的康复环境、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为病人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及加强病人的一直训练4. 简述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学说的中心思想压力源作用于个体后,能否产生压力,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心理学过程,包括认知评价及应

11、对5. 简述病人在医院中的 9 种压力源不熟悉医院环境、住院失去部分自由、与配偶分离、经济问题、与家人分离、社交受限、缺乏相关信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人的影响、诊断及治疗所造成的问题第四章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名词解释1.首因效应 : 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交往的双方在首次接触时,根据交往对象的外显行为等做出综合性判断与评价而形成的最初印象2.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3.晕轮效应: 只交往对象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4.人际沟通: 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非面对面的交流简答题1. 简述人际关系的特

12、征互动性、情感性、明确性、渐进性、复杂性2. 如何与愤怒的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尽量为病人提供发泄的机会若是护理工作不到位引起患者不满, 应真诚的向服务对象道歉, 并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减轻服务对象的愤怒情绪3. 护患关系中非技术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道德关系(最主要内容)、利益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价值关系4. 简述护患关系的分期熟悉期、合作期、终止期5. 简述在倾听时应遵循的原则准备花时间耐心的倾听对方的谈话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适当的使用目光接触注意对方语言和非语言表现接受对方的观点不要急于做出判断或结论主动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反应或回馈在倾听中运用移情等沟通技巧6. 简述护患关系的

13、基本模式及特征主动 -被动型特征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做什么”指导 -合作型特征是“护理人员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共同参与型特征是“护理人员让服务对象选择做什么”7. 简述日常护患沟通交流的技巧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及时作出适当反应随时进行健康教育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8. 简述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沟通错误突然改变话题虚假的保证主观判断或说教信息超载言行不一急于做出结论调查式提问或刨根问底9.简述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沟通的触发体信息发送者解码信息接收者编码信息的反馈信息及传递途径干扰论述题1. 试述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氛围健康的工作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为服务对象树立角色榜样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