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79688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试卷(小学数学)5年级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中级(小学数学)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卷从基础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所涉及案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案例描述】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的一堂数学课【教学环境】 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且均可以上网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要求】 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

2、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第1题(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3分)A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B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呈现方面,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影响不大C 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问题在技术层面D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开创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方式第2题 请使用Word对本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改。(8分)(1)“小学数学”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本文件“教学目标.txt”保存有以前录入的本

3、堂课教学目标的电子稿,请打开“小学数学”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教案.doc”,将“教学目标.txt”中的教学目标逐条复制到Word文档中合适的位置上;(2)阅读复制到Word文档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其中有一处描述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请找出错误,用Word的修订功能进行改正,并使用Word的批注功能为改正后的文本加上批注,说明为什么是错误的。(注意存盘时保留修改状态)1. 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据。 (2)会计算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之间的经过时间。 (3)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

4、度。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4)会将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或路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量单位。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需要到网上查询信息,并会加工、评价、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共同分析、讨论所收集的信息,掌握利用信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布自己的解决方法到学校留言板。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注:以上方框中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文档“教学目标.txt”后看到的,此处出现仅仅是以印刷品发布时供读者阅读。以下出现的方框中

5、的内容同此。第3题(单选题)以下列出的一些“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属于“运用”层次的一项是( C )。 (3分)A 能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据B 会计算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之间的经过时间C 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D 会将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或路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量单位 第4题 将下面的学习者特征与其对应的描述相匹配: (5分)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反映学

6、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第5题 请按如下要求设计本课导入阶段的教学活动 (10分)(1)请使用“小学数学”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教案模板.dot”创建新文档,在其中“导入”对应的位置上进行新课导入设计;(2)创设适当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内容;(3)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发其思维;(4)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技术改善教学;(5)完成后以“导入新课.doc”为文件名保存在“小学数学”文件中的“考生”文件夹。身边的行程问题5题六、教学过程

7、【情景导入】美国飞人格林以9.87秒夺男子100米金牌,每秒约跑10.13米。第6题 (选择题)请打开“小学数学”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doc”,阅读文档中的教学设计方案节选,并设计教学方式和策略。 (8分)教学活动:(1)确定问题本节课模拟了一个实践活动:国庆节举行班队活动,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到长沙、厦门、广州、海口活动。用课件出示地图及四个城市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所到地方的方位及特点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使学生盟发一种想去的欲望。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以后纷纷提问,比如:去长沙有多远,我们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去? 老师综合学生的问题提出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各组选

8、择什么交通工具去目的地?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把这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上网学习。(2)组织分工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站:今日生活-深圳交通网szlife/traffic/trafficIndex.asp及其他辅助资料。网上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时刻表及有关资料,学生可从网上查询到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路程,所需费用等。由组长给组员分工。有人查询数据,其中一些同学查询汽车方面的信息,一些同学查询火车方面的信息有人记录数据,有人计算结果,既体现了学习独立性,又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各组学

9、生把收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数目大不会计算的,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单位不统一的,指导学生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帮助学生如何根据起止时间计算经过时间。.计算结果是小数的保留一位小数。(3)收集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询信息,解决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各组学生分别查找从深圳到长沙、厦门、广州、海口各有哪些交通工具到达、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的时间是多长、行程是多远、各需多少费用、各有多少种选择等。学生还可利用查找到的数据计算出一些与解答问题有关的数据,并填入上面的表格。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

10、个环节充分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4)整理分析信息学生完成了网上查询以后,让同组同学交流意见。首先了解本组同学为了解决问题各查找到了哪些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计算出什么,计算时运用了哪个数量关系?学生从网上查到的数据是很丰富的,比如去广州,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轮船。又比如坐火车,可坐高速列车,可坐普快列车,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学生得出高速列车、普快列车的速度、所用的时间、所需要费用都不相同。各组学生要把众多信息数据逐一分析、筛选。(5)

11、创建解决方案学生讨论:到底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活动地点?这样决定的理由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决定的依据有:交通工具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行程中所需费用等。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达成共识,获得最终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接下来由各组的组长汇报学习结果。 去长沙的同学说为了在行程中少耗费时间,将乘坐飞机到达目的地;去厦门的同学说为了节省钱,将坐汽车到达目的地;去海口的同学说想领略一下海上的日出日落,将坐轮船抵达海口;去广州的同学分析了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认为乘坐广深高速公路的汽车比坐火车更方便,于是决定坐汽车去广州。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对

12、学生的决定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注:以上方框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文档“第一节的教学设计.doc”后看到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2)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教学方式或策略;教学活动(3)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教学方式和策略;教学活动(4)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教学方式或策略;教学活动(5)运用了下列选择项中的 教学方式或策略。 B D A C A 合作学习B 成果汇报 C 信息加工D 小组协作第7题 网络正在改变着教师备课的工作方式,请在当前IE浏览器提供的网络环境中收集并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源,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8分)(1)请在互联网络上查找与“小学行程问题”相关的压缩文件,找到后将其下在保存在

13、“考生”文件夹的“下载资源”子文件夹中;(2)把该压缩文件中的文件解压缩后释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第8题 网页格式的课件目前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的“课件”子文件夹中保存有本课的一个网页格式的课件“index.html”及其素材。请使用IE浏览器浏览该网页。请使用FrontPage软件编辑完成下列操作 (6分)(1)在网站的导航栏上添加一个按钮“成果展示”;(2)在“布置任务”网页上添加返回主页的链接按钮;(3)修改后请保存。第9题 博客(Blog,也称“网络日志”)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形式,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14、 (8分)(1)在当前的搜索引擎中搜索“生命科学哲学博客”中的随笔“方法,创造力的灵魂”;(2)按搜索到的地址访问博客网站;(3)请选择适当操作访问该网站;(4)阅读后,登录或注册发表你的读后感(不少于20字)。方法,创造力的灵魂 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指出:“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的拙劣可能被消弱,甚至被扼杀!”新课标给教师们突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二学生们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习了思考的方法,学习了发现只是的模式,才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今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方法论丛书”,针对科学教育,通过学科的事实、案例系统地介绍了数学、化学、生物、物理四门学科的研究方,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研究方法与知识一同传输给学生。(摘编自生命科学哲学博客)注:以上方框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博客后看到的。第10题 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些中小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和同学们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自己的博客,不需要复杂的技术,仅仅是举手之劳;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和应用你的博客。请构思一个用于与学生在网上交流的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请打开“Mind manager”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