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37491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智能化设计方案壹、网络监控系统需求方案一、工程背景随着社会开展以及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管理自动化以及自身安全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加强。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开展的原那么 ,中心在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的同时,通过拥有一套技术先进、高度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物防、人防、技术防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实现中心现代社会管理。二、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设计原那么:1、监控效果好、无死角2、录像保存时间到达 -天3、统一前台监控软件,具备网络监控功能4、集中管理/统一控制平台:可集中管理摄像机视频数据,可在监控中心完成如:远程设置、远程控制、远程信息及状态查询等多种管理设置工作。

2、5、远程监看:通过网络授权,实现远程监看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用产品的可靠性和兼容性;系统具有未来的可扩展性;集中控制、布局合理;施工方便、价格合理、外形美观;架构合理、低成本、低维护量,具体要求如下: 实时对各楼层进展高清晰视频监控 实时对各个楼梯出入口进展高清晰视频监控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调节镜头焦距可以清晰的观测到大厅窗口和工作间的工作具体细节 系统监控中心通过电脑实现高度智能化控制管理,包括前端网络智能球的云台镜头控制、多画面同屏分割显示、画面分组自动轮巡切换、图片抓拍、电子地图等功能,提供实时、定时、报警触发、随时启停等多种录像模式以及对录像资料的智能化快速回放

3、查询; 系统监控中心要求实时显示所有图像,并且可以任意调用、放大指定的图像、自动将报警对应的图像切换;视频图像到达四级以上质量等级; 系统网内的主控管理电脑和经授权的电脑可以任意调用视频图像的录像资料; 远程集中监控:各前段设备的远程视频情况全部集中到监控中心,动态检测录像会自动集中到中心监控。也可以实现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防盗监控、管理监控;远程WEB配置管理、使用方便;监控中心以外的远程监控点可以通过 IE 的和安装客户端软件的方式进展监控。三、总体设计一前端图像采集局部1、室内采用半球形摄像机。具体分布:系统共有 -台摄像机,分别设计在大楼内的各类进出口及大厅等场所安装监控探头进展现场

4、实时监视录像,有效地杜绝隐患发生等。安置半球摄像机xx台,分布位置:一层:xx用于监控整个一楼大厅;二层:xx;三层:xx个,分别安装于大厅及各主要通道出入口;四层:xx个;监控中心设在x楼机房: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等集中监控。2、室外采用枪式摄像机。具体分布:系统共有 -台摄像机,分别设计在大门口及各主要通道。安置枪式摄像机 - -台,分布位置:1:2:3:3、特殊部位采用一体式球形摄像机。具体分布:系统共有 -台摄像机,分别设计在 -和 -位置。能够-。安置一体化球形摄像机-台,分布位置:1:2:3:二、图像和控制信号传输局部中心监控系统视频信号采用网络传输,根据摄像机安装位置分别采用光缆和

5、网线传输,以保证监控信息的准确传输。网线设计采用Cat5 cable网线,光缆设计采用GYTA-6B1.3,电源线采用RVV2*1.5电缆。三、图像控制存储局部在监控室设计视频切换器切换的控制要求和云台、镜头的控制同步21英寸监视器x台,录像系统设计采用x台16路24小时长时间硬盘录像机。设计整个录像系统可以连续保存录像资料至少-日,系统支持监视录像与回放工作。四、系统主要设备品牌及特性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产品,须有制造厂家产品授权书或者代理商授权等。1、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在图象存储上采用目前通用也是较流行的数字硬盘录像技术,品牌选用海康威视数字硬

6、盘录像机的技术参数如下:2、半球摄像机技术参数品牌用海康威视,具体参数如下:3、枪式摄像机技术参数品牌用海康威视,具体参数如下:3、一体化球形摄像机技术参数品牌用海康威视,具体参数如下:五、安防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名称一览表说明:1、 设备提供1年质保;2、 提供设备品牌性型号、规格以及详细参数。贰、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一、本方案设计所遵循的原那么: 1、充分满足甲方功能上的需求。 2、构造和性能上都留足余量和升级空间。 3、遵循业界先进标准。 4、本着构造合理,高效低成本的原那么。 5、用户使用上和管理上的灵活性。本方案书分为综合布线系统客户需求分析、开放式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服务和附录四局部。方

7、案设计一章中详细描述了该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构造和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布线路由、器件选型、材料清单和系统检测等局部。服务中论述了工程的品质保证和我方所要提供的培训及工程文档等等服务。附件中包括乙方资格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相关产品的性能材料和我方的工程参与人简历等等。主机房位置、各楼层机房和竖井的位置、PDS线路的管槽铺设方法目前以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图纸设计为依据。与 局的责任分界等问题需几方进一步协调确认。与建筑承包方或装修方的配合协议等问题也将协同甲方进一步敲定。本标书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对布线系统的需求,并在综合考察几种布线产品的根基上提供了最正确的全方位的布线解决方案。二、

8、客户需求分析1、客户需求分析技术方面建筑群功能及布线系统技术要求本工程是-网络系统工程,建筑构造是-的网络布线,由于本工程规模较大,布线设计要提供灵活管理上的技术实现方法。本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1. 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超五类布线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2. 进展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象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计算机或 。3. 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开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

9、去。4. 能够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本设计方案顺序遵循如下相关标准: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标准1. CECS 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标准2. CECS 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3. YD/T926 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4.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标准5.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标准6. 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标准国际技术标准、标准:1. ISO/IEC 11801:1995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2. EIA/TIA-56

10、8A:1995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3. EIA/TIA-569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4. EIA/TIA-606建筑物电信根基设施管理标准5. EIA/TIA TSB67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6. EIA/TIA TSB72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那么及?AMP SYSTIMAX SCS 构造化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9801实现此种功能的网络技术及所需的带宽根据已有的网络系统设计,为实现上述功能,我们采用到桌面铜缆带宽大于100兆,逻辑上总线的树状星型拓扑构造。此种网络技术需要的介质为实现此种网络技术,常见的介质是光纤、铜缆。光纤的特点是容量大、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好,但价格较贵,而且光纤网络

11、设备也很贵,所以适用于作建筑群主干线缆和大型楼宇的垂直主干应用。光纤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的优良传输介质,外界噪声电磁波对其不构成影响,同时信号不泄漏,保密性能好。光纤分为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两种。单模传输距离远,需要激光做光源;多模传输距离较近,应用普通光源立孚单模光缆。光缆的传输能力在国际上用模式带宽来表示的,模式带宽与对光缆所提供的光源有直接关系。本工程选用多模光纤,在850/1300NM光源下,模式带宽为200MHz*KM,千兆支持的距离为220米,如用激光做光源,模式带宽变为550MHz*KM千兆可达600米。超五类铜缆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目前超五类的标准已经通过。超五类所规定的数

12、据带宽为125MHZ。超五类布线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兆位应用。本工程选用的AMP超五类电缆的传输速率要比可靠性最高的五类电缆快六倍。客户的布线规模考虑到甲方的具体应用,综合考虑了实际应用和未来升级的空间,我们设计主干容量为千兆6芯单模光纤有一条作光纤备份。本布线系统设计数据信息点总计为-个,共有-个会聚层配线间FD,-个接入层配线间(BD),-个主配线间。其中会聚层配线间,具体位置在-。中心机房设置在-。各配线间与中心机房通过光纤,经架空、或地埋接至相应的楼层配线间,满足水平布线不超过90米的要求,同时完全遵循甲方对布线的总体规划和标书对布线规模的要求。二、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说明:(1)

13、:(2) :(3) :(4) :(5) :(6) :三、建筑群/物的具体情况建筑物配线间位置、构造楼配线间设计的 基本原那么为在每个配线间的底层或弱电井内设置本区域的楼层配线间FD,局部楼层无弱电井时,可考虑其它房间如储藏室等。同时还要考虑电源、接地、照明、防水、防尘等等对计算机机房的 基本要求。水平布线路由水平布线插座局部一般距地30CM摆放,最终通过水平垂直段线槽管、走廊主线槽等汇至相邻的FD。 基本的水平布线走线方式有暗敷和明设两种。参看下面的水平布线示意图:水平子系统示意图四、综合布线系统图本工程共有-个数据信息点,分布于-内。本布线系统设计选用超五类布线系统解决方案。整个布线系统选用

14、星型构造,自插座至楼层配线架少局部直接汇至主配线间,最后通过数据/语音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数据和语音机房,以便于集中式管理。以以下列图中的FD表示各个楼层配线间,BD表示主配线间,并附相应的管理编号。以后的器件搭配过程也是基于这种构造和对布线元素的命名。五、工作区布线工作区布线仅指工作区的跳线、与机器连通的网卡、还有一些可能遇到的平衡设备,如RJ45-TO-RS232等。由于其器件的不稳定性,在综合布线标准中一般不列入讨论范围。我方在此强调一点:用于计算机点的跳线有两种,即一种成品跳线,此种跳线为采用特殊工艺一次加工完成,跳线的每一芯由假设干根细如毛发的铜丝组成,质地极其柔软,不会折损,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数据的可靠传输。我们建议采用此种跳线。另一种为使用专门的工具自制的跳线,采用此种跳线成本略低,但为保证系统的绝对可靠,我们不推荐使用此种跳线,尤其针对于超五类系统。种类繁多的网络跳线六、水平布线水平布线路由本工程水平布线路由可详见深化设计后的布线施工平面图,其中详细标明了水平管槽的铺设方式、走向及尺寸。一般地,水平电缆自插座距地面通常为30CM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水平布线路由图水平布线设计以以下列图是水平局部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支到工作区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