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7339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

2、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人数。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永久性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

3、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行政区划、社会特征。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4、,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家庭计划:也称为家庭生育计划。这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

5、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个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质等三方面。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综合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认识人类自身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 优生学:优生是消除不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增加有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办法改善人口的群体的遗传素质,有关优生的科学被称为优生学。它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人的遗传素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素质,防

6、止出生缺陷的科学。 大题 人口的双重属性 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7、。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6、社会毛细管学说 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阿森杜蒙特把法国生育率的下降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和个人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联系起来,用“社会毛细管学说”来解释当时法国生育率逐渐下降的这一现象,创立了“社会毛细管学说”。 “社会毛细管学说”是一种类比的说法,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想从社会低的地位向高的社会地位

8、上升的渴望。这种向上发展的渴望就好比油灯中的油,会顺着燃烧的灯芯自然地向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毛细管现象,或称毛细管的吸引现象。出生率的变化和“社会毛细管现象”的作用程度成反比。 阿森杜蒙特认为:法国当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毛细管”作用的结果。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个人向上的强烈要求,个人为了满足自己向上的欲望,宁愿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的负担。 阿森杜蒙特断言: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社会,养育较多的子女将阻碍人们的社会发展。其结果是人们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及子女数目过多而造成的沉重负担,达到轻装上阵向上发展的目的。 7、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

9、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的理论。 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 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 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预防性

10、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三个命题: 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 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8、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创新之处 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及其趋势,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方法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建议。 必须认真举办关于人口动态的统计,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和迁徙等都应有完整的统计。 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知节育

11、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 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 1、区别生育力和生育率这两个概念。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 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 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生育意愿随时代的变化而

12、变化,传统生育意愿:与传统农业相关,提倡“多子多孙多福”。其特点是: 多多益善; 男性偏好; 重数量、轻质量。现代生育意愿: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注重“自我发展”。其特点是: 倾向少生; 没有性别偏好; 重视子女质量。 4、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与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我国死亡模式的特点。 传统农业社会死亡模式的特点:高死亡率、低预期寿命。表现: 一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例不足一半。 二是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 三是死亡率变化很大。 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特点: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表现: 一是死亡率

13、下降明显,多集中于高龄人口。 二是预期寿命提高。 三是XX年代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死亡模式分化;XX年代后,基本趋于一致。 2、目前,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 第一种: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如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第二种: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 迁移新居住地6个月或1年以上者为永久性人口迁移。 第三种:以常住人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国是按照第三种方法进行统计的,它是指人口在省、市、县行政区域间的户口所在地的变化。 3、人口迁移的测量指标: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净迁移率 4、中国移民史的分期: 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

14、这一时期移民是在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展开,形成了中国人口分布北重南轻的格局。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地旷人稀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由北向南移民加快了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家财政收入由秦汉以来对关东的依重,转向东南。太湖和宁绍平原变成了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 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这一时期,以今湖南、湖北为轴心,展开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改变秦汉以来由北而南的主流移民方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改变了本流域内的人口分布格局,使之趋于均衡合理。这里获得全国第二个

15、“天下足”美誉的地区“湖广熟,天下足”。大量商品粮的输出程度不同地缓解了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十几个省的粮食供需矛盾。其中,主要输出方向在长江下游,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保证了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浙地区继续作为国家财赋基地的地位,保证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浙地区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清道光以后,向关外、向口外、向海外、向山区、向城镇的移民形成了潮流。 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闯关东”和闽、粤移民走海外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移民。改变先秦以来中国人口分布南北对比的传统格局,开始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东三省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区正在形成。而以闽、粤移民为主体的华侨则促进中国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的联系。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并与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移民就具有以下特征: 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交换战俘式的人口迁移,疆界调整引发的人口迁移,新国家的建立和一些殖民地国家独立产生的国家人口迁移,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欧洲内部的“东西”人口的国际迁移。 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现象,变为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