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7306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施工测量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地铁7号线工程7302标段安托山站施工测量方案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深圳地铁7号线7302标测量中心2012年8月目录1概况11.1工程概述11.2坐标系统11.3已有控制点11.4测量方法11.5测量组织机构及仪器配置22施工测量内容23 作业依据34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34.1控制网加密测量34.1.1 控制网等级34.1.2加密控制网布设与埋设34.1.3平面控制网51外业观测52观测数据后处理74.1.4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101施测方法102水准观测方式123人员及仪器配置124外业观测125 数据处理134.1.5地下施工控制测量141导线测量142 基坑高程控制测量154.2

2、开挖施工放样164.3贯通测量185、控制网的复测186竣工测量186.1竣工测量要求186.2 竣工测量内容196.3 提交资料197拟投入的人员、仪器资质证书191概况1.1工程概述深圳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安托山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车站为2号线与7号线换乘站,2号线安托山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7号线安托山站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换乘节点已在2号线工程中实施完成。车站站址位于经五路(规划路)和侨香四路交叉口,沿经五路南北方向布置。车站中心里程为DK9+845.285,起点里程为DK9+766.355,终点里程为DK9+948.455,车站总长182.1m、基坑深约16.69-28.56m、宽约3

3、0.05-40.25m,站台宽8.2m(侧式)。1.2坐标系统(1)平面采用深圳市独立直角坐标系;(2)高程采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1.3已有控制点本项工程以已知GPS控制点4个(G717、G718、G719),已知水准基点2个(IIBM719、IIBM720)。1.4测量方法施工加密平面控制网采用城市三等GPS精度和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密,加密高程控制网、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按城市二等水准要求施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采用常规的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方法和手段进行。1.5测量组织机构及仪器配置本项工程设测量组长1名、外业测量人员4名、内业资料人员1名。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主要仪器设备配置如

4、表1.1所示。表1.1 仪器设备配置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 / 规格单 位数量精度1全 站 仪TCRA1201台11、(1+2ppm)2水 准 仪DNA03台10.3mm/km3GPS麦哲伦GPS套4平面(5mm+1)ppm高程(10mm+1ppm)备注所有仪器均经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使用期内。2施工测量内容(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2)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3)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放样; (4)竣工测量。3 作业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5、(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6)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7)安托山车站的图纸4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4.1控制网加密测量4.1.1 控制网等级GPS加密网采用城市四等控制网的精度;导线加密采用城市四等导线控制网精度;水准加密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精度。4.1.2 加密控制网布设与埋设(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本项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布设控制点。新布设的加密控制点应选择在基坑开挖引起变形的区域外,且相邻点分布均匀,相互通视,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本工程共计划埋设四等GPS加密点2个(G717可以直接用于放样

6、),点间距在300m左右。此布点形式既能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又为明挖后的进洞导线测量提供了条件。高程加密点与平面控制点共用,特殊地段可单独增设高程控制点。(2)控制点的埋设新布设的控制点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埋设在坚固的基岩上或土质坚硬的地方。控制点标志均采用不锈钢标头。点位埋设图如下4.1、4.2:图4.1 平面控制点(坚实土质)规格图图4.2 平面控制点(建筑物)规格图4.1.3平面控制网1、GPS加密本次共加密3个GPS控制点,外业测量采用GPS方法进行,以边连接形式构网,组成由多个重叠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相连的带状网,并联测测区附近高等级GPS控制点G717、G718。如图4.3。图4.3

7、 GPS加密控制网布网示意图1外业观测(1)外业组要合理调度,安排好作业顺序。(2)GPS作业前准备工作符合下列规定:检查GPS是否是处于静态观测作业模式,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预置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置的参数相同;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齐全。(3)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认真填写GPS观测记录手薄,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观测前对GPS基座的对中精度进行检查,对中误差小于1mm;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

8、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仰角限,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在作业过程中,不在天线附近使用无线电通讯。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距天线10m以外,车载电台距天线50m以外;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标识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执行下一个调度命令。天线相位中心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每次量高时读数三次,读数精确至1 mm,误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

9、结果。(4)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了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编号、时间、日期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记录。表4.1 GPS加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项目要求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20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1数据采样间隔(S)10PDOP或GDOP62观测数据后处理1、基线处理:观测数据处理采用麦哲伦GPS随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解算采用合格的双差固定解作为最后的结果。基线解算完成后统计所有基线向量的相对中误差、基线向量改正数极其限差;统计所有同步环和异步环极其限差,环闭和差应该包括Wx,Wy,Wz极其限差

10、,并对所有相邻点的基线长进行比较,所有基线向量和闭和环合格后才可进行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重复基线及环闭合差检验按下表执行:检验项目限 差 要 求X坐标分量闭合差Y坐标分量闭合差Z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同步环独立环重复观测基线较差表4.2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表4.3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 1.71/1000002、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应对观测值先验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观测值改正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异常观测值,并对其进行核查分析,决定取舍或重测。参加无约束平差的观测值不得有异常数据存在。3、约束平差:加密控制网的约束平差采用全部经复测后

11、证明是可靠的高等级GPS点做约束点,在平差时进行稳定性分析。约束平差时,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带与设计的投影分带保持一致,确保坐标基准一致。加密控制点的成果应满足最弱点位误差12mm,相对点位精度10mm。2、导线加密表4.4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闭合环或附合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四等343501/600002.51/35 00058精密导线测量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布设附和导线,须在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

12、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3)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4.5的规定。表4.5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I级4696II级68139(4)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0.1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各项限差应满足表4.6的要求。全站仪分级标准,如表4.7。表4.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 级测角中误差()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测回间读数较差()往返测平距较 差323*mD557表4.7全站仪分级标准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

13、差()11+1*D23+2*D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边长度(km)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平差计算采用大坝DAM6.0后处理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4.1.4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高程控制网加密以已知二等水准网点IIBM719、IIBM720为水准基点,引测到预埋的GPS加密控制点ATS01、ATS02、ATS03、,并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如图4.4。图4.4高程加密控制网布网示意图1施测方法水准加密采用与原水准网同精度精密水准进行测量。(1)测量实施按往返观测进行,观

14、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2) 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3) 用尺撑支撑水准尺,确保水准尺水泡居中,处于竖直稳定状态。(4) 尺垫要安放在坚实的地方并踩实,防止尺垫下沉。施测过程中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8、4.9、4.10、4.11、4.12:表4.8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精密水准铟瓦DS1602.04.00.4(视线长度20m以上)0.3(视线长度20m以下)读数和记录取位:采用DS1级仪器时,应读记至0.05mm或0.1mm;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