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36598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届高三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活动单教学目标:1、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2、 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的现象。3、 学会通过不同的推断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学方法:借用多媒体,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活动一:知识准备一、 考点阐释: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如果把古文比作房子,那么实词就是砌房的砖头,没有砖头,如何砌房?实词的拥有量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成正比。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获取

2、理解和分辨实词词义的能力。实词不仅总量大,而且相当多的“露镜率”较低,加之有些意义、用法,在现代汉语早一已消亡,学习难度要大得多。二、解题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如: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和着2(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答(二)结构分析

3、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

4、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 ( “信义” 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烟波微茫信难求”(状语,信,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 (谓语,信任)(2)看搭配。“辍耕之垄上”(“之” 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

5、配。)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律: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当然,这需要考生对教材的熟练。(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

6、二耳。 拔:被攻取。 拔:“其后伐赵,拔石城”(攻取、攻下)B、齐人未附。 附:归附。 附:“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归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登上)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败退的人)(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

8、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例如:(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

9、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例如:(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九)构字推断法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

10、来推断实词的词义。1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分析:句中的“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 “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在结合前边“分”“离”为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分开”。 句中的“饷”字从字形上看,是以 “饣”为偏旁,前有“不”字,再对应后面的“食”字,可知道这是一个动词,并可以推断出“饷”的意思是“给饭吃”。2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例: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分析:“带”,象形宇,上半部分象带纽和

11、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 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分析:“刃”是指事字,指刀上一点表明为刀锋,此句中的“刃”用其本义。 3围绕本义逐渐引申的词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1)特殊向一般引申。 例:左右欲引相如去 分析:“引”是会意字,“拉开弓”是其本义。由特指“拉弓”,去掉“弓”,向一般引申开去,“牵拉”其它皆可以说成“引”。 (2)具体向抽象引申。 例:(董)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 分析:旋,本义是指旌旗随风飘转。由“转”引申为“快”,由“快”引申为“随即”之义,由具体的“旗帜飘转”引申到抽象的。(十)字音推断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

12、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 如: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分析:“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 ”,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分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活动二:实例探究一、语境分析法:1、士类益以此多之 ( 称赞 )【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

13、赞”是正确的。】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使安定 )人4、河内凶( 收成不好),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5、视(比较)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恨(遗憾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7、君子疾(厌恶,憎恨 )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 )江河二、结构分析法:1、不念居安( 安逸,安乐 )思危,戒奢以俭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族灭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通五经,贯( 通晓 )六艺 4、信而见( 被 )疑,忠而被谤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安乐 )可以亡身 6、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朝见(天子

14、) ) 7、前太守臣逵察( 推荐,推举)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8、穷(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 语法分析:1、据殽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方 ),拥雍州之地 2、亦以明(形容词作动词,说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沛公军( 谓语 名词作动词,驻扎 )霸上4、若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5、不意( 动词,料想 )乃在朝列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使动用法,使承担)秦曲7、且夫我尝闻少(意动用法,以为少)仲尼之闻而轻(意动用法,以为轻)伯夷之意8、吾得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事之四、联想推断法:1、单父人吕公善(与较好)沛令 素善留侯张良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哪里)足辞! 安得广厦千万间 3、引次(驻扎)江北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举世非(非难,责怪 )之而不加沮 非攻5、将军身被(同“披”)坚执锐 (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6、肉食者鄙(见识短浅),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7、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只是,不过)未有路耳 顾吾念之8、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责备 ) 无乃尔是过与五、邻字帮助法:1、今又一人,入人园圃(园:种树的地方;圃:种菜的地方。可以知道这里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