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6558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从125年月正式宣立以来,便建立了与职工群众“鱼水关系”。为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任务、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党中央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要求,工会作为一个地位特殊的群众组织,在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以宏观的视野,前瞻性的眼光去辨清形势,找准舞台,选好着力点,以有所作为的姿态参与社会管理、积极发挥作用,真正赢得职工的认同、社会的认可。 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具有独特优势 从当前中国国情看,社会建设、多元化管理、政府职能转移,将具有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职能转移出去,向谁转移。谁还具有

2、社会管理职能和条件。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最好的接受载体应该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工会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具有覆盖面广、组织性强的特点。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社会团体性质决定了工会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工会与政府不同,它没有行政职权,本身就是为群众和会员服务的组织,但它可以把握理解政府的意图,起到 1沟通、监督的作用,可以把会员组织起来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工会与企业当然是不同的,最大的特征是非营利性,工会只追求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经费来之于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会员缴纳,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工会与事业单位也不同,它可以根据会员的需求爱好,自由结合,采用灵

3、活多样的方式,完成各项社会活动。 (二)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会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中国工会作为全国最大的群众团体,它具有以下组织优势。一是组织的广泛性。全国工会会员数发展逐年增加,工会组织遍及全国各个领域和系统,能联系各阶层和行业的会员,可以最贴近社会基层,贴近各类群体成员,组织成员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二是组织的灵活性。工会是独立法人,可以依法照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它可以建立新的基层组织,可以创新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可以正式或者非正式地开展工作;可以灵活调整工作方略,做得对可以推广,做错了可以纠正;组织结构、工作方法可因地域和人群的需要作出调整。从事社会管理时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及时性

4、等特点。 (三)“桥梁纽带”作用决定了工会具有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工会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一头联系着党和政府,一头联系着广大基层群众。社会管理涉及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两者关系,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工会组织具有天然的优势,有其他社团组织、 非政府机构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工会与政府关系密切,相互信任,具有协调、调解、合作的优势;贴近群众,贴近基层,最能了解群众需求,最能反映群众呼声;具有团结动员、联系服务、协同参与的优势。工会可以在政治决策领域、经济事务领域、社会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切入,开展协商交流工作。工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系统、工作经验、认同感都将为做好社会

5、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排忧解难,将有利于推进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提升政治文明建设。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利益和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类矛盾纵横交织。要维护社会秩序,解决一些市场失灵或者政府失灵的社会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提倡政府部门、公民个人、工会等公共行为主体共同管理公共事务。主体之间彼此合作,少采用强制、对抗的方法,多采用平等合作协商的方法。工会在政治上起着缓冲剂、安全阀的作用,为政府分忧,

6、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巩固了国家政治基础。二是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看,社会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会代表并组织职工参与管理,反映愿望要求;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完善社会政策;合理调配、共享公共服务资源;为群 3众解难事,做好事,维护基本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多元化主体合作共同管理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与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座谈讲话时,也是从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角度提出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管理要求的。工会十五大明确将“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管理”作为工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7、。 (二)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社会领域改革中明确提出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提出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变为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管理建设目标。在现代社会管理格局中,人均拥有的社团数量成为衡量一国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团组织发展迅速,社团数量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或第三部门发展很不平衡,在社会建设中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培育发展。目前,工会比较成熟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在社会参与、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组织与代表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从目前中国国情看,其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因此,

8、社会的改革与开放,已经将工会等公共组织推向前台,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以往,绝大多数的社会管理都由政府来承担,造成了社会力量 4的闲置萎缩,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加快。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让渡出一部分权力或职能,把自身管不好、不好管的社会事务还权给社会。其中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由于现代公共事务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借助社会力量,把公共服务授权或委托给有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及设备的非政府组织来管理,更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最终,有利于缩小行政事务的规模,缩小政府组

9、织规模,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成为发挥社会组织等非政府机构作用的推动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三、当前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会作为群众团体,社会性是其重要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工会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行使相应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当前,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社会管理多样化,政府和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工会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还存在着薄弱环节。 一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会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与目前工会工作机制着很重要的关系,这一工作机制在很大程度

10、上造成了工会干部较严重的惰性思维和在工作上的被动接受、被动应付,造成了工会积极 5主动地进行参与、向党政建言献策、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意识不强。这一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方式上,较多采取自上而下部署工作、安排任务、下达指标的工作方式,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工作落实上,下级工会往往被动接受上级安排,习惯于依靠转发文件、召开会议推动工作,存在着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问题;工作思路上,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形成工作特色方面有欠缺,养成了服从上级决定、上级安排、上级命令的习惯。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是很强。 二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有待进

11、一步完善。工会组织自成体系,工会机制自我封闭运转,工会干部拥有一套自我话语体系,影响了与党政、职工群众、社会各界等的沟通交流,亟待探索建立并形成双向、多向动态工作运作机制,切实增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性、开放性。 三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发展全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工会服务全局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服务全局的工作力度还要加强,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扩大与各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工会为全局服务有效的工作合力方面力度不够;上级工会服务基层,把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面形成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方面力度不够;服务全局的工作载体少,新形势下,面对职工精神文化多元化的

12、需求,工会在活动方式和内容上新 意和创意探索不够;工会整体上的影响力还要进一步扩大,更广泛地团结广大职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新形势下,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解决影响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难题和重点问题路子不多,主要表现在:在工会组建工作方面,部分第三产业中仍存在组建工作空白点,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任务比较繁重;在基层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方面,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不足;在非公企业维权工作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工会维权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在服务职工工作方面,对解决职工尤

13、其是农民工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实际问题手段不多;在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对职工思想动态的掌握、对职工技能的培训工作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任重道远。 四、工会参与社会管理需要加强的几点建议 社会在发展,创新无止境。加强社会管理,工会理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参与社会管理,是工会组 7织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

14、用的必然要求,是工会组织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工会组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有利契机。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适应形势、主动作为,努力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管理能力,推进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一)抓牢发展这个主题,着力在推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工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选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工会工作融入到改革和发展之中,不断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一是要继续大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以“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二是建立健全服务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职

15、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建立和完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机制,使广大职工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三是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继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扩大职工群众参与面,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建设上来。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上下功夫。工会作为劳动者群体利益的代表,坚持以职工为本,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构建企业、职工双赢的工作格局,维护职工、企业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劳动合同、集 体合同、劳动关系预警和三方协商为核心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着重抓好以劳动

16、定额为核心内容的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及全面推广工作,建立健全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探索建立工会职工代言人制度,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二是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推行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大推行建立区域(行业)性联合代表大会制度的力度,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好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 (三)关注民生工程,着力在帮扶救助上下功夫。工会要以为职工群众服务,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为己任,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管理工作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是要加强协助配合党委政府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