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60301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10业务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年210年业务工作总结07年以来,中心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创造和谐东辽、保障人民健康”为根本,紧紧围绕防病中心工作,科学决策、精心谋划、努力进取,在做好传染病防控、扩大免疫、监测检验与健康教育等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布病防控、手足口病防控和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一)传染病网络和死因监测网络建设我县从07年开始,辖区1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和死因监测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二)传染病发病情况 年 度发病数(例)发病

2、率(/1万)与去年增减备 注2007年559138。98。2008年95217043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20年886。5137010年820。33 .1止于11月末从传染病发病率上看, 由于8年手足口病被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致使年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其余年逐年下降,表明传染病防控效果较好。(三)传染病突发疫情演练和培训工作:从007年开始,我们每年均举办由中心业务人员和基层防保人员参加的传染病防制知识培训班2次。同时每年还举行2次以防控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霍乱等为主题的突发疫情模拟演练活动.几年来,共举办培训和模拟演练16次,共有0人次参加。通过几年的培训和演练,极

3、大地提高了业务人员对传染病调查处理的能力.(四)、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四年来,全县共处理突发集聚性传染病疫情120起,其中:甲流感疫情21起;手足口病疫情4起;出血热疫情4起;布病疫情6起;麻疹疫情2起;水痘疫情8起;不明原因发热疫情起;共处理散发病例81例。出动人员90余人次,共用消毒药1万余斤,共消毒面积12万多平方米,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生物样品286份,形成调查报告124份.由于我们调查处理的及时正确,我县没有发生相应的二代病例和爆发疫情。(五)灾后防病工作 四年来我们共开展灾后防病工作23次,出动00余人次,共用消毒药千余斤。共消毒面积65100平方米.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力,使我县没

4、有灾后疫病的发生。二、免疫规划工作(一)疫苗发放和接种情况4年累计发放第一类疫苗187842支(粒),其中,脊灰疫苗 3305粒,接种率99.98% ;麻疹疫苗 3104支,麻风疫苗9支,麻腮疫苗817支,接种率10%;百白破混合制剂3304支,接种率99。94;计免乙肝疫苗3515支,接种率99。8,首针接种及时率 92;乙脑疫苗5293支,接种率99。 ;A群流脑疫苗867支,A+C流脑疫苗5231支,接种率.92;甲肝疫苗4488支,接种率99。8%;卡介苗110支,接种率10%。一次性注射器共发放1515支.(二)新生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建卡、建证率达1%。(三)出血热疫苗接种、1岁以下

5、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甲流疫苗接种和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从2009年9月份开始我县分别开展了出血热疫苗接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甲流疫苗接种和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县共计领取甲流疫苗30193支,接种甲流感疫苗313支;已完成了5620人的1岁以上重点人群出血热疫苗的接种任务;发放麻疹疫苗90支,接种1730人,接种率8.76;全县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目标人群应种8人次,现已完成5194人次第一针的补种,417人次第二针的补种,目前第三针的接种工作仍正在进行中。(四)、异常反应监测累计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2例,经过调查处理例为一般反应,1例偶合病例,1例异常反应病例。均

6、已按要求处置上报。(五)、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从20年6月开始,全县1家乡镇接种单位均已开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历史数据录入工作。(六)、疫苗及冷链管理0年我县装备了6台冰箱、3台冰柜、16个冷藏箱和1台冷库,使我县的疫苗能够做到全程冷藏。同时建立健全了疫苗领取发放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领取、储存、发放和运送;县疾控中心每月用冷藏箱将疫苗运送至乡镇防保站,保证了疫苗质量和效价。三、艾滋病防治工作(一)培训工作:五年来举办医务人员、高危场所业主、高危人群等各类培训班12期,有2512人接受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对防治艾滋病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防治知识有了新的提

7、高;使高危人群掌握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对如何保护好自己免受艾滋病的侵害发挥了作用。(二 )自愿咨询检测:五年来共对60人次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自愿咨询检测129人次、孕产妇检测3911人次、发现阳性感染者2例。梅毒检测95人次阳性2例,发放宣传资料3584份、安全套2280只,指导转介服务209人次。(三)多部门合作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联合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对场所服务人员开展行为干预,共干预场所76家,15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40份,安全套0660只,同时开展了脆弱人群的健康教育,共对1594人次进行了宣教,发放宣传资料38019份,安全套1520只。(四)开展宣传工作:我们

8、开展了乡镇集市宣传、重要宣传日宣传、社区宣传教育、农民工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43336份,发放安全套9960只,接受宣教人数2800人次。(五)开展校外青少年及中学生健康行为教育我们在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张贴宣传画755张,发放鼠标垫150个,发放宣传资料350份。举办了中学生作文竞赛系列活动,在中学生中发放宣传资料1000册。从而使艾滋病防制知识在中学生中得到了普及。(六)开展劳教人员的宣传教育及IV检测4年来共在劳教场所开展宣教教育活动8次,受教育人数322人次,进行IV检测27人次未发现阳性感染者.(七)贯彻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对我县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个案随访9人次

9、,每月都按规定对需要治疗的病人发放抗病毒治疗药品,使感染者的机体都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四、地方病防治工作(一)、碘缺乏病防治工作4年来,每年对9个乡(镇)中的3个村的88户居民进行碘盐监测,共采集碘盐样品15份,检测合格1份;合格率9748,未检出无碘盐,碘盐覆盖面0。保证了我县的居民都能够吃上合格的碘盐。(二)、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我县有大骨节病病区13个乡(镇),病区村166个,大骨节病现患2200人。2008年我县抽样调查了3个乡16岁的常住人口263人;患病417人;患病率156 ;其中度70人;患病率13.89;度41人;患病率。5;度6人;患病率023。(三)、克山病防治工作10年我县

10、以村为单位共个调查点,调查174人,经省地方病二所专家组会诊,确诊潜、慢克山病患者36例,其中,转归例,现有患者3例.(四)、布病防治工作200201年发生布病患者2例。其中疫情网络报告5例, 五年间共进行布病调查308人,确诊24例布病患者。五、卫生监测工作(一) 城市水质卫生监测:城市管网水质监测:按照吉林省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 2007年至010年共监测水样42份。监测率0.其中:2007年监测0份、合格率0%;208年监测100份、合格率100;200年监测100份、合格率8;210年监测110份、合格率77.%;2010年完成县域洪涝灾害水质监测5份,4份合格,合格率

11、为1。4。监测结果及时通报了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数据,确保了县城用水安全.(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自208年开始,我县承担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我们按照省疾控中心监测方案的要求,对东辽县水利局建成的水井进行监测.2008年至今共采集水样413份,其中:200年监测1眼水井5份样品,完成监测计划(3眼井60份水样)41.67%;2009年监测4眼水井7份样品,完成监测计划(108眼水井198份水样)的8.8%;010年,计划监测116眼水井,9份水样.监测13眼水井110份,完成监测计划(11眼水井98份水样)的率97。4%。监测结果及时通报了水利局和上报至国家监测

12、网.(三)、食品生产用水监测2007年010年,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生产用水共监测42份。其中:2007年监测14份、合格率1%;2008年监测15份,合格率100%;200年监测149份,合格率100;2010年监测74份,合格率100%(1月份以前).(四)、公共场所监测200年201年,共计监测公共场所家。其中:2007年,监测112家(实际34家),监测完成率为47.86;00年监测9家(实际228家),监测完成率434.2009监测 14 家(实际248家),监测率5。97。200监测 81 家(实际22家),监测完成率32.14.已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以上数据表明

13、,公共场年监测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由于职能调整,致使疾控中心没有监测主动权,业户大多拒绝监测,监测费用无法收取. (五)、餐饮卫生监测 207年-010年,共计监测餐饮业户 199家。采集样品3984份。其中:2007年监测801户,采集样品602份,合格率10%;08年监测06户(61份样品),合格率100;9年监测320户(64份样品),合格率1;2010年,由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服务职责的变更,截止6月份,餐饮业年检办证共65家,采集样品119份,合格率100%。 (六)、食品卫生监测对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进行抽检。2007年抽检样品2份,合格率100%;2008年抽检样品1份

14、,合格率10;2009年以后,由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此项工作已划归食药监局监管。(八)、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共完成处理食物中毒9起,其中207年2起食;0年2起;00年2起;010年起.出动调查人员1人次,采集并检验中毒可疑食品及生物样品3份,填写个案调查表04份,形成现场调查笔录16份,完成食物中毒调查报告9份.由于处理及时得当,均未发生重大事故。07年以来,共出动监测人员1209余人次,监测车辆26台次,通过开展预防性卫生监测,为卫生防病和监督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为保障食品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东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五 虫媒监测工作(一)、消毒监测工作截止

15、201年12月份共监测业户86家,采集监测样品4480 份。(二)、虫媒监测工作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东辽县病媒生物监测以蚊、鼠监测为主,截止01年12月份,病媒生物监测应完成128次,已完成数16次,监测完成率为1406,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人群感染寄生虫病筛查工作200年月,根据吉林省疾控中心要求,我县首次开展了寄虫病调查工作,全县七个监测点总筛查 953人,镜检 953 人,筛查结果无阳性。六、学校劳动卫生工作(一)学校卫生工作1、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宣传督导工作:对全县0所中、小学、高中、0余所幼儿园的学生常见病防治及重点传染病如甲流感、手足口病等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