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5953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摘要3引言4一乳腺癌术后护理现状分析4护理需求4护理的意义5二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数据调查对象,展开干预施5 1.选取对象6 2.干预方法6 2.1了解患者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6 2.2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6 2.3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6 2.4重视肢体康复训练指导7 2.5建立肿瘤患者俱乐部并开展活动7三.效果评定 7 四结论81.讨论82.建议9结语10论文摘要问题:乳腺癌术后护理工作复杂而琐碎,在日常乳腺癌术后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整体观念欠缺,因此乳腺癌术后护理中往往存在一些

2、问题,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满意的护理服务,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 深入了解住院病人存在的护理需求,为护士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干预前后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提高护理服务。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与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院各部门和护士要重视病人的护理需求,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护士应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与患者建立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关系,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其早日康复。关键词:

3、乳腺癌术后 优质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人性化服务 引言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目前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 除了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外,给患者的心理与社会功能也带来了负性影响, 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满意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本文对本院普外科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缺优点,现就相关的对策报告整理如下。 一、 乳腺癌术后护理现状分析 (一)护理需求 护理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护

4、理需求者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护理需要。护理可持续发展是以护理需求为基础的,如何提供适合病人需求的护理服务,满足病人不同的护理需求,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唯一途径,也是维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病人护理需求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找准病人的护理需求和狐狸干预的方法,本研究以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探讨住院病人的护理需求,病把这些护理需求视为住院病人共有的需要,为护士给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二)护理的意义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且有年轻化趋势,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治疗目前仍以手术联合药物

5、化疗为主,虽然术后通过化疗可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率,但术后化疗疗程长,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患者往往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患者担心体型改变,担心化疗的疗效及化疗引起的脱发、胃肠功能紊乱、低热不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干预作用越来越为人所关注。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士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病人功能康复的潜力、病人和护士本身的能力确定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健康问题的排序决定干预的

6、类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心理护理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认识,减轻患者化疗期间的相关症状,消除或减轻患者术后化疗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慌、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 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二、选取乳腺癌术后病例作为对象,展开干预措施。1、选取术后对象本组38例, 均为女性;年龄:30 50岁30 例, 51 72 岁8 例;有配偶33例, 无配偶5例;文化程度:初中14 例,高中14 例,大学10例;职业:农民19例, 工人13 例,干部6 例;经

7、济收入:1 000 元32 例,1 000元6 例。 2. 干预方法 2.1了解患者需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以Maslow的基本需求理论为理论框架,综合文献,制定出访谈提纲,访谈了本院11位住院病人和8位临床护士,请他们谈出病人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护理需求。提出以下需求内容: (1)生理需要:食物、水、空气、排泄、睡眠、环境、恋爱、性等。 (2)安全需要:医疗护理措施的安全、医院设备的安全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给予别人爱、接受别人爱、希望得到亲人及周围人们的关怀和理解等。 (4)尊重的需要:医患之间相互尊重、护士为病人保密、注意遮盖身体隐私部位、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5)任职的需

8、要:对医护人员的了解、对周围环境的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了解等。 (6)审美的需要:对医院次序和布局的要求、对医护人员语言的完美要求、对医护人员行为完美的要求、疾病治疗对容貌和体型改变的态度等。 (7)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是否愿意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其他方面的需要等。 访谈前向每一个病人和护士说明研究的目的,需要的时间,对资料的保密方法和没有风险等,访谈前预约时间、地点,建立轻松愉快地访谈气氛,围绕访谈提纲提问。 2.2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 面临一系列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的问题, 易产生负性情绪, 如年轻女性患者担心第二特性的

9、缺失减少女性吸引力, 表现自卑、忧虑, 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老年女性患者担心经济及影响生存时间, 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怀、鼓励、心理疏导, 使患者减轻、消除负性情绪, 愉快生活。如本组1 例42 岁的患者, 丈夫是一家企业老总, 患者本人显年轻, 平常十分注重自身形象, 术后不愿面对一侧乳房被切除的现实, 非常悲观, 护士发现这一情况后, 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认真倾听其诉说, 并配合温和的微笑和其他非语言沟通技巧,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 与其推心置腹地交谈, 深入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 提供患者需要的健康信息

10、, 同时做好患者丈夫的思想工作, 给予患者合理、适度的关心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从而正视和正确面对现实, 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治疗与护理。 2.3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介绍乳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及康复过程、并发症的预防等, 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做到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 患者住院期间, 利用病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播放电视录像以及住院患者工休会、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由固定的访视人员为患者提供电话回访、上门访视等服务, 随时接受患者的电话或短信咨询, 每15 d 电话回访1次

11、, 3 月以后每月电话回访1 次, 上门访视每2 3月1 次, 持续6 月。在开展口头健康教育时, 护理人员态度温和亲切、语速适中、讲解清晰、反复交待。对于年轻及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注重解释疾病的前因后果, 增加乳房自检和患者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年老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健康教育时语言宜通俗易懂, 采用形象的图片或在体检中边查边教,尽量口语化。 2.4重视肢体康复训练指导由于乳腺癌手术中切除胸大肌及神经, 同时由于腋下淋巴结的清扫, 致淋巴液回流受阻、上肢水肿, 患者术后上肢抬起困难, 影响生活质量, 故术后加强上肢功能训练很重要。采用示教方法指导患者肢体功能训练, 术后24 h 活动腕关节;术后1

12、 2 d 练习伸指、握拳;术后3 d 行肘关节、腕关节伸屈练习;术后3 5 d用患侧手摸同侧耳和同侧肩;术后5 7 d练习肩关节抬举, 屈曲肩关节抬至90;术后7 10d 练习患侧上肢上举, 进行“爬墙”运动, 以后逐日增加运动量;10 d 后练习“吊环”运动每日数次。 2.5建立肿瘤患者俱乐部并开展活动科内建立患者俱乐部,自编一套保健操, 每天下午输液完毕后, 组织乳腺癌患者在俱乐部做保健操;每月由访视人员举办肿瘤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举行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小组活动, 引导情感疏泄,针对患者的需求, 提供最新的医疗信息及压力应对的策略与技巧, 组织患者和家属相互交流, 学习抗癌经验, 促进群体

13、康复, 提供身心全面兼顾的连续性医疗服务。 三. 效果评定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专人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 -C30)进行测评。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 个维度, 每个维度包括4 个因子共30 条目, 测评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所获数据用SPSS 10 .0 软件包进行处理, 采用t 检验,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3 个维度评分增高, 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1。表1 38例干预前后QOL-C30 评分比较( xs,分) 四.结论 (一)讨论 1. 本研究充分显示住院病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14、包含了Maslow的基本需要理论的每一层面,比以往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入,而且需求内容因人而异。护理人员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临床观察和与病人的有效沟通,从专业的角度阐述病人的需求,以上所有发现要求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充分评估病人的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院要顺应医患关系的转变,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建筑设计、配套设施上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医疗和护理。医院在市场经济和医疗市场逐渐开放的形势下,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求,从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求得长远发展。 2.调查表明, 除年龄、婚姻、配偶健康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外,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