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357720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邮递员先进事迹材料XX,女,x族,年月出生,年参加工作,月 入党,中专学历,现任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同志把对藏区的情,对老百姓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民服务的 崇高事业中。她是步班邮递员,可她徒步在雪岭峡谷中递送邮行程达余万里, 从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她身材瘦小,可她每天 都要背着斤多的邮和帮藏民捎带的生产生活用品穿行在长达里的雪 峡谷邮路上;她冒风雨顶严寒走险路,可她心甘情愿,为的是让老百 姓及早地拿到信,她不但送信,还为老百姓念信;她是绿衣使者,可 她经常穿着一红衣服,为的是一旦发生危险,方便老百姓去营救她; 她历经艰险,可她视邮如命,怀孕个月

2、还在送邮的路上,产后才天, 又走上了邮路。同志以她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宽广的胸怀谱写了一名共产 党员牢记宗旨坚毅勇敢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观向上的壮丽诗篇。不怕困难坚毅勇敢积极乐观说起,不得不从她的老所长说起老所长现年岁,从岁起就在德钦县最艰苦的羊拉邮电所从事最艰 苦的马班投递工作,足迹遍布四川 x藏云南。年,在这条路上实在走不动了,长年区投递风餐露宿的生活给他 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那年,他的腰都直不起了,医生说,再走就 要残废了。可邮路总得有人走啊,党的声音总得有人传啊,乡亲们总得跟外 面的世界联系啊,年,经单位同意决定招收一名邮政投递员,于是在 众多的报考人员中,凭着她的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和

3、当地人少有的中专 学历脱颖而出。服务的云岭乡面积有平方里,服务人口多人,当地居住的全部是 藏族。拉木要走的邮路总长度为里。线路有三条:一条是顺着澜沧江顺流而上,穿过九曲十八弯的月 亮湾峡谷,一直到里外的明永村,这条路回需要行走天;第二条是 从月亮湾峡谷入口直上翻越雪,经过米雪线,送到雨崩村,行程天;第三条路线是从海拔米的云岭乡政府所在地的背后,向上走里路,爬到米海拔的红坡村,平行投递个村庄后,沿着羊肠小道直插只有米海 拔的澜沧江河谷行走,顺着河谷走到里处就过溜索到对岸的个村子。这条路是拉木三天邮路中最近的,行程只要天,回行走多里。这样的环境对于一名男同志说都很难适应, 更何况拉木这样一名 弱女

4、子呢?一般人要体验四季需要一年的时间,可在她的投递路线 上,一天就可以感受四季的冷暖。她所走的邮路在白马雪和梅里雪峡谷地带, 这里气候多变,在她 的投递路段,一会儿要上海拔米接近雪线的地方,承受冬天的寒冷; 一会儿下到海拔只有米的澜沧江河谷地带,忍受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关键是气候反差大,拉木的衣服成了问题。穿着厚厚的衣服经过峡谷时,浑身被汗浸透,爬上米海拔雪线后, 汗还没干,湿漉漉的又冰冷刺骨。在送邮的路上总穿着一红衣服,因为在雪峡谷间,到处都是绿色 和荒凉的灰黄色,时常在大中行走,难免会发生意外,邮政的绿色制 服容易与周围的景色混淆,只有红色最显眼,能让人们找到她。有一次她

5、在上因为发烧晕了过去,还是对面上的老乡看到了一个 受伤了的穿红衣服的人,才把她带了回。在千万壑的投递路上,不仅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战胜各 种吓人的动物以及莫名的孤独。在藏族村子里,她经常被几十条狗穷追,凶恶的藏獒发出低沉的 怒吼,让人心惊胆颤,她不知自己怎样狂奔出村的,这样的情景她时 常经历。在路上,拉木最害怕遇见蛇。冷不丁地爬过一条蛇,虽然吓得她两腿酸软,可只能硬撑着跟蛇 兜圈子,路过蛇爬行过的地方,屏住呼吸,浑身发怵。在荒凉的野,走半天都难得碰到个人,四周一片寂静,拉木要感 受死一般的寂寞和让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 这时候,她就和自己的身 影做伴,自己哼着歌给自个壮胆。同志的邮路上,尽

6、管条恶劣,路途艰险,可她并没有因困难重重 而停下脚步,相反,她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果敢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视邮如命经常攀爬的那条最宽处只有两尺窄 处需要侧身才能走过的悬崖小路,常遇飞石袭击。许多次她都机敏地躲过了,而冬天那回,她没有躲脱,一群啃草 根的羊把石头翻滚下,稍微跑慢了一点,茶杯大的石块砸向右脚背, 顿时鲜血直流,袜子也陷进了肉里!钻心的疼痛,她本能地一屁股坐 到地上,双手捏住整个脚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没有药,也没有 包扎的绷带,她抓了一把细灰撒在伤口上,止住了血。想到老乡们还盼着手头的书信,她强忍着疼痛,又一拐一瘸向前 走去!月的一个晚上,冒着大雨,踩过一道道泥石流从北线刚回到所 里,

7、所长交给她一份特快专递,告诉她说:像这样的信时间要求很紧,拖延会误了别人的大事,要抓紧送。”二话没说,不顾外面漆黑一片,大雨如柱,就要赶往需要步行个小时悬崖路才能到达的尼农村,她刚要出门,被所长拦住了:不能走,我已经考虑过了,你一个人去,遇到险情怎么办?即使我们两 人一起去送,也排除不了危险,与其冒险完成任务,不如选个好时机, 回家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去送,出了问题我扛着。回到家里,整夜睡不踏实,还不到早上点钟就起身出发了,步 行小时把信交给尼农村民小组此里农布时,汗水和雨水浇透了全身。此里农布打开一看,是朋友帮助联系了工作,时间要求紧,再晚 一点收到信,就不及了。他们一家人望着雨中远去的背影,

8、 感动得连连为她默念平安!作 为女性,还要克服男同志不会遇到的情况。月,离预产期只有一个月,她照样行走在邮路上。虽说藏族农村妇女怀孕了也不肯闲着, 继续做着家务活,可是看 着拉木挺着个大肚子,背着几十斤重的邮包,翻越岭,溜索过江,风 里雨里去,老所长要她休息,可她总是说:还能坚持,再跑两趟吧! ” 直到临产前一个月,老所长强行 没收”了她的邮包,自己去跑邮路, 她才歇了下。可是,产后仅过了天,她就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看,靠村里好心 人给奶和家里两头牦牛奶喂养,又踏上了邮路。服务的村寨在汹涌的澜沧江两岸,有一条邮路必须跨江送到对由于当地条所限,过江只能通过一条简易的锈迹斑斑的溜索, 工 具就是一个

9、挂钩一根麻绳。一个阴雨天,拉木冒着大雨到澜沧江边,面对呼啸的狂风和咆哮 的江水,拉木依旧坐上 溜索”箭似地 飞”了出去。可能是 溜索”沾了雨水太滑,她的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也根本 不及 刹车”头朝着江对岸的挡墙直直冲了过去。在这关键时刻,岸边的老乡冲上,把她紧紧地拽住,使她过了这 道鬼门关”。可是拉木醒过的第一事却在问:邮包在哪里?直到看到邮包安然 无恙,她才松了口气。谢过老乡,又爬起踏上了漫漫邮路。为了乡亲们都能收到自己送去的信和报刊, 拉木一次又一次地冒 着生命危险,乘上溜索过江送信。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乡村邮递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风尚,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邮政事业一年

10、迈上一个新台阶心系藏区情牵百姓构建和谐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藏族人民。由于藏民的名字都取相同的发音,翻译成汉语后就有很多重名的 人,这给送信的拉木带了很大的麻烦。一次,拉木投送一封收信人为 查理桶村达瓦”的信,可村子里有 多个人都叫达瓦”拉木就挨家挨户地去问,问是不是有家人在寄信人的地方工作, 从村里找到地头,再找到放牧的牧场草地,好在村里的人口并不多, 最后还是找到了收信人。这以后,就长了个心眼,她借和村里人拉家常,了解乡亲们谁家 投亲靠友到哪里,谁家的 尼玛”去了哪个城市打工做生意。有了自己的资料库,再遇到重名的信,投送起就轻松多了,有时 候连派出所的警察都要问拉木人员流动的情况呢。每年的七八月

11、,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最多,也是最谨慎最辛苦的时因为高考录取通知书是有特殊时限和要求的,只要通知书一到,就必须马上出发,投送到本人,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接收。近些的村子,她随到随送,远点的就尽量加快脚步,在最短的时 间里送达。一次,为了到羊咱村民小组鲁追家送一份通知书,她连闯道泥石 流,整条裤子浸满了泥浆,当鲁追从冻僵了的手里接过无半点污损的 信时,不住地责怪自己使姑娘受了苦,逢人便讲:万一姑娘在途中出点什么危险,我一家人可怎么办? ”。藏民在忙完农活后一般都上放牧,求学的孩子回到家里就变成了 牧民。见不到本人,要么上寻找,要么让村里的乡亲通知考生,约好时 间地点,再次投递,这在藏区是常有的事。遇到的

12、最艰难的一次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花了她天时间,她不断穿梭于乡镇和村子之间,最后在一个高牧场才找到了这名正在放羊 的考生。看着考生充满喜悦的笑容,说的话很实在:虽然我最怕投高考录取通知书,但是最最希望多些人考取。他们能上学,家乡就有希望了。”有一年,拉木收到几封自国外的信,那是多年前出国的藏族同 胞寄回的,由于长时间没有回国,地址都是按照当年的印象写的,找 不到收人。拉木觉得她有责任把这断了的线连起。于是,她开动脑筋,搜索自己的信息库,在投递过程中四处打听, 遇到年纪大的老人,拉木会特别地多问问。三个月后,拉木终于连起了这根断了多年的线。从此,拉木又多了一事情,不断打听藏族同胞的出国信息,为下

13、一封自国外的信做好准备。一位省外的朋友给西当完小寄一只电子间铃, 把它送到学校,孩 子们第一次听到和城里学校一样清脆的间铃声, 个个都非常开心,同 时把拉木看作为他们带幸福的人。从此,只要每次她走进学校,孩子们总要围上,看看拉木又给他 们带了什么新东西。时间一长,拉木和孩子们感情越越深,她还自己掏钱买了书本和 铅笔,给乡里的所小学送去。逢年过节,还到一些没有劳动能力,而子女又在上学的困难户家, 送去自己的一点心意。藏家的村子大多建在坡头上,交通只能靠走,出一次门不容易, 为了一些盐巴针线药品种子而走出显然很不划算,就利用送信之便, 稍带些大家需要的东西。一次,尼农村一位多岁的大爹拉肚子,差点脱

14、水,就近找不到药, 过路的知道了,把自己备在身边的药片全部给了他,等她返回时,老 人病已经好了,正守侯在路边等着答谢呢。如今,的邮包成了藏民们的小药箱针线包和小杂货铺。拉木的邮包出名了,且越带越多,邮包也就从一个变成了三个, 重量也增加到了斤。由于拉木待人亲和,邮路沿途的老乡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乡亲们看见拉木了,就马上围上和拉木拉起了家常,问问外面的新 鲜事,翻翻拉木的邮包有没有新鲜的自己需要的药品,充值卡等生活用 品。永金老太太见到拉木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外面工 作。从儿子们上学开始直到工作,都靠拉木带的信联系着。每次拉木都帮老太太念信,念完了新的信,老人又把以前的信翻出 让拉木

15、念,因为老太太不识字,她对儿子的牵挂就在这些乏黄的信纸 间。看着那火炉边老太太面对自己如同见到的儿女般慈祥的笑脸,拉木无比地幸福,因为在众多村寨间,又有多少阿妈们在期盼着她的到。总是把为乡亲们多做事看作是自己的工作,只要有机会,就尽量多为群众提供方便,尽管她更苦了,更累了,邮包更重了,可看到老 百姓开心的样子,自己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始终如一无私奉献对党忠诚由于国家的扶持, 内地免费为各自然 村订阅了党报党刊,仅云岭就增加了多份,的工作压力更大了,她的 常规邮路从过去的通达个行政村延伸到了余个自然村,虽然她的邮包更重了,可党的声音传到了云岭的村村寨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原不通路的很多乡村都通了路,通了乡村 小客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常搭乘汽车,遇到紧急的邮,还让老连 夜开自家的微型车送自己去送邮。月的一天,为了送一批雨崩的特快专递,他们连夜冒雨出发,在 陡峭的澜沧江边遇到了塌方,落石把汽车挡风玻璃砸破,吓得孩子哭 啼不止,但是她仍按时将邮送到乡亲手中。她经常搭乘汽车却没有向单位提过任何经济上的要求。月,正值风雪冰冻灾害肆虐时期,不顾个人安危,背着邮包冒着 风雪行走在通往红坡的邮路上,愣是把多封二代身份证特快专递送到 了每个乡亲手中,使得生活在大里的藏族同胞足不出户,不用冒风雪, 不用顶严寒,更不用多次往返路,就可以取到自己的身份证。初,燕门邮政所唯一的工作人员拉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