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532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第一阶段设计是按照众值烈度?我觉得应该是按照基本烈度啊现在的设计方法都是弹性设计,在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已经部分进入了塑性,无法进行设计。所以现行的规范都是按照众值烈度进行设计。2007-11-14 20:06#2 yyniu125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3帖子 37水位 77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说法有误。1、现在执行的是“二阶段”设计,包括弹性设计和弹塑性设计;2、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是否进入塑性是由你采用什么烈度作为强度设计的标准或者说设防烈度的如何选择所决定的。实际上,有些重要结构在进行弹性设计时所选择的弹性设防烈度甚至高于当地基本烈度,因此,该结构在基本烈度作用下

2、不会进入塑性工作阶段。2007-11-15 10:22#3 拒绝融化的冰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2帖子 36水位 72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GB50011规范仍以“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结构可视为弹性体系,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反应,完成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将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的范围,以满足第二水准的损坏可修的目标,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第三水准(预估的罕遇地震)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2007-1

3、1-16 09:58#4 zzh0582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4帖子 40水位 81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抗震规范提出2阶段设计方法实现3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1阶段设计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系数进行组合,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承载力验算,对较高的建筑物还要进行变形验算,以控制侧向变形不要过大。这样既满足第1水准下必要的强度可靠度,又满足第2水准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再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3水准的设计要求。对于大多数结

4、构,可只进行第1阶段设计。对于少部分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下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1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第2阶段设计,即按照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相当于大震),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小于限值(不发生倒塌),如有变形过大的薄弱层,则应该修改设计或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3水准的设防要求(大震不倒)”2007-11-17 09:24#5 ldywxl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5帖子 40水位 82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吧 其实一些发达城市完全可以按照设防烈度来做的吧,在某本书上说:提高一度设计,也不过增加成本总造价的13。2007-11-17

5、14:42#6 nickyfanny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3帖子 38水位 78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不会吧!应该很贵的说2007-11-18 00:51#7 sunflower007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3帖子 39水位 77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我个人认为,是经济的问题,因为定的原则是<中震可修>若按基本烈度去设计,这条恐怕要修正了。按基本烈度设计最大地震影响系数要比我们现在规范规定的大的多,有兴趣的朋友门可以算一算两者的比值,特别是地震作用起控制作用的建筑结构,不省啊!2007-11-18 10:02#8 zhao-xl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24

6、帖子 38水位 81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1 采用中、小震设计其实是学术权威的问题,国外我所见过的规程(美、欧)都没有采用小震的,我国刘恢先老先生提出用小震设计的。 2 确实有经济的问题,小震不一定就不安全,中震设计还有一个折减系数(延性系数)R在里面,美国的是很大的,最大可达8.5左右,所以他们的单纯地震作用不一定比我们大的,但是在设计中他们还存在别的系数,如超强系数等的影响,所以大小很难比较的(和场地、设计基本加速度都有关系)。 3 实际上我国现在规范的小震设计是基于78规范的中震设计基础的,对阻尼比0.05的结构基本保持了78的设计地震作用,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无具体实质意义。 4 采用那种设计方法,某些情况下是某些人决定的阿2007-11-18 15:19#9 neng 助理工程师 精华 0积分 17帖子 29水位 58 技术分 0 状态 离线 增加成本总造价的13已经不少了啊 不是土建造价的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