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4941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更应该返璞归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然而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追求所谓的“时髦”,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于是一节节风采异呈的语文课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课上学生时而载歌载舞,时而即兴作画,时而尽情嬉戏 这样热闹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课, 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吸引了“看课者”的眼球,大家都说:“这课上得多好啊,把艺术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了。”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上完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吗?张庆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倡简

2、,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课改过程中的窄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种种现象,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坚持读背写,简简单单教语文。”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其实语文课就是识字,写字,就是朗诵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所以语文课上师生要潜心研读文本,不要一惊一乍。”多么质朴的话语,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说的,他的课也是这样上的。2008年元月份,在参加全市骨干教师培训时,我有幸亲耳聆听了他的第一次抱母亲,此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课上没有精彩的多媒体情景创设,也没有动听的音乐伴奏,整节课,学生真的是在扎扎实实地学语文。从对一个生字的认读、书写,到对一段话的品读、感悟,再到对学生习

3、作能力的培养课上学生书声琅琅,在教师的引导及鼓励下尽情展现自己的读书收获,大胆发表自己真实的见解。整节课,师生和谐互动,课堂情意融融。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让语文课返璞归真,语文课上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我们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会感觉自己处理教材重难点不当、切入点抓不准、训练点不到位、评价不准确等,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教师把握文本的功力不够。对文本的理解或过“浅”,或以偏概全,或过于“深入”而不能“浅出”。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教师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过落花生一课的案例。老师在课快结束时进行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你们认为当今社会是需要花生这样的人还是

4、需要苹果、石榴那样的人?下面咱们进行一个小辩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辩论了。1生:“我认为应该做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2生:“当今社会也需要像苹果、石榴那样讲体面的人,像国家领导人、节目主持人、武警战士他们都是很讲体面的人呀。”3生:“是呀,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时都要面试,你不体面能行吗?”学生的辩论令老师不知所措,所以她这样总结了课: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当今社会需要像“花生”一样的人,更需要像“苹果、石榴”讲体面的人。1老师的总结让学生更茫然了,课是上完了,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人?这就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一个错误例子,如果课前老师能反复解读父亲的话,就不会出现此情况了。老

5、师没有正确解读文本,把学生误导的稀里糊涂,即便课上的多媒体情景创设的再好,学生辩论再精彩,也没起到课堂的实效性吧。二、教师要强化课堂语言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语言能力的锤炼,力求教学语言准确、精练、充满感情与活力。平时备课时要重视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预设。语文教师要有先于思维的语言的高度敏感,蹲下身子倾听儿童的声音,注意多角度对学生的评价,或激情或激励,或引导或点拨,或总结或提升,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如我在教学桥这课时,老支书的一句话“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学生反复读也读不出老支书着急但又镇定有力的语气。于是我进行了激情引导:“孩子们,静下心来,让我们回到

6、洪水暴发的现场,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设你就是那位村支书,面对突如其来的、肆虐的洪水,面对那一百多号惊慌失措的群众,你还会这样有气无力的喊话吗?”随着我的激情引导学生开始读了,这回的读真的让我身临其境。三、抓好语言文字训练,重视朗读、感悟,注重意文兼得。学语文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读是理解语言、内化语言的惟一途径。课上要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及教师的激情导语创设充满情境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去读去悟;读的形式应多样而灵活,如,初读时的疏通性的读,要求读准、读顺、读通;精读课文时的理解性的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读中求解,读中感悟;赏析课文时的品读,让学生

7、在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品味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表达的精妙,培养语感,领悟写法,当堂练笔: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的读。抓住文章的关键点、训练点,以读代讲,让学生学会应用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我抓住了爸爸描述白杨的一段话进行了重点品悟。学生在初学时从爸爸的描述中知道了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顽强不屈的特点,从而也读出了自己对白杨的赞美。而在学完全文,我又让学生回归到这句话去读,并引导学生去边读边想,爸爸的这句话仅仅是在赞扬白杨树吗?学生在领悟了文意后当然知道,爸爸这是在借白杨歌颂扎根在边疆的建设者。这时我又让学生去读这句话,学生读出来的味道和以前显然不同了,此时的他们更

8、是在深情赞颂边疆战士。四、注重方法习得,丰富语言积累。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课虽广博但也有法可循,我们语文教师要注意在传道的同时也向学生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一)、明确学习目的在学生自读自悟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这样学生在读书时才会有事可做。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学生养成这种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在自己读书时就学会了边读边想。(二)、鼓励质疑问难。学生在自学时,除了勾画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

9、大胆质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交流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三)、教给“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和学生商量了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让我们的语文课返朴归真,回归本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