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343987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11论语十二章0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ln)不亦说乎(yu)人不知而不愠(yn) 三省吾身(xng)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i)一箪食(dn) 曲肱而枕之(n)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习:温习(2)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3)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检查、反省(4)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谋划(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6)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7)学而不思则罔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9)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10)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11)切问而近思 切:恳切3找出下

2、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能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

3、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5填空。(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朝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4、者。(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某班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示例】同学们,论语已经流传了2 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论语中有许多关于

5、学习的名言。今天我们举办以“交流论语学习体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一起交流一下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2)王翔同学想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一个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张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话劝勉他勤奋学习。【示例】张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题目。7“学

6、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既点明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又点明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8“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和“笃志”之间是什么关系?“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9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很多独特的观点,请你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体会。【示例】我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学习方法体会很深。我们学习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学而不思考,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实

7、在的学习和钻研,只有学思结合,才能学到真知。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题目。(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

8、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二)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

9、释】善:善于,擅长。还(xun):通“旋”,转身。故:特意,故意。盍:何不。坐:通“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A三: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乐:回也不改其乐/乐亦在其中矣D从:七十而从心所欲/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均泛指多次;B.替/成为;C.乐趣/快乐;D.顺从/学习。)11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12语段(一)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10、不能(1分)。因为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1分)。互换后,不仅会破坏这种顺序,而且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情操(1分)。13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启发?(3分)他们都认为学贵善思、择善而从的人才是“善学者”(1分)。启发: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可能事倍功半。像语段(二)中的那位好学而不得法的王生,即使记住再多老师讲的知识,如果学习方法不正确,也只能是一个

11、两只脚的书柜而已(2分,言之有理即可)。附语段(二)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但没有正确的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会没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恼火了,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取别人好的方面来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于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诫。”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