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一线间的未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4210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点一线间的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点一线间的未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点一线间的未来临平一中 814 许高婷指导老师莫英“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这是诗人笔下优美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确,山青、水绿、天蓝、土净、景美、人和,是人们一生所追求的至高完美。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贪婪的人, 把他们的双手伸向那美丽的江山, 企图利用环境来换取金钱珠玉填满自己那“无底洞”般的口袋。我们的母亲河钱塘江,正在饱受着环境危机下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钱塘江的上游富春江、富阳一带,江边制纸厂林立, 大量的造纸废水直接排向江里! 我的家乡正好在富春江这里, 晚饭吃好总爱和家人一起去江边散步, 但是却一次比一次心痛、失落。一次,又到江边散步,那时正值汛期,富春江水库刚刚开闸泄洪过, 所

2、以江水很脏, 清清的江水混合着泥沙流向远方。但是, 在这混浊的泥浆水中还夹杂着一些不速之客垃圾, 放眼望去,满江都是垃圾,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垃圾满江看不开。 ”的气势。一路过去,各种无法分解的塑料袋、易拉罐、零食包装袋等等都漂在上面。这些垃圾给原本清秀如画的富春江,亦或是钱塘江抹上了极丑的一笔!如果人们只犯下了这些错误,那么尚可容忍。因为垃圾是可以清理的。 但是, 总有那么几个趁着汛期泄洪的人等潮水退去后, 便开始吆五喝六, 拿着钓竿、 小桶到江边来捉鱼、 捉小蟹的。沿着江边小路过去,一路都是捉小动物的人,而且还捉的很开心。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都回答两个字“好玩”,我却遗憾的扭过头 去,不

3、忍再看。这时候,我决定继续向前走,大人们都说这一带 江堤有很多新生的小蟹,当我一路仔细的找过去时,猛然发现, 有一只小蟹,不,是很多只小蟹!它们摇晃着稚嫩的身躯,挥动 着两只稚嫩的钳子,拼命地往江堤上的洞穴里跑。支撑着他们这样义无反顾的向前的是一种生的希望!一种强烈的想要活下来的对生命的渴望!我们难道连赋予他们生的权利都做不到 吗!刹那间,我的眼角湿润了。这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而生活中比这更糟的还 多得多。环境污染,是人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但是往往我们 的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垃圾分类”“节水保护”上。却忽视了如何利用废弃材料去做一样崭新的东西,做出可供自然分解的东 西。这就是“生态建

4、设”遭遇的尴尬。“利用环境去推动经济。”这是政府官员们最喜欢说的话, 没有之一。在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下,环境一天比一天的差,空气一天比一天的糟糕。 人们不得不戴着厚厚的 口罩出行,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 我们不应该再重复上 演“雾都”伦敦的这种悲剧!英国人在经受过工业时代带来的危 害后,他们已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他们不会再利用环境去 制造财富!这种血一般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而不是重演!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工业生产后剩下的原材料来制造各种其他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可以少用塑料袋使用布袋子;我们可 以发展环境经济而不是利用环境发展经济。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一

5、定要生活在工业时代的阴霾下呢? 的确,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工业时代的到来,我们享受到了许多其他时代所没有的先进产品,它带给我们的好处谁也不能否 认,但是,在如今,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已超过带来的好处。我 们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图享受而毁了今后的生活!“生态经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既然我们无法摆脱工业时代 带来的阴影,那么我们就要凭着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对工业的依 赖!我们完全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材料深加工!外国人都已有这 个觉悟,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呢?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环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文化传承”这个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各 种古老的技艺濒临失传,更

6、不可思议的是,我们中国居然还出了 只有一个人会的唐卡壁画! 其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文化作为 构成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不能遗忘它,更不能忘 了那些古老的技艺! 一旦失传,这样的一种文化便在历史中消失 了!而且还是因为人为的原因!写到这里,又觉得心里有种淡淡 的惆怅。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时候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要手指对着电脑、手机点点,生活必需品便会随着快递而落户。人懒了,心也变懒,变得浮躁了。那些古老的技艺需要极其多的毅力才能练就,现在的我们,已开始渐渐的失去这种对待事物的耐心。在这浮躁的城市、空气、人 与人之间,我们早已变得不平静。但我们毕竟都是“龙的传人”,尽管现实很残酷,但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 传承、发扬光大这种精神,竭尽所能,不让它消失,因为一种文 化代表一方水土上的人承载的记忆, 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进步而 忘了文化的传承。我们必须让经济、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而不是走进死胡同便蒙在里头不肯出来。环境,要天人合一;经济,要持续发展;文化,要代代传 承。这便是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得到的精髓。因为有了改变环境的信念,所以我们会努力去做;因为有 了改变环境的机会,所以我们会紧握不放;因为有了改变环境的 决心,所以我们会创造奇迹;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三点一线间 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