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3909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德育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略说:中华传统美德 德育 摘要要实现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含有社会公德、遵纪遵法的公民,就必需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于中学德育之中,就尤其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关键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关键词中学德育 中华传统美德 渗透中学德育的关键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含有社会公德、遵纪遵法的公民;引导她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停提升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她们中的优异分子未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所以,要实现这一德育目标,就必需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于中学德育之中,就尤其需要

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关键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关键内容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关键内容有:以“爱国主义”为关键的民族精神;以“仁爱孝悌”为关键内容的人伦思想;以“勤俭廉正、笃实宽厚”为特征的人格品质;以“勇毅力行”为主要规范的道德实践活动。二、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详细要求1.要表现时代要求,要紧紧围绕时代脉搏。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念全部以一定的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些人类共性的传统美德,大家

3、对它的认识也因为时代的不一样而存在差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和国情相结合,和时代相结合,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要立足现实,挖掘传统。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在任何时候全部应该提倡。在现在社会现实中,中学德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不追求奢侈、浪费,以简单为荣、肯于吃苦的精神,尤其是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国初级阶段的基础国情,必需长久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所以,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长久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停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主动探索创

4、新,采取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在今天的德育工作中,应充足考虑中学生成长进步的需要,把对中学生成长有帮助的优异传统小说、格言警句等编纂成册、改写成优异影片,让中学生传诵、观看,同时,用以指导她们实践。这类书籍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如河北教育厅出版的新编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华文化经典教育丛书等。这些以传统美德为内容的书籍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且融入了时代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详细表现,对增强中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道德素养等有很大的帮助。2.要一直注意抓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的创立。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美德教育需要有情感和气氛。而

5、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的创立对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南宫中学在校园内,匠心独具地设计每一处传统美德教育点:教研楼、文化活动中心、科教楼、教学楼、餐厅、中心花园等名言警句随地可见,“懂生活、爱生活、会生活”的霓虹灯牌匾、文化活动中心内的校友博士廊、桃李亭中学校创办人的铜像墙壁在说话,草地上的石头也在说话。这种隐性的教育方法,既增添了学校教育的特色,又扩大了德育教育的范围,不但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时时影响着学生,让她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对她们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这么,政治伦理、校园伦理、社会伦理就会伴随校园文化不停在学生中渗透,传统美德在校园绽放,在学生身上闪

6、光。3.要突出德育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一要充足利用多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公民道德宣传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集中开展丰富多彩、贴近中学生实际思想的德育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把深刻的道德教育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二要利用多种方法向中学生宣传介绍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道德标兵和优秀经典,激励中学生崇尚优秀、学习优秀。比如,每十二个月清明节,南宫中学德育处和团委联合组织学生到河北德育教育基地冀南烈士陵园谒陵;“五四”青年节组织全校学生歌咏比赛;不定时请校友来学校开设“人人全部发展,个个可成才”的专题讲座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德育处还定时举

7、行学生创作“爱祖国、爱故乡”书画作品展及宣传英模事迹的板报、橱窗等。这些活动,在弘扬革命传统、传输爱国主义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4.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中学德育工作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应突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社会现实,研究中学生成长的焦点、热点、矛盾点、发展关键点等,发觉青少年的需求,并将她们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激励和引导她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地弘扬民族精神。首先,从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入手,和养成教育结合,从基础做起,从小事抓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如,南宫中学的“每七天为父母做一件事”为活动载体,开展“孝心教育”;利用演讲比赛、政治知识教育、

8、时事广播、演唱爱国主义歌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把忠心献给祖国”的教育;发动学生从捡起一片纸屑、为小树浇一盆水、到社会上做一件好事等对学生进行“把爱心献给社会”教育等,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依据学校特点,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根据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德育目标为基础目标,设计新的量化评选标准,经过评选三好学生、优异团员、十佳文明学生、德育之星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身边楷模,让她们从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优异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促进教育目标最终实现。总而言之,中学德育工作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应立足于目前实际,把握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在教育形式上求新奇、求特色,在教育内容上不停丰富、创新。只有这么,中学德育工作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才能有情、有意、有声、有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逐步传输开来,并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传统美德才能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