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33810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200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乌的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文章从心脏、神经及胚胎三方面综述了草乌的主要毒性,详细介绍了目前 主要采用的炮制及配伍两种解毒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方法将成为今后草乌毒性 研究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草乌;毒性;解毒方法;代谢组学草乌又名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百步草,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kusnezoffii Reichb )的干燥块根,药性论云“味苦辛,大热,有大毒”, 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1,但因其毒性大,临床上常因用药 不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属于临床常用中药。本文从其毒性及解毒方法方面做一较 为详细的介绍,并加以比较分析、相互借鉴,以利于草乌这一药材能安全

2、、有效的 应用于临床。1毒性1 1心脏毒性心脏毒性是草乌毒性的最主要体现,是临床上草乌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庞嶷 等报道了因误服草乌煎剂引起心脏毒性的病例。刘刚3等对急性草乌中毒时血 浆毒性成分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兔在灌胃草乌乙醇提取物后, 迅速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的进行性加重趋势,心肌、肝、脑组织均可见充血、 水肿、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且毒性程度与血浆中的毒性成分(乌头碱、新乌头 碱及次乌头碱)浓度呈正相关性。王衍堂4采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考察了 0 4mg/mL、2 0mg/mL和10 0mg/mL三个浓度草乌水提液的细胞毒性,结果 表明:生草乌水提液在染毒剂量达到10

3、0mg/m时,对乳鼠心肌细胞产生较强的细 胞毒性损害,出现细胞形态改变、细胞搏动特征丢失、细胞活力下降、氧化损伤作 用明显、大量细胞凋亡;2 0mg/mL剂量组仅出现轻微毒性改变;0 4mg/mL剂量 组对心肌细胞基本无毒性损害。但采用Beagle犬进行心血管系统的安全药理研 究结果表明,草乌在249g/kg的剂量下,草乌水提液给药后,各时间点Beagle犬的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P、T、R波和QRS、PR、Q-T间期 等指标与给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1 - 2神经毒性韩5 等分别采用体内、体外给药方式,检测了草乌对大鼠神经行为、血液、血 液生化及脑组织的影响;采用大

4、鼠胚胎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草乌对神 经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草乌对海马神经元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性,并呈一 定的浓度依赖关系,IC50为802mg/“ L。但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草乌在21、42、 84g/kg的剂量下,连续给药90天,对大鼠的行为、血液与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 响,脑组织检查未 96中医药学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09 年第37卷第4期VdI 37,No 4,2009见异常,即草乌在大鼠整体动物试验中未见 神经毒性作用。何晓娟6等从自发活动、肌肉耐力和学习记忆3方面探讨了草 乌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在剂

5、量分别为2748g/kg、1374g/kg、6 87g/kg, 单次给药情况下,对小鼠精神神经系统无毒性作用。1 3胚胎毒性肖凯7等选用SD大鼠,考察了草乌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 组相比,草乌对大鼠虽无明显致畸作用,但可显著抑制大鼠身长增长,并使胸骨骨 化数减少。另又应用大鼠着床后体外全胚胎培养模型,将9 5dSD大鼠胚胎与含 不同浓度(终浓度分别为 0 63mg/mL、1 25mg/mL、2 5mg/mL、5 0mg/mL) 草乌的大鼠即刻离心血清共培养48h,观察草乌对大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 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乌剂量的增加,胚胎生长发育和器官分化的各 项

6、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并呈一定得剂量依赖关系。2 5mg/mL以上剂量可诱发卵 黄囊生长和血管分化不良、生长迟缓及形态分化异常,以及体节紊乱、小头、心 脏发育迟滞及心脏空泡毒性作用8。2解毒方法2 1炮制解毒通过炮制降低草乌毒性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应用时间也较为久远。文献记 载的炮制之方法有几十种之多,现今的炮制方法就有蒸、煮、黑豆甘草煮、生姜 煮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对草乌的炮制方法也有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很多 炮制品存在成分损失多、周期长等缺点,马骋9等比较研究了草乌润后加压蒸新 炮制品和药典炮制品、生品的急性毒性及对心律和呼吸的影响。结果证明新法炮 制品(润48h,68 65kPa,

7、115C蒸2h)具有毒性低、对心律影响小、抑制呼吸作用 弱等优点。刘瑶10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揭示了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 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草乌毒性最大的煎煮时间为30min,可以避开此煎煮时间以达 到降低草乌毒性的目的。2 - 2配伍解毒配伍解毒是中药应用中的优势,乌头类中药中附子采用配伍方法降低毒性的研 究与应用实例较多11-13,而草乌鲜有采用配伍方法降低毒性的研究报道,李晋奇14探讨了制草乌配伍白芍可增强其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综上所述, 草乌的毒性虽然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二萜 类生物碱被认为是主要毒性物质基础。但研究并不深入,没有从根本

8、上阐明草乌 的毒性及减毒增效方法,近年来新兴起的代谢组学技术,成为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 一个生力军,其研究核心在于定量地测定由病理生理刺激或遗传变异诱导的与时 间相关的多参数生物代谢应答,利用模式识别确定生物标记物,将代谢应答与体内 生物事件关联,从而获得有关其发生的位点、途径和作用强弱的信息。2001年启 动的“COMET”计划实施以来,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巨大价值得到了强力 证实15-17。基于代谢组学的草乌毒性研究将成为草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1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1 -2庞嶷,王进忠,覃小兰误服外用川乌草乌煎剂致心脏毒性J 药物不良

9、反应 杂志,2009,11(1):40-42 3刘刚,邱俏檬,卢中秋,等急性草乌中毒兔血浆毒性成分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 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4):198-200.4王衍堂生草乌水提液心脏毒性体内外试验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 全文数据库,四川大学(硕士),2007,(05),23-345韩,吕雷,王汉蓉,等 3种乌头类中药在大鼠体内外的神经毒性J 华西药学 杂志,2007,22(3):286-288 6何晓娟,王莉,王冲,等生草乌对小鼠精神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J 现代 预防医学,2007,34(7):1218-1220 7肖凯,李宏霞,王亚其,等乌头类中药的胚胎毒

10、性及致畸性J 中国药科大学 学报,2005,36(6):567-571 8肖凯,严光焰,王莉,等.应用大鼠体外胚胎培养模型研究生草乌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9(3):441-444.9 马骋,蔡宝昌,陈龙草乌几种炮制品的毒性试验比较J 中国中药杂 志,1994,19(4):216-220 10 刘瑶,彭成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8,31(1):50-54 11 于成浩,彭成,余葱葱,等制川乌与白芍不同配伍比例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 医国药,2008,19(1):1-2 12 徐建东,王洪泉,姜翠敏-大黄对附

11、子解毒作用的相关性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 志,1999,3:7-9 13 徐姗,陈长勋,高建平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研究J 中成 药,2006,28(4):526-530 14 李晋奇制川乌、制草乌配伍白芍增效作用的机理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 全文数据库,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 ),2005,(07),49-5215 R-E-Williamsa,K-Twomeya,M-Jacobsena,et al-N-phenylanthranilicacid induced nephrotoxicity-a metabonomics approachJToxicology,2003(b

12、),192(1):77-7816 Lenz EM,Bright J,Knight R, et al- A metabono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chemical effects of mercuric chloride in the rat using 1H NMR andHPLC-TOF/MS: time 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urinary profileofendo genousmetabolites as a result ofnephrotoxicityJ- Analyst,2004,129(6):535-541-17 施畅,吴纯启,廖明阳,等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HDP的肝毒性机制J 毒理学杂志,2005,3(19):215-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