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3646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作业分层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数学作业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今,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设计一些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由

2、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数学作业的内容拘泥于练习本上的计算,以及练习册的同步练习,作业布置笼统化。老师布置思维性较强或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怕基础差的学生答不出来,使差生加重厌学情绪;一些基本性的习题又不敢不让优等生做,怕的是基础不扎实,达不到熟练程度,优等生反反复复做着无挑战性的作业常常提不起学习热情。而且课外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几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字迹潦草,甚至有的好学生也偷懒,不愿意动脑经了。本学期在我校几位数学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下,我大胆的实践,观察与分析学生的作业状况,发现分层布置作业后,班级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整体提高,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差、中、好三个层次。差生为智力较弱、接受能力差,作业困难的学生;中等生是智力较好,但缺少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好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对数学中几大板块教学(计算、图形、统计、解决问题)进行分层设计。1、在计算教学中,要求差生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课本中的练习题要求题题必会;中等生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加强计算能力,掌握

4、简便计算当中的多种算法;好生对于计算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87*3/86,差生要求掌握利用乘法分配率来简便计算;中等生除了会简便计算之外,还要求能举一反三,掌握类似的题目如(86*3/87);好生对于此类的简算要做到眼明手快能分析拓展如(2000*1999/2001)2、在图形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园的基本概念、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后,要求差生做课本上的常规练习题,根据公式求园的面积;B层同学除熟练地掌握常规练习题外,还要有选择地解答类似于:“小红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为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等园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相互关联的实际问题;好生可以有选择地做常规练习题,但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上述综合性题目,并尝试动手操作,例如:”如果给你一根绳子,你怎样圈,面积最大呢?”让这类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应用意识,又培养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