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3444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案计划参考范本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1(四篇 )目录: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一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二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三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四- 1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一一 . 教材分析本教材难易度合理,过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应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感知并运用英语。本教材按照每单元三课时编排,每单元包含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单元的的主要句型、单词等语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 ; 第二部分是主要句型和单词的重点板块 ; 第三和第四部分是巩固知识的活动板块 ; 第五部分是阅读,是对前面的拓展 ; 第六部分是学生间合作活动,大多是两人组活动,以便学生应用语言 ; 第七部分是读写部

2、分 ; 第八部分是拼读部分 ; 第九部分是娱乐部分。教材的设计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二 .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两年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儿童的特性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三 . 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

3、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本学年应达到以下目标:1、能听、说、读、写81 个短语和单词以及组句子和个单句。( 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 。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2、能听、说、认读21 个单词。3、能学会 4 个手工制作。2/124、能听懂、会唱8 首歌曲。5、能听懂、会吟唱10 首歌谣。6、能完成 6 个自我评价活动。7、能理解 6 个幽默小故事。8、能了解 6 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四 . 教材重点和难点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4、; 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 ; 学习个月份的名称和序数词 ; 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学习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式的用法。五. 教学措施1、. 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5、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3/12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二教材编写思路以话题为纲,交际功能为线,兼顾结构,运用英语去完成任务为目标。即 话题 功能 结构 任务教材特点1. 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 全身动作反应法 ,让学

5、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2. 注重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贯穿 学会学习 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 s find out/Let s check /Pair work /Task time。在活动手册中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3. 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任务、绘画等4. 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文化的介绍。本册介绍中西方称呼姓与名顺序的不同 ,西方国家涉及星期的主要节日等5. 融合学科内容。 ( 对其他学科的兼容并蓄 )6. 重视灵活扩展。充分考虑学校老师学生个体的差异。

6、 C部分可选择学习。7. 实现整体设计。内容与目标1. 能听说读写 92个单词或短语以及组句子和 9 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2. 能听说认读个单词。3. 能学会 6 个手工制作。4. 能听懂会唱 8 首歌曲。5. 能听懂会吟唱首歌谣。6. 能完成 6 个自我评价活动。7. 能理解 6 个幽默小故事。4/128. 能了解 6 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教学方法建议一 . 词汇教学 (Let s learn)Let s learn部分的词汇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与前四册不同的是,从五年级上册开始,Let s learn中的部分或全部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掌握。教法注

7、意点1、注意词汇的呈现方式2、利用 Let s start部分引入新词。 Let s start既可以复习三四年级的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还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自然引入新单词,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朗读、拼读新词。2、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3、加强课堂小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课课过关。4、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5/12小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三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 30 人,其中男 20 人,女 10 人。经过 5 年的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

8、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 , 集体主义观念在逐步加强。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小部分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比如:章婷、苏中泽等。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比如:王浩特、王郑豪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后 50%的学生:苏晨鹏想学好知识,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步不了 ; 王阔学习很积极,可是今天会了明天又忘了 ; 还有段书霞、李海华等他们都是求上进的孩子,但是他们成绩不如人意。最令人头疼的是:陈志远、黄英作业经常不完成,徐文武经常迟到、拒交

9、作业,上课习惯糟糕等等。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有进步 ? 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二、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 祖国在我心中 和第六组 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 轻叩诗歌的大门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 活动建议 和 阅读材料 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

10、组由 导语 课例 口语交际 习作 回顾 拓展 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6/12袋 或 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 资料袋 三次,安排 阅读链接 两次。口语交际 习作 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回顾 拓展 由三个栏目组成,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展示台 成语故事课外书屋 趣味语文 穿插安排,其中, 趣味语文 成语故事 课外书屋 各安排了两次, 展示台 安排了一次。三、教学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0 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

11、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 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3.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5. 利用图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

12、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 习作: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3. 学写和常见应用文。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12( 四) 口语交际:1.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2. 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 综合性学习 :1. 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2.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

13、辨别是非善恶。四、教学重点:1. 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 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五、教学难点: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