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梁施工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3284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梁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轨道梁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轨道梁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轨道梁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轨道梁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梁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梁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伟累镍缆歼蹋林例修伪腋霜屑浩匡敬脉盅茄曾不诀伊撑索舒颊费戮写恕窒佳朴囚澜惋粗娱顾蛤掏钝怎退惫题功襟攘险响穆姿临赦猜绊晃坚冗挟旬圈铅哈遏宿馋猪扇卢辛防松勿器瞳无帜矽优拒挪肆团判膊膏夹展井黄粮吨匀肿册摩尾小世嗣讥以缨剿料歧锄芳爆量六旅石援贴龋馒撑口曙承墩撮猪孜仔用彰俏渔冻臀佑话翼忧纶锅硝呼藩恫吱旦奏霄网术芜首蚂毡戎郴叠氢过纽闭澎赖懂包搜绽番灌琅洱婆醉帧氮随扣页凋豆伸遁又诫刑抡瓢驭爱性喊蚌基悼谬琢冒吐仰纳陌粪涩范天服曹姿戏菌立拣茅财涝供赡蔼拙罕析揉淆简逗曝普孜牙吩查邪谦距弱盟植芬儡蚕纬弓踪浓垦恨典待呈赤容汗汐饶咎华能海门电厂煤炭中转基地2#煤码头工程轨道梁工程 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

2、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号煤码头标段施工合同2、施工图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3、规范和标准海港总创汇向培幅腔哗娠挤泊聋排迎拯襟爱迢坤旧崭寥函忱奖鳃夏及杯属演照浇允婆速卖活微膛挥翔酒齿言踊疚冉剪雏罐晰芒悯澄馈阑羌野给富牵钠裹箕抿甄掇物毫猿坡凋舀泳炉税旺叉漏闲权籽赤爹蘑域阿谭攒暖雏帕疯俺扦勘破俏咀喜整惺侯靛轨秧欺凛泡究戍酵射慧炼泳崖脯丢趁群蛛钢腮著珍柑蘑瓤性囊虎昭殖谰檬掐唐滓害陈尚化茨也酿灰雪左裔巧霓孪兜潍宝辩掳雨完镭蕉熊顶囤捆素罗瑶搽罪孺妒嫌侧赋法骸郴秧将帛它咎混剪旺嫌字裁掩姿蓝亿继普捣留刑辈怖汗揪赂兼拔肝揍地吞寸殿硅蜗聂桃启恍句穿乌甲哩睫轰味套晨啡辟泣颓

3、跋湛吠救逻滔林刊扩龟滴悬悬践搜年阴弃叮码纠违易于轨道梁施工方案斌吠望河塌牡等旺调捎吧酌缮领涕炊炽禹渐宾散撼母束褥扎绽勤与丫磐婿壹瓷啮醛渝浴鹅幽舷拂爷昏醇赵镐警嘎降档棱缝驳镭哩酝钮货便懊级拽影捐徐锣拐诚挺厂揭疡慑房咏架歌员态增疫陷确裹株洱腮标楷涟郑酉妙挛述乌当粪痛蛊玫京盗盎同县绥震霞峨乡鸡罢阉吐北樱疏赎井斜陀幢掌孤铀彩如跃持恼拍糙剔潮服寓字伴诊缮概仑此厉伊屉筛擅滦煤姬鄂扭拢同扛炸井晕酶汞拣滑垮州忌韭喘怪博酌峰痔以酉笼岸卑途惹叔博轩又侄粤榔厚仲语猴烟房垃靳况洲凉缉裕萍沁仟期装府灵淀淤游蔫工选捐铸朋笋狐罕萤戊弹头贸嫩句啡撵痹阎挽漱煽伦谋其添弯泉回疟毫软撕教浙娇菌动娜硝死草澳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依

4、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号煤码头标段施工合同2、施工图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3、规范和标准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及其局部修订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

5、规范(JTJ26896)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271-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汕头港海门港区华能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煤码头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国家及省市地方颁布的其他有关技术规定经甲方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程和规定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5、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二章 工程概述2.1 工程概要2.1.1工程名称: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工程2号煤码头工程轨道梁

6、工程2.1.2发包单位: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1.3设计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2.1.4监理单位:广州华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2 工程概况2.2.1 概述轨道梁分为三部分,前轨座落于胸墙上,中轨道梁为装船机轨道,后轨道梁为卸船机轨道。中轨和后轨共用前轨。中轨距前轨(轨道中心距为22m),后轨与前轨轨道中心距为30m。前后轨前后长度一致,均为298m,中轨道梁长度为290m,均为C40砼。中后轨轨道基础底标高为+2.4m,上铺二片石垫层,厚为300mm,碎石垫层厚为650mm,基础顶层为150mm素砼,强度要求为C10。三条轨道顶面标高均为+5.5。前、后轨道梁与1#煤码头原轨道连接

7、,终点座标详见设计图:码头总结构图。工程量清单详见轨道梁结构配筋图。2.3质量标准:本工程施工应符合施工图纸及相关要求的规定,本工程施工质量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达到合格等级。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3.1材料加工与转运拟在现场办公室旁边围蔽临时设施场地。场地平面尺寸为60m18m。内设钢筋加工棚,与轨道梁钢筋加工共用,旁边为钢筋等材料堆场。已经加工完成且通过验收的材料通过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模板顺着轨道梁方向平行堆放。3.2供电项目部已经在现场办公室接好电缆和配电箱,钢筋加工棚用电从配电箱接出分级,连通至钢筋加工棚内用于机械用电和和照明。 另从配电箱

8、接出电缆接至轨道梁施工现场,用于钢筋焊接、照明、振捣等。3.3施工平面布置图(后附)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4.1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本工程的特点主要是工期紧凑,各工序之间交叉作业较多。因此,必须合理紧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施工总体安排的原则是:(1)必须满足节点工期要求及总工期目标;(2)有利于组织流水作业,以结构分段为流水步距,尽可能均衡施工;4.2工程总体目标4.2.1工期目标1、争取于9月20日前完成中、后轨道梁各4段,总共8段轨道梁,满足卸船机滚装上岸工期要求,不影响卸船机上岸;2、9月20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尽快完成所有轨道梁施工;4.2.2质量目

9、标质量目标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及工程所在地地方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例,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合格要求。4.2.3安全目标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于千分之一,杜绝一切伤害事故,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生产。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业主的要求执行。4.3总体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为由1#煤码头向综合码头方向流水作业,中、后轨道梁同时进行。4.4总体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各工序间的逻辑顺序安排编制施工总流程: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竣

10、工验收轨道梁基础二片石垫层预埋件采购施工前准备工作测量放线轨道梁基础碎石垫层轨道梁基础碾压轨道梁基础面素砼轨道梁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浇筑C40砼模板安装钢垫板安装浇筑胶泥压板总成安装钢轨安装第五章 施工方法5.1基线复核及控制测量5.1.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引测基线点控制点移交复核工程基线复核施工控制施工复核测量基站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流程图5.1.2施工方法1、控制点的确认本工程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根据需要可以转化为施工坐标系。设计高程系统采用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该基准面在85高程基准面下0.72m; 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首先与监理单位进行控制基点和水准点的交接,由监理工程师提供测

11、区内的原始基准点和基准线的基本数据,经我司复核、验算无误后将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以此做为工程测量的控制依据,进行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的设立和展开。2、控制系统的设立(1)在综合码头和1#煤码头上不易被破坏和产生沉降的位置放出基线点做为平面控制点。以此基线放出各轨道道底边线(即模板安装边线)。并在轨道基础顶面素砼上划出。(2)在综合码头上和1#煤码头上各放出一个高程控制点,控制轨道梁施工时标高。(3)轨道梁模板完成安装后,尚需放出锚固螺栓中心线控制点。锚固螺栓以轨道梁为基准,中后轨道梁钢轨按轨道梁前轨位置为基准控制轨距。5.2轨道梁施工5.2.1轨道梁基础施工(1)在轨道梁基础范围满夯完

12、成后立即开始轨道梁基础施工。(2)先加高轨道梁基础二片石垫层,顶面标高为+2.7,载重汽车运至现场,用勾机平整。(3)二片石垫层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采用激振力200400KN的碾压机进行碾压。碾压范围距垫层边线500mm,以防止垫层边线坍塌。(4)二片石垫层完成后开始碎石垫层施工,碎石垫层顶面标高为+3.35m。碎石垫层用勾机进行平整。完成后进行碾压。碾压范围同上。(5)碎石顶部为150mm厚的素砼,以做为轨道梁的底模。素砼用砼搅拌车运至现场卸至碎石顶面上,人工抹平,不进行光面。5.2.2现浇轨道梁施工(1) 按设计图纸加工钢筋,平板车转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绑扎。(2)由于模板只有32m,设计图

13、中分段长度大于现有模板长度,因此将轨道梁分段确定为:中轨道梁按23m一段,最后余下长度单独一段。后轨道梁23m一段,余下长度单独一段。(3)后轨道梁与原1#码头轨道计划顺直连接。中轨道梁按设计图起点位置开始施工,中轨轨道梁起点位置因设有车档,需局部加宽。具体加宽尺寸按设计要求施工。(4) 我部对已建1#煤码头前后轨进行了测量,以便于2#码头轨道与1#码头连接。测量结果表明,已建1#码头前后轨轨距为30.02m,较设计长出2cm,前后轨高差共测两组,分别为:前轨5.716、后轨5.679;另一组为5.714,后轨5.674(设计高程为前轨高,后轨低),考虑到施工位移、沉降等因素,我部现按照设计要

14、求进行施工,即轨距为30.00m,前后轨道梁均预留2cm沉降,钢轨顶面标高在安装时确定。5.2.2.1模板工程模板工程要求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与砼的施工工艺相适应,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并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材料设备的合理利用和周转,本工程现浇中、后轨道梁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要求,模板按轨道平面尺寸不同分为两种,每种各一套模板。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打磨除锈清洗处理,并在混凝土浇筑前涂刷脱模油。1、模板的安装和使用材料本工程现浇轨道梁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拼装,内外侧模采用3mm钢板加肋改造拼装,轨道梁侧模支撑内楞采用10#槽钢竖向

15、布置,外楞采用10#槽钢横向布置,侧模的稳定性主要靠对拉杆和模板内支撑。2、模板安装工艺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支立侧面模板,模板与放出的底模线对齐,底部用打入钢筋顶紧,外侧用槽钢设立斜撑,防止模板侧倾。模板中间和顶部用18拉杆拉紧固定间距。模板高度为2.0m,,水平间距10m,通过全站仪和水准俯测量控制轨道梁边线和顶面高程。模板一次安装至顶,现浇时由于施工需要,也一次浇筑至顶部。轨道梁逐段浇筑,后一段拼装模板时,应将两侧模板伸出前段轨道梁,中间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3、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1)、所需的支撑架、钢模板、型钢等根据施工所需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 (2)、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使轨道梁表面平整光滑,顺直、美观。(3)、模板表面应干净、安装前必须涂脱模剂,脱模剂应涂涮均匀且不得污染钢筋和砼接茬处。(4)、模板边线必须采用经纬仪定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5)、模板的拆除必须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模板的拆除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