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33184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5.3.1 底基层石灰稳定土混合料的施工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集中厂拌、平地机摊铺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试验路段T混合料摊铺与整形T混合料碾压T各项指标检测T养生T验收5.3.1.1 测量放线 先由测量员根据道路中线和底基层设计宽度放出施工边线, 同时给出底基层的设计高程。 直 线段每 20m 设一组桩,曲线段每 10m 设一组桩。5.3.1.2 拌和 本路段的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采用场拌法施工,在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使得混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5.3.1.3 试验路段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

2、地点修筑一个 200 米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 配合比、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 通过该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 碾压遍数、 施工含水量、 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 指标。5.3.1.4 摊铺底基层摊铺分段进行,每段施工长度不小于150m,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由推土机摊开,按试验段得出的松铺系数控制铺厚, 然后用平地机整平, 平地机由路两侧向路中心刮平, 超 高段由内向外侧刮平。5.3.1.5 碾压结构面摊铺完后,检测材料含水率, 含水率大时应晾晒, 含水率小时应适当洒水。 当材料含 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时, 由实验段确定的压实机械组合进行碾压,

3、压路机沿路走向直线行进, 直线段由路两侧向路中碾压, 超高段由内向外侧碾压。 压路机先慢后快, 先轻后重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合 30cm 轮宽。碾压 1-2 遍后, 由人工挂线顺坡找平, 然后继续碾压至表面无 明显轮迹且压实度达到 95%以上。5.3.1.6 接缝处理底基层施工时,不设纵缝。每个施工段所留横缝接头处,在前一段施工时留5-8m 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一起翻拌后碾压。5.3.2 基层混合料的施工 本工程采用了如下的基层、底基层设计方案: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 18cm 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 18cm 厚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以上各结构层混合料均采用

4、集中厂拌和摊铺机摊铺。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试验路段T混合料摊铺与整形T混合料碾压T各项指标检测T养生T验收5.3.2.1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文件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 复核和恢复底基层中心线、 边线等全部基本桩号。 再 根据基层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直线段每10m曲线段每5m钉桩,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5.3.2.2 拌和本路段的基层混合料采用场拌法施工, 在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配料准确, 拌和均匀, 使得混 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5.3.2.3 试验路段: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修筑一个 200 米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

5、 配合比、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 通过该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 碾压遍数、 施工含水量、 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 指标。5.3.2.4 混合料摊铺与整形混合料在摊铺时的含水量确保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 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特别是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铲除, 并 用拌合均匀的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合均匀。 用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来控制混 合料的虚铺厚度。路幅较宽时,为消除纵向接缝,用两台摊铺机双机作业,摊铺时,两台摊 铺机前后相距 10- 20m 同时进行。5.3.2.5 混合料碾压混合料经摊铺和整

6、形后, 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 并在当日碾压成活。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300mm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分段施工混合料层的纵横接茬处挖松、 洒水、作补充拌和经整平后, 再行 压实。上下两层连续施工且施工间隔时间不大于 24 小时。如大于 24 小时应养护 7 天后再 进行下一层施工。每层碾压后,试验人员测压实度,测量人员测量高程,并做好记录。5.3.2.6 养生 碾压完成后将立即进行洒水养生。 洒水后覆盖塑料布, 用砂或土压住, 并随时检查覆盖情况。 养生期为 7d。5.3.3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验收并清扫干净T喷

7、洒透层油T喷洒封层油T洒布碎石T碾压T质量检查在施工封层前需先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撒布透层油,采用煤油稀释AH 90 号沥青,应保证透入基层 5mm 以上。沥青封层撒布在透层油上, 主要材料为 SBS 改性沥青及粒径为 10-20 毫米的碎石,沥青封层的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为2.4Kg/m2,洒布均匀5mm厚,不产生滑移和流淌,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补洒之后,保证24 小时不得扰动,之上再均匀洒布粒径1020mm碎石,按撒布60%面积考虑,用量约 6m3/100 m2,然后用6 8吨压 路机稳压 12 遍,紧接着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5.3.4 沥青混凝土面层本标段沥青混凝土面层结

8、构为: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厘米(AC-13I)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6厘米(AC-20 I)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厘米(AC-25 I)5.3.3.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摊铺t静压t振动碾压t静压t接缝处理t质量检查t交工验收5.3.3.2 试验路段沥青混凝土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单幅长100 米以内的路段,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 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 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机械设 备性能,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的技术指标。5.3.3.3 测量放线在检验合格的道路基层上按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在单幅路段两侧进行测量放 线,直线段每 10 米

9、钉一桩橛,曲线段每 5 米钉一桩橛,并用水准仪测出高程。路面宽小于 15m,沿路中线纵向每 1525m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路面宽大于或等于15m时除纵向外,横向每510m增设一点;在交叉路口,用于5nX5m高程方格网控制。5.3.3.4 、摊铺 采用 ABG423 型摊铺机作为摊铺机具。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摊铺基准线按照双基线控制。基准线采用钢丝绳,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为10m曲线段为5m加宽段为避免出现纵向施工缝,上面层采用两台摊铺机全幅联合铺筑,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15米,左右重叠0.2米,全宽排列。由质检员检验到达工地的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及温度,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合格后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

10、料斗,并启动摊铺机,按23米/min速度进行摊铺,摊铺时注意虚铺厚度应大于设计标高 5 毫米,当摊铺 510 米后,检查摊铺厚度,横坡调 整无误时继续摊铺。两侧交错每隔 20 米设测试点,摊铺后用水准仪测出高程。摊铺至 50100 米时由质检员检测铺料的温度,合格后上压路机碾压。5.3.3.5 碾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首先进行初压。 初压紧跟在摊铺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 采用 614t 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 1 2遍。初压温度不低于 120C(改性沥青不低于 140 C)。由边向中,由低向高顺序静压, 碾压速度为 1.5 2 千米 /小时,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

11、时应予修正。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 复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 碾压速度为 34 千米 /小时, 然后采用1626t轮胎压路机碾压12遍,温度不得低于100C (改性沥青不低于120C)。 碾压速度为 4-5 千米/小时。最后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赶光静压 2 3 遍,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至表面无轮迹。碾压 速度为3-4千米/小时,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 80C(改性沥青不低于100C)。5.3.3.6 接缝处理横缝与纵缝都采取直茬热接的方法。 路面碾压成活后立即划线刨直茬, 茬缝与路面保持垂直。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纵向接茬与基层的纵向接茬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cm;两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

12、接茬,上下层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cm。将接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接沥青油。用热混合料铺盖缝茬预热,接茬处预热温度保持在6570 C,碾压中,用压路机骑茬加强碾压两遍以上。刨茬范围在拟接茬直线外,包括缝附近不平整和裂缝处等。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5.3.1 底基层石灰稳定土混合料的施工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集中厂拌、平地机摊铺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试验路段t混合料摊铺与整形t混合料碾压t各项指标检测t养生t验收5.3.1.1 测量放线 先由测量员根据道路中线和底基层设计宽度放出施工边线, 同时给出底基层的设计高程。 直 线段每 20m 设一组桩,曲线段每 10m 设一

13、组桩。5.3.1.2 拌和 本路段的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采用场拌法施工,在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使得混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5.3.1.3 试验路段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修筑一个 200 米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 配合比、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 通过该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 碾压遍数、 施工含水量、 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 指标。5.3.1.4 摊铺底基层摊铺分段进行,每段施工长度不小于150m,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由推土机摊开,按试验段得出的松铺系数控制铺厚, 然后用平地机整平,

14、平地机由路两侧向路中心刮平, 超 高段由内向外侧刮平。5.3.1.5 碾压结构面摊铺完后,检测材料含水率, 含水率大时应晾晒, 含水率小时应适当洒水。 当材料含 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时, 由实验段确定的压实机械组合进行碾压, 压路机沿路走向直线行进, 直线段由路两侧向路中碾压, 超高段由内向外侧碾压。 压路机先慢后快, 先轻后重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合 30cm 轮宽。碾压 1-2 遍后, 由人工挂线顺坡找平, 然后继续碾压至表面无 明显轮迹且压实度达到 95%以上。5.3.1.6 接缝处理底基层施工时,不设纵缝。每个施工段所留横缝接头处,在前一段施工时留5-8m 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

15、留下的未压部分一起翻拌后碾压。5.3.2 基层混合料的施工本工程采用了如下的基层、底基层设计方案: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 18cm 厚 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 18cm 厚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以上各结构层混合料均采用集中厂拌和摊铺机摊铺。工艺流程:测量放线T试验路段T混合料摊铺与整形T混合料碾压T各项指标检测T养生T 验收5.3.2.1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文件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 复核和恢复底基层中心线、 边线等全部基本桩号。 再 根据基层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直线段每10m曲线段每5m钉桩,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5.3.2.2 拌和本路段的基层混合料采用场拌法施工, 在拌和过程中必须保证配料准确, 拌和均匀, 使得混 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5.3.2.3 试验路段:在大面积施工前完成试验段施工。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修筑一个 200 米长的试验路段, 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 配合比、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 通过该试验段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 碾压遍数、 施工含水量、 虚铺厚度以及生产能力等工艺 指标。5.3.2.4 混合料摊铺与整形混合料在摊铺时的含水量确保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 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在摊铺机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