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2844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蒋燕1,廖嵘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四川雅安 6204)摘要:文章一方面阐释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回忆了其应用简史,并从生态学角度,简要分析了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最后就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的维护提出了某些见解。核心词: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应用在园林欣赏植物这样一种庞大的植物分支里,水生植物始终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也不管是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水景始终是造园中不可欠缺的景观要素。而水景的体现,也无一例外地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发明意境。充足运用水生植物,可以发明宜人而又舒服的景观

2、,增长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园林空间。1 水生植物的概述 1.1 概念对水生植物的定义有诸多,重要列举了下面三种。余树勋等对水生植物的定义是“生长在淡水深处的土壤中或自然漂浮在水中的植物,有时涉及沼泽中浮现的植物。有整个植物在水中,根在水底土中的如水落(Aonton);一部分叶片在水中,一部分漂浮在水面的如眼子菜(Poamogeton);所有在水面的,如睡莲(Nyphaea);整个植物体不入土壤而漂浮水中的如凤眼莲(ihhorna)等”4。但也有人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挺水花卉)、浮叶和漂浮植物(浮叶花卉)、沉水植物(欣赏水草)、海生植物(红树林)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等滨水植物3。本文比较赞同下

3、面的观点:凡生长在水中或湿地土壤中的植物,以大型的草本植物为主,涉及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1。1.2应用简史国内水生花卉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莲在国内出土文物中,至少有7的历史。诗经云:“彼泽之陕,有蒲有荷”。这是国内最早有关荷花与蒲草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记载。约在25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修“玩花池”,是栽荷供欣赏的最早实例4.据史记?孝武本纪、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修建章宫,凿“太液池”,植莲、菱等水生植物,制备的游船,有仿江南采莲的“越女舟”,这也许是较早在人工水景中荡舟观荷的文字记录。明末计成撰写的园冶中结合水生植物的水景景趣也散见全

4、书。“白苹红寥,鸥盟同结矶边”(园冶):“堤湾宜柳”(都市地);“凿水为涤,书堤种柳”(村庄地);溪湾柳间栽桃(郊野地);“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14清?陈淏子花镜(1688)中对荷花、芡、慈姑、菖蒲、玉替花、雨久花、菱、瓯兰(溪荪)等水生植物己有具体的记载。在国内石菖蒲属植物栽培和应用的历史颇早,在左传和诗经中已有记载,初期多为药用,后来欣赏栽培逐渐发展起来。南宋?陆游(115-12)有菖蒲诗,阐明已用于盆景栽植。1978年以来,随着水生花卉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菰(Zizainacaduifla)、香蒲、石菖蒲、水芹、芡等已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园林水

5、景绿化欣赏植物和湿地景观绿化的重要材料4.在西方国家,欣赏水生花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习俗。古埃及人把热带睡莲作为太阳的象征来崇拜,因而睡莲成为多种祭典和礼仪活动的重要饰品5。在尼罗河边上一座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公元前00一公元前2160)的墓葬中的壁上画了一种园丁从水池提着水灌溉一片方形并有分隔的花坛,尚有一条在花坛旁的溪流引水到池中,水池中长着热带白睡莲(Nymphelts)。由此估计距今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就已有了人工灌溉的花坛和人造的水池,并种植睡莲6。印度佛教“七宝莲花”中的种为睡莲,种为莲花。在16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睡莲做公园的水景主题材料。而在发现王莲后,人们对水生植物的爱好则更浓了

6、,18年成为应用水生植物的第一种繁盛期。此后,热衷于水景园的富有人家开始狂热地种植热带水生植物,竞相寻找观花的贵重品种。如今,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污水解决系统应用研究的进一步,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成为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容器栽培的迷你水景花园的浮现更是让都市居民的阳台或平台也成为了轻松有趣、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地方。在水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有浮叶和漂浮植物如睡莲(Nha terago),芡实(Euyale ferox),萍蓬草(Nuphr pumium ),荇菜(Nypdes pltatum ),菱(Taajponica)等;挺水植物如荷花(Nelumo

7、nucifera),菖蒲(Arscaaus)、香蒲(Tha mia)、水葱(Sirpusvlidus),千屈菜(Lythmsalicai),芦苇(Phrgmtes comunis),燕子花(Iris lavgata)等。.3应用意义3.丰富景观水生植物不仅能观叶、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荷叶青翠而干净,波状叶缘更能增添几分潇洒风姿。加上叶面有一层蜡质,落在上面的水滴更有动势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意境,是对北京北海公园东南部一种湖面景色较好的诠释。每当游人环湖漫步在柳林下,阵阵清香袭来,非常惬意。当朵朵莲蓬挺立水面时,是一番水面庄稼丰硕景象。此外,像水葱修长的茎秆,

8、伞草碧绿的苞片等,都是水生植物中观叶的好材料。如西方园林中倡导的野趣园,野趣最宜以水生植物配备来体现。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慈姑等,野趣横生。.2发明意境中国园林的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2。不管是从全院布局,还是植物材料的选择上,都追求园林的意境美的体现,与西湖景区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古迹的紧密结合,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北京大学未名湖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9、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在这里,境由心生,作者用清新朴实的笔调描绘了处在夜晚月光下的未名湖的荷塘景观,将作者的感受和当时的环境融为了一体。2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1 水质状况水作为园林要素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也不可替代。“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但是如果水质变差,其效果则会适得其反。由于都市的扩张,人口的急剧增长,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公园、居住区等的水体都遭到不同限度的污染。据记录,国内90以上公园的水体,其化学需氧量(OD)、生

10、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和非离子氨等指标,大多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四类原则。而在上海某些居住社区的水体缺少循环,成为了一潭死水,富营养化限度非常严重。水体的构造和功能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的美学价值损害。人们“诗意的栖居”的梦想就很难达到。为此,在当今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许多专家都纷纷开展研究,以求找到合理的治理对策。2. 治理措施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在很小的范畴内堆山,叠石,凿池,很少受外界干扰,因而其水体经自身的净化就可保持水体的干净。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密集的人口聚居方式浮现,现代的水景园融汇了中西方文化,水面开阔、景观设立强调点睛之笔,更注重亲水理念。目前由于

11、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体中农药、化肥聚积,氮、磷等污染物超标,已严重影响水体业己存在的生态平衡。诸多水体浮现富营养化现象,水体由清变绿,由绿变黄,由黄变褐,甚至产生异味。因此目前诸多景观水在造池理水前就考虑水质净化方案2。2.1 营养盐控制控制水体营养盐浓度是老式的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它基于限制因子原理,以实验室藻类生长瓶法测定成果为根据,对于外源性污染采用截污、污水改道、污水除磷,对于内源性污染采用了清淤挖泥、营养盐钝化、底层暴气、稀释冲刷、调节湖水氮磷比、覆盖底部沉积物及絮凝沉降等一系列措施。不少通过控制氮和磷来防治富营养化的实践并没有获得抱负的成功成果78,但是,这只能阐明不能仅仅靠控制营

12、养盐来防治湖泊富营养化,而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控制营养。.2.2 直接除藻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铜和其她除藻剂)控制藻类也许是最古老原始的措施,化学药物可迅速杀死藻类,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及化学药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且剂量难以掌握,风险较大,若长期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因此,不合适在景观水体中广泛使用,只能作为应急措施9。2.23生物调控作为营养盐控制的一种替代技术,生物调控(Bimnipuation)是通过重建生物群落以得到一种有利的响应,常用于减少藻类生物量,保持水质清澈并提高生物多样性。重要是采用鱼类种群的下行调控。如增长食鱼性(Piscvo

13、res)鱼类或减少食浮游动物(Zooanktivr)或食底栖(enthvoes)鱼类,以保证有充足的浮游动物等来控制藻类;也有直接运用“食藻鱼”控制蓝藻水华。生物调控较典型的是用于小而浅的、相对封闭的湖泊系统,在浅水湖泊由于生物分布垂直空间差别较小,因而在一定期间内对某些浮游植物控制效果较好。生物调控在欧洲得到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研究区域、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畴的不同,往往难得到一致的结论与成果。因此,生物调控作为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仍存在很大的争议。许多成功的实例往往是短期的10,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2.2.4 EWT治理模式(EclgicalWar Treaten)水质问题是水生态问

14、题,生态问题应当用生态措施来解决。要获取稳定的健康的自然水环境,只有修复已退化的水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已成为全球淡水生态系统研究的前瞻性研究领域,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的完整性不仅是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的目的,并且也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生态工程被觉得是生态恢复的最佳工具,业已证明,用生态工程可以改善富营养化湖泊的局部水质、修复局部生态系统11。近1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恢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获得了某些成功的经验1。其中引种优质速生的水生植物重建和恢复湖泊的良性生态系统对克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起着重要的作用13 d等指出,生物调控后湖泊能否

15、保持清水状态,很大限度上依赖于恢复的水生高等植物的发展。北京动物园采用了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白14,运用水生植物不仅能净化北京动物园严重的富营养化的水体,并且尚有助于营造水上园林景观和为水禽发明合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位于水体和陆地,它不仅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cotone)如湿地,具有过滤功能、缓冲器功能,吸附和转移来自面源的污染物、营养物,改善水质;并且可截留固定颗粒物,减少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沉积率。同步.湿地还可以提供生物繁育生长栖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水危害、保持水土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证明了,运用水生植物及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的措施由于无副作用、便宜和易操作,是都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较为抱负的措施,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水生植物的应用现状3.1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 水生高等植物能有效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净化作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在过去的有关报道中,所波及的植物涉及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见下表)15。表格1 常用水生植物一揽表类型 常用种类挺水植物 茭白(Zizicaducilo)、芦苇、香蒲、水葱、灯心草(Juncu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