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2567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思邈医治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 【关键词】 孙思邈;,消渴病;,理论特色摘要:从大医孙思邈的高作中赏析归纳其防治消渴病的理论 特色,为中医防治消渴病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关键词:孙思邈; 消渴病; 理论特色中医药医治消渴病在几千年进展的历史长河中积存了丰硕的临床资料,形成了成熟的防病治病理论体系,对今天的糖尿病防治提供了靠得住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纵观历代医家及诸多医籍关于本病的理论奉献,从学术内涵、理论特色、临床价值的高度凝视,有一名医家功不可没,其奉献在众多医家中亦无可比拟。他,确实是唐朝大医孙思邈。笔者研习了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高作中相关章节,深深叹服其中所包括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特色。现揣

2、其要归纳浅述 如下。1 “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那么深究萌芽”重在预防, 防治结合孙思邈 在千金方・养性序中强调了“治未病”是养生的大体原那么。“善养性者, 那么治未病之病, 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医之于无事之前, 不迫即消以后”。他将这一原那么贯穿于所有疾病的防治当中。对糖尿病防治,能够说,活着界医学史上孙思邈是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思想的前驱。在消渴的医治进程中,孙思邈将这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最为看重患 者自身的预防调摄。控制房事“凡人一辈子放恣者众,盛状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百病滋长。又年少惧不能房,多服石

3、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惟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说明久服丹石并房事不节,阳强精走,肾阴虚耗,亦是消渴患病的要紧病机,强调剂制房事是预防糖 尿病的重要方法。幸免精神刺激千金方卷第二十七养性曰:“善养性者,那么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德性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又言 : “养生有五难 : 名利不去 ,为一难 ;喜怒不除 , 为二难 ; 声色不去 ,为三难;滋味不觉,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精神紧张、情绪兴奋、心理压力等精神因素均能够致使内分泌失调而显现血糖的改变,这一点已

4、取得现代医学的证明。临床实践说明,恐惧、紧张、失望、悲伤、激怒等情绪均能致使血糖升高,血中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胰高血糖素均升高,胰岛素含量减少,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孙思邈通过“养性”预防消渴等诸多疾病的熟悉与现代医学及临床实践完全吻合。孙氏在其长期实践中发觉, 消渴患者易罹疮痈。他指出:“消渴之人, 愈与未愈, 常须思虑有大痈, 何者? 消渴之人, 必于大骨节间发痈疽而卒,因此戒之在大痈也, 当预备痈药以防之。”表现了防治结合的思想。在千金方中还有大量的养生预防内容, 为我国 的糖尿病防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2 “安身之本, 必资于食”饮食医治孙氏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5、中列食养、食疗食物 154 种, 分为谷类、蔬菜、果实、鸟兽四类, 其中大部份是日常食物, 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味、功效、主治和禁忌,书中又列“补益”专项, 对病后虚弱、年老体弱者, 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方剂。千金方一书中专列第二十六卷食养、食疗。其中记载果实类 30 种,蔬菜类 63 种,谷类 24 种,鸟兽类 45 种,共计 162 种。食疗篇是我国现存最先的食疗专篇,奠定了我国食疗、食养学的基础。孙思邈强调:“安身之本,必资之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可见饮食及其调摄对人类生存的重要,食治具有

6、药疗难以替代的作用。合理安排饮食, 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供给, 使脏腑功能旺盛, 气血充实,从而增强适应自然界转变的能力。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适当的药食又可调剂人体的阴阳平稳, 祛除寒热, 增强体质, 达到驱邪除病的目的。这一食疗原那么适合于所有病人,消渴患者更是如此。孙思邈是世界上最先提出糖尿病应注重饮食疗法、饮食操纵的医家。孙氏第一熟悉到饮酒是诱发消渴的重要因素。“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那么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以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蚱酱,不择酸咸,累年永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

7、何能不渴。”孙思邈对酒的性质和过量饮酒对人体的危害熟悉十分清楚。现代研究已经说明,饮酒能致使肥胖增加,肝糖元合成降低,诱发胰腺炎、神经炎,加速动脉硬化等,从而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长期饮酒能引发微量元素铬和锌的缺乏,这对糖尿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增进作用。微量元素铬对维持糖代谢、脂代谢有重要作用,有葡萄糖耐量因子之称。铬缺乏时可致使糖耐量减低,葡萄糖能量不能充分利用。微量元素锌存在于胰岛细胞内,可维持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锌缺乏引发胰岛素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降低,从而对糖尿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坚持不饮酒(尤其是高浓度白酒) ,关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是十分有利的

8、。操纵“咸食和面”是防治消渴的重要方法“。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答曰:咸入胃也 ,其气走中焦 , 注于诸脉 ,脉者,血之所走也 ,与咸相得 ,既血凝 ,凝那么胃中汁泣,汁泣那么胃中干渴。渴那么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胃走于血。”孙思邈明确提出忌面、米及一些水果的饮食疗法医治糖尿病 ,比西方国家借用饮食管制 ( 始自 1796 年)早千余年。限制咸食和面的饮食医治原那么,能避免营养多余,体胖超重而发生糖尿病。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张运动锻炼运动疗法关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来倍受重视。18 世纪,西方国家把体力活动视为糖尿病医治手腕,并视体育疗法、饮食疗法

9、、胰岛素疗法为医治糖尿病的三大宝贝。早此之前孙思邈就超级重视体育疗法,他言:“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永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五六十至一二百步,或依照情形出门行二三百步或二三里,关于消渴尤其作了强调。现代理论以为,适当的运动能够增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是糖尿病的大体医治方式2。总之,孙思邈最先提出的糖尿病的体育运动疗法,对后世有着深刻的阻 碍,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价值。4 “家家自学,人人自晓”提倡健康教育“家家自学,人人自晓”,提倡健康教育。孙思邈说:“凡医治病须使有病者知之为

10、要。” 孙思邈以为糖尿病的轻重预后与患者的生活行为紧密相关,要求患者慎重对待疾病。“消渴患者,治之愈否,属在患者,假设能如方节慎,旬日可瘳,不自珍惜,死不旋踵“”其所慎者有三,即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三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病。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沉思慎之。”这反映孙氏治消渴,擅长调动患者的踊跃性,教授患者防病治病的知识,做到医患结合,一起防病治病,终身坚持。如此先进的医治思想至今沿用而且在糖尿病防治进程中被大力提倡,这不能不说是孙思邈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学术奉献。让患者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的表现、诊治 、预防及并发症方面的知识,以便自己把握病情转变的规律和防治方式,对糖尿病医治具

11、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孙思邈提出“家家自学,人人自晓”的缘故。现代医学亦强调糖尿病自我保健,以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针对糖尿病发病因素及其机制终身坚持医治,所采取的医治方法是综合的。孙思邈在书中举例:“消渴病,服栝楼及豉汁得其力, 渐渐便止。渐食肥食 ,日就羸瘦 ,唇口干燥 ,吸之少气 , 不得多语。”以此说明 , 消渴患者 ,服药好转,又因肥食而加重。孙思邈关于健康教育的这些熟悉,比现代 医学早 1000 连年。5 以脏补脏、同气相求脏器疗法千金方・消渴篇中,用脏器疗法医治消渴独具特色。孙氏以为消渴因于虚热阴亏,用药以柔润清养为主,配伍动物脏器最为有利。他一方面辨病情轻

12、重,关于消渴轻症及恢复期,选用除热养阴中药,配伍乳、酪、酥、脂等以柔润调补。关于消渴危重沉疴,遣方用药当选取牛羊髓、阿胶、鸡子黄、卵白汁、鹿角、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厚味填精补髓,固本护元。如消渴阴损及阳,用“鹿茸二寸,踯躅、韭子各一升,桂心一尺,附子大者三枚,泽泻三两,浆服五分匕,日三”。因“鹿茸,味甘酸,温,益气强志,生齿不劳,疗虚劳,腰脊痛,小便利”,可峻补温阳填精。另一方面他分析病位,针对上消(消渴) 用动物肺脏, “补肺止嗽,止渴,补不足。”针对中消(胃渴) “,用猪肚“补中益气,止渴利”。针对下消(肾消) ,用猪羊肾“补肾气,益精华”,共达“以脏补脏”、“以形补形”同气相求之目的。如

13、 :羊肺羹医治肺胃燥热 , 耗液伤津 ,烦渴多饮,尿数而多之消渴,以“羊肺一具作羹,纳少羊肉和盐,任性食,只是三具”。猪肚丸:用猪肚一枚,黄连、粱米、栝楼根、茯神、知母、麦门冬 ,共研末 ,纳猪肚中缝塞 , 安甑中蒸之极烂 , 放木臼中 , 捣烂和蜜成丸,“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而且“非但止治胃渴,通治渴患”。因为猪肚具有“主补中益气,止渴利”之功效。又如,房室初伤,肾中虚热,孙氏创“猪肾荠汤”以医治。用猪肾一具,大豆、荠 、石膏、人参、茯神、磁石、知母、葛根、栝楼根、甘草,水煎煮,渴乃饮之,可制“肾中石热也”,取“猪肾,冷,和理肾气,通利膀胱”之功用。关于病势较重,“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

14、,腰痛”之症,孙氏用“增损肾沥汤”治之。方用羊肾一具,取汁后同煎远志、人参、泽泻、干地黄、当归、茯苓、龙骨、黄芩、甘草、川芎 、生姜、五味子、大枣、麦门冬。因羊肾具有“补肾气,益精华”之功效。孙氏妙用动物内脏、乳、脂、髓、酪、酥等血肉有情、柔润补养之品,以调和阴阳,固本护元,很有创新,可谓运用脏器疗法医治疾病之始祖3。现代医学也证明,同种或异种动物的脏器,从形态、组织、结构、生化成份到生理功能都十分相似,当人体内脏发生疾病时,可试用动物相应脏器进行医治,亦即“同气相求”。因此,“以脏补脏”“以形补形”是中医学几千年体会的总结,是孙思邈医学之精华所在。 总之,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医学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极为重要的阻碍,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有着超级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消渴病的医治方面,形成了自身完整、科学的理论特色,对今天的糖尿病预防和医治提供了丰硕靠得住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其预防思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宣布道育和脏器疗法与今天糖尿病的医治理论完全吻合,值得咱们深切研究,发扬光 大。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