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237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二考模拟考试ttmb初中化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常州市二十四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00-4说明:.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l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Ar()12 (N)=14Ar(O)=6Ar()=2 Ar(Cl)=3. Ar(Na)=3 Ar(Ca)=第卷(选择题 共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镁 .氯气 C烧碱 D食盐2.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 酸 B.氧化物

2、C.碱 D混合物3世界气候大会于22X年1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02X至202X年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2 . C S02 D.C0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009年6月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B.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5.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形成了甲

3、烷的气一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6.材料工业是当今社会的支柱产业,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A.有机玻璃 青铜 玻璃钢 D玻璃.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是 A2 B2 C.O D.NH3.在下列四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N3)2 BK2 CKH2P04 . O(N2)2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 B蚕丝 C淀粉 D.纤维素0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烧匙、试管、蒸发皿直接给物质加热B.用天平称量烧碱固体时,要垫上纸C用热碱溶液清洗装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

4、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原子团一定不发生变化 B分子大,原子小 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12 下列物质问的转化不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g0MgS0 B0202 .Ca(O) DCa(0H)2a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合金和组分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 B.呼吸、生锈、腐烂、高温堆肥都是氧化反应,都产生热量 C打开雪碧瓶塞,有气体产生,是因为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特人雪灾时用食盐化雪是因为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溶液的凝固点升高1.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2会越米越少,C0会越来越多,因此将C02转

5、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e20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0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Fe20中i和Fe的化合价都是2 B.NFe0是有机物 .e204中Ni是+2价,Fe是价 DNF04是反应物15要验证Fe、Cu、9的活动性,选择下列药品合理的是:AFe、Cu、g、HCl B.F、Ag、Cu(N03)2C,Fe04、Cu,g DFel2、Cu04, g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溶质质量分数气体质量气体质量OOO蒸发水的质量C加入盐酸的质量B加入水的质量AOPH7Mg Zn反应时间DA向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向碳

6、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C,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17.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H2602,下列关于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奋剂含碳705 B.该兴奋剂是由20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该兴奋剂是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618用一种物质不可以一次性鉴别的一组是.烧碱溶液、稀盐酸、食盐水 .稀烧碱溶液、石灰水、稀盐酸 C.无水硫酸铜、硝酸铵固体

7、、烧碱固体 D硝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纯碱溶液9.在由H4和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11:1 .22:9 C :1 D.:270 下列鉴别方法或现象、结论有错误的是鉴别对象方法、现象、结论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垢状物少的为硬水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点燃,有爆鸣声的是氢气纯碱和烧碱分别加入硫酸铜,生成蓝色的沉淀是烧碱石灰水和食盐水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水生成的是石灰水羊毛和合成纤维分别点燃,有烧焦羽毛臭味的是羊毛A,仅 B.仅 C仅 D.第卷(非选择题共6分) 二、(本题包括,J嗵,共7分)21.(5分)生活离不开化学,

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2)工业上称碱,其实是盐的物质 , (3)铝制品表面致密的保护层 : (4)最清沽的燃料 : (5)汽车电瓶中的酸 。22(3分)选择一种合适的试剂(填化学式),以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a20(Cu4) ()KN(aC) (3)al(03) .3.(3分)请用“”、“”、“”填空:()食盐水的沸点 蒸馏水的沸点;(2)葡萄糖中氢的质量分数 尿素CO(H2)中氢的质量分数;A BC E D (3)正常雨水的H 蒸馏水的H。.(6分)A、C、D、E五种物质中,只有E是气体,其余都是固体,其中A、是黑色粉末,B

9、是红棕色粉末,D是红色粉末。“一”表示两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可以转化,它们的关系如右图。(1)弓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E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 ,AD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5(16分)我国是一次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人国。 199年生产电池15亿只,02年为16亿只,02X年为l74亿只,并逐年递增。废旧干电池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含有多种金属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到水源、土壤、空气等,进而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对废旧电池进行了系列研究。探究一:用废旧电池的锌皮,制氢气并同收硫酸锌(

10、杂质不与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右图bA B(1) 实验步骤有:检查气密性放入锌皮连接装置倒入稀硫酸收集贮存氢气氢气验纯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仪器的名称是 (3)贮存氢气从 (填A或)通入装置。 (4)贮存完氢气,小军同学发现装置中还有气泡产生,就接着进行 操作,得到废液,此时废液中除了有硫酸锌,还有 ,加入适量的 白色粉末可以很快除去杂质。再进行 操作,得到硫酸锌粉末。冷却,转移粉末至广口瓶,并贴上标签。(5)(4分)要配制8密度为.0g/mL的10的稀硫酸,需密度为l.8g/mL的90%的浓硫酸 mL,需水 m。探究二:研究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固体。查资料得知:内含有Mn02、NC1、nl2等。

11、据此,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寻找n02存在的证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操作灼烧黑色滤渣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操作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得出结论,滤渣中除含有二氧化锰外,还含有黑色粉末 (2)猜想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NH4Cl。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浓 ,并加热。没有闻到明显的刺激性气味,但用湿润的 试纸放在试管口一段时间,试纸变蓝色。说明滤液中有 (填“少量”或“多量”)NH4。26. (7分)现测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

12、用。(1)目前有以超临界(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0作致冷剂(以前曾用氟利昂),这种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0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0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0H)和水。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03溶液,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0、200kP和催化剂。) 合成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清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循环利用的物质(标出物质名称和循环方向) 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而是离接通入合成塔,你认为可行吗并简述理由 若生产.8t甲醇,则可回收空气中的C2 。27(6分)某学校初三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己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的水中,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