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2038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一、教材说明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可分为5块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师在组织复习之前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计算的正确率等,整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要突出重点和

3、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即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四、复习安排:2.在后一周时间里主要以综合复习为主,在总结分单元复习中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年来期末试题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加大对典型题型的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心理的调适,对于班上学困生的辅导上,鼓励班上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进行互帮互助;同时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查漏补缺;并联系其家长,进行

4、家校联合,限度的帮助他们迎头赶上。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二)指导思想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2、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应用数学能力。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知识点梳理:数与代数一.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能正确读、写小数。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二.小数的运算1.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2+3.46.6-1.3进一位、退一位。20.6+3.719.1-2.7连续进位,连续退位

6、。12.75+2.2571.13-16.55位数不同。16.3+2.7560-2.882.小数的乘法一般情况。2.8_1.1乘数中间有“0”。1.06_3.3乘数末尾有“0”。1.06_470积末尾有“0”。8.5_0.88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0.49_0.90.49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3.混合运算。要求:能简算要简算。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三.方程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

7、表示常数)_+a=b_-a=ba_=b_a=ba_+b=ca_-b=ca_+b_=ca_-b_=c5.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四.解决问题(见书中例题和练习中的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一.认识图形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来分类。2.三角形的分类: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梯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4.作图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

8、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5.数图形中的学问二.观察物体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三.图形中的规律统计与概率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学情分析“数与代数”部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很好的迁移,学生都能明白小数各种运算的算法、算理。存在的问题是,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图形变化”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有待加强,学生基本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识别。但在观察物体方面,空间观念还不强,观察也还需要更仔细些。“可能性”部分,学生总体情况较好,能认识等可能

9、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由于“认识方程”部分,刚刚上结束,学生已基本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认识方程和列方程接应用题,在复习中不做重点复习。复习策略一、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利用课间时间和教研组活动时间,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收获,介绍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总之,做到教材心中有数,学生情况心中有底,检测方向心中清晰。二、继续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要求。复习课既要能够沟通前后知识,形成知识链条和系统,又要有新意。杜绝把复习课上成纯粹的练习课,保证在课堂中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学习相对滞后学生的关注,为课后辅导缩小人数,缩短时间。三、及

10、时有效的进行综合检测,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适应综合练习的题量,更好的把握答题时间。通过综合检测,发现学生掌握较好的地方,减少着力时间,寻找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突破。四、保持良好心态,不因为期末的来临而打乱自己的教学节奏,从容的面对学生出现的一切情况,用耐心和爱心加以疏导,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不失紧凑的参与到复习和考试中去。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三)通过复习,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争取人人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学情分析复习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图形的分类、小数乘

11、法、整数小数运算律复习的具体措施:1、订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好每一次练习。不打无准备之仗。2、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采用“看、想、练、说”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3、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加强课内的友情提示与课外的耐心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当天作业当天反馈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解题策略。5、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6、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