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148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三个学术基础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4BJL0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3790005。白暴力 白暴力,师范大学教授、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容提要本文阐明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三个学术基础,第一,马克思基础:即马克思对生产价格理论的原始论述,说明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第二,数学基础:Frobenius定律,说明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解的数学特性;第三,方法论基础:经济过程的客观性,在Frobenius定律基础上,说明平分

2、余量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方法,平分余量的存在与马克思的理论没有任何冲突,更不可能否定马克思的理论。关键词价值转化形式Frobenius 定律平分余量 客观性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学课题,近来有不少学者发表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推进了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也有一些文章由于缺乏必要的学术基础而误入存在严重缺陷的技术路线。为了进一步推进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沿着有效的技术路线开展,本文将阐明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三个学术基础:马克思基础、数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一、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马克思基础: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研究价值转形问题,首先要弄清马克思的论述,弄清

3、马克思说了什么,这是研究价值转形问题第一学术基础。所以,我们首先介绍马克思对生产价格理论的原始论述。一马克思生产价格构成模型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论述了,由于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按资本量平均分配,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本位制的分配原则:按资分配。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资本在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是经济体系中的统治力量,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资本本位制社会,因此,剩余价值必然要按资本量来平等分配,也就是要按资本量来平均分配,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在这个公司中

4、,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77-178页,人民,1975。分配的标准: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按资本平均分配的标准就是平均利润率。马克思指出:平均利润率是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围预付的资本的比率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267页,人民,1976。平均利润率可用公式 1-1表示,其中,Kc表示不变资本,Kv表示可变资本;分配的量:平均利润。 剩余价值按资本平均分配的量就是平均利润,各部门的平均利润等于本部门的资本量乘以平均利润率,可用公式1-2平均利润就是剩余价值按资本量比例在社会总资本之间的分配结果。总计相等:原理与图解。

5、马克思指出由于平均利润是总剩余价值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77页,人民,1975。 ,因而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81页,人民,1975。 , 因此,社会平均利润总和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和。这个关系可用公式 1-3表示。可以用图1-1来说明社会平均利润总和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和这一关系。图中,假定有A、B、C、D、E五个生产部门,分别生产Ma、Mb、Mc、Md、Me的剩余价值,总加起来构成社会总剩余价值,这是分配的容。这个总剩余价值在A、B、C、D、E五个生产部

6、门按资本量平均分配,分别形成平均利润、,总加起来构成社会总利润,这是分配结果的总和。剩余价值是分配的容,利润是分配的结果,在这个闭环系统中,两者总量自然是相等的。A B C DEa总剩余价值分配内容MabMb总利润分配结果dce分配MeM dMc图1-1关于利润的度量单位:劳动时间。 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分配,所以,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度量单位是相同的。在这里,剩余价值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其度量单位也就是价值的度量单位,是劳动时间。因此,利润的度量单位是劳动时间。当然,利润也有货币表现形式,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形式上,利润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用表示由货币表现的利润,则,用货币表现的利润与用劳动时间计量

7、的利润之间的关系为:其中,是单位货币的价值量。但是,在将利润作为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利润与剩余价值总量相等中,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度量单位是同一的,在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化形式的论述中,剩余价值是由劳动时间计量的,所以,在这里,利润也是用劳动时间计量的。 关于用货币计量的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可见拙作论价格直接基础或价值转化形式,西北工业大学,1986年,第8991页。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生产价格构成模型马克思生产价格构成模型。 在商品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通过人类自觉行为进行的,不是通过某种社会机构进行的,而是通过市场交换行为进行的,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剩余价值按资本量平均分配的也是通

8、过市场交换行为进行的,也就是说,平均利润是通过市场交换行为进行的;平均利润的实现机制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各部门通过将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而得到平均利润。由此可见,生产价格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成本,第二部分是平均利润。马克思指出,一个部门总产品的生产价格可用公式 1-4表示。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80页,人民,1975。 其中,表示成本,表示平均利润率,表示资本量,就是平均利润。为了有利于进一步准确表达,用下标i表示第i部门的量,用表示第i部门总产品的生产价格,则有 1-5假定没有固定资本,即有: 则有: 1-61-4、1-5和1-6就是生产价格构成

9、的不同表达式,表示了生产价格的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这就是马克思生产价格构成模型。总计相等:原理,图解。由于生产价格是平均利润的实现机制,是剩余价值的分配机制,因此,也是社会总价值的分配机制,社会总价值通过生产价格的形式在不同部门之间分配。社会总价值的分配的容,生产价格是分配的结果,因此,与社会平均利润总和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和一样,社会生产价格总和等于价值总和。这个关系可以用公式 1-7表示。可以用图1-2来说明社会生产价格总和等于社会价值总和这一关系。图中,假定有A、B、C、D、E五个生产部门,分别生产Wa、Wb、Wc、Wd、We的价值量,总加起来构成社会总价值量,这是分配的容。这个总价值量在

10、A、B、C、D、E五个生产部门按成本+平均利润原则分配,分别形成生产价格、,总加起来构成社会总生产价格,这是分配结果的总和。价值是分配的容,生产价格是分配的结果,在这个闭环系统中,两者总量自然是相等的。A B C DEW Ta总价值分配内容W aW TbW b总生产价格分配结果W TdW TcW Te分配W eW dW c图1-2关于生产价格的度量单位:劳动时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分配,所以,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度量单位是相同的,是劳动时间。当然,生产价格也有货币表现形式,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形式上,生产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用表示由货币表现的生产价格,则,用货币表现的生产价格与用劳动时间计量的生产价

11、格之间的关系为:其中,是单位货币的价值量。但是,在将生产价格作为价值的分配中,在生产价格与价值总量相等中,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度量单位是同一的,在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化形式的论述中,价值是由劳动时间计量的,所以,在这里,生产价格也是用劳动时间计量的。 关于用货币计量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可见拙作论价格直接基础或价值转化形式,西北工业大学,1986年,第8991页。3、一个必须记住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实质上是讨论: 价值和剩余价值,以生产价格的形式,按平均利润标准,在不同部门资本之间的分配。二马克思对数例计算中误差 误差是指近似值对精确值的差额。的说明: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为了简单

12、明了地说明不是论证上述理论,马克思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数例, 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74176页,人民,1975。 在使用上述数例说明了生产价格的计算之后,马克思立即做了以下重要阐述: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的包含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的成本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部分。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因此,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

13、把商品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来说,这一点没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84-185页,人民,1975。 下面一段是与前面紧接着的,不过为了准确,引用恩格斯亲自较译过的英文版 无论这个误差怎样,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总是小于它的价值这一点仍然是真实的。 着重号是本作者为强调相关文字而加的。这是因为:无论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对用于生产这个商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的偏离量是多少,这个偏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对于资本家来说,一种特定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既定的、独立于资本家本人的确定条件,而生产的结果则是一个包含

14、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是一个大于它的成本价格的价值量。虽然,在其他方面,命题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在目前的研究层次上,实际上已经变成为命题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但是,对于社会总资本,由于生产价格等于价值,命题成本价格小于生产价格等同于命题成本价格小于价值。因而,虽然,对于个别生产领域,命题有所修正,但是,对于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商品的成本价格小于它们的价值这一基本事实始终是存在的,或者说,对于社会商品总量,成本价格小于它们的生产价格,而它们的生产价格等与它们的价值。商品的成本价格仅仅涉及包含在这个商品中的有偿劳动,而它的价值则涉及全部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商品的生产价格涉及有偿劳动与一个确定的无偿劳动量之和,这个确定的无偿劳动量是任何特定的生产领域无法控制的。 KARL MARX,CAPITAL,Volume,Foreign L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