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31470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实施办法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是国家土地督察局为及时掌握各地土地利用与管理情况,准确判断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积极引导依法合理用地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确保观测点数据报送质量,做好形势分析工作,不断提高形势观测、分析和预警能力,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分析工作的通知(国土督办发200930号)、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关于开展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有关事项的函(国土督察武函200947号)和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

2、点数据报送工作的函(国土督察武函200961号)的要求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数据填报研讨会会议精神。认真开展观测点建设,制定观测点建设的沟通联络、数据报送、动态反馈、组织保障等制度,全面采用观测点典型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分析,建立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报告审核、保密安全、业务培训等制度,做好与调研、统计和相关督察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观测点的建设,为国家土地督察局开展土地管理形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二、组织领导1. 为加强对观测点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熊玲娜 党委成员、总经济师副组长:陈建良 办公室

3、主任成 员:王鹏杰 执法支队支队长 李建军 规划科科长 谭 向 地产科科长 李 铁 耕保科科长 刘明高 用地科科长 李建光 地籍科科长 胡 卉 交易中心主任郭文艺 湘潭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光荣 湘乡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李 庆 韶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观测点建设日常组织联络协调工作,主任由陈建良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统计员1名,由唐一钧同志担任。具体负责观测点数据、资料汇总统计及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2.直接承担观测点数据报送任务的各县(市)局,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监督该项工作,各业务股室及职能部门根据办公室安排具体负责相关数据的填报;直接承担观测点数据报送任务的市局各业务科室

4、及职能部门由单位负责人对该项工作负总责。三、观测点数据报送制度(一)报送内容。1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表。按照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分析工作的通知(国土督办发200930号)文件要求,依据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表(见附件1)填报观测指标数据。2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情况,含总量、结构、时序(同比、环比)、区域分布等;主要特点和对形势的基本判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当前热点敏感问题;下一阶段趋势预测;相关工作建议等(见附件2)。(二)报送人员。直接承担观测点数据报送任务的各县(市)局、市局各业务科室

5、及职能部门均要明确专人负责上报、审核、汇总工作。(三)报送质量。直接承担观测点数据报送任务的单位要严把观测点数据质量关,认真完整填报观测点指标数据,不得错报、漏报、重报和假报,做到上报数据准确无误,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四)任务分工。1. 各县(市)局按要求组织填报本辖区内的数据;2. 市局各业务科室及职能部门填报市本级的数据;3. 部分由市局业务科室掌握的全市口径数据,由市局业务科室部门直接填报。(见附件3)(五)报送审核流程。1. 各县(市)局按照附件中规定的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分类标准等统计口径的要求组织各业务股室填报本辖区内各项数据,由办公室审核汇总并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于规

6、定时间将纸质报表(加盖公章)连同电子报表(EXCEL格式),上报至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 市局各业务科室及职能部门按照附件中规定的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分类标准等统计口径的要求填写市本级数据,经单位经办人、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于规定时间将纸质报表(加盖公章)连同电子报表(EXCEL格式),上报至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3. 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市)局、市局业务科室及职能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审核,重点校核数据的合理性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提请填报单位核实、审查汇总单位复审,必要时召集相关部门联

7、审。确认数据准确无误后,连同形势分析报告上报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签字,上报至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六)报送时限。1. 各县(市)局数据向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观测点数据时限为每个季度末月18日前报送。2. 市局各业务科室及职能部门向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全市汇总数据时限为每个季度末月18日前报送。3. 考虑到报送时限超越统计时段的矛盾,季报数据的统计时段可以从季初到季末月16日止;上报第四季度数据时,同时上报前第一、第二、第三季度的确认数据。(七)报送方式。1. 各县(市)局向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观测点数据及土地利用与

8、管理形势分析报告的途径为:(1) 号码:52873823(2)电子邮件地址:victxsmkqq 。2市局各业务科室及职能部门向市局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全市汇总数据的途径为:(1)纸质投递:机要室或办公室唐一钧处。(2)电子政务内网内部邮件:信息报送专户。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四、观测点数据运用一是根据实际观测需要,结合我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审批与土地执法、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以及当地社会经济运行与建设等情况,对本市执行国家供地政策、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扩大内需政策等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违法违规等动态信息,为开展土地

9、管理形势分析和发现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并积极预防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依据。二是充分结合观测点指标数据,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反映本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进展和新问题;充分利用调研和日常监管工作中掌握的情况,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深入研判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紧密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分析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探究观测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规律;充实土地利用与管理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内容,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风险管控和预测预警。四、观测点建设的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观测点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持观测点的相对固定,确保指标数据获取的稳定性和

10、时间序列的可持续性。指导和培训观测点开展形势分析,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二)强化观测点建设与全局中心工作的衔接。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均应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形势分析观测点建设,在土地利用规划执行、土地报批、土地资产经营和土地登记各项业务工作产生的经验、问题都应与观测点建设紧密挂钩,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和建议,并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表及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分析报告的填报撰写提供必要的协助。附:1.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表2.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分析报告基本框架及内容3.观测点数据报送任务分工 4.调研信息工作责任单位、分管领导、信息员基本情况表附件1: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

11、表填报单位:省(区、市)市(盟、州)县(市、区)建设用地审批情况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审批建设用地情况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万元)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总量(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公顷)本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公顷)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公顷)总量新增(公顷)出让工矿仓储用地(公顷)住宅用地(公顷)总量占用农用地指标总量农用地指标使用总量农用地转用面积总量占用农用地面积总量(公顷)招拍挂出让出让流拍总量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廉租住房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占用耕地指标耕地指标使

12、用耕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宗数(宗)面积(公顷)宗数(宗)面积(公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填表人: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指标调查表(续表)填报单位:省(区、市)市(盟、州)县(市、区)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补充耕地情况土地违法查处情况宏观经济情况季度末建设用地总面积(公顷)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万元)截至季末累计闲置土地面积(公顷)处置闲置土地面积(公顷)年度计划补充耕地数量(公顷)实际补充耕地数量(公顷)耕地开垦费收入(万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竣工情况发现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查处结案GDP(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项目数(个)增加耕地面积(公顷)数量(件)面积(公顷)占用耕地数量(件)面积(公顷)数量(件)面积(公顷)数量(件)面积(公顷)123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