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1347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阅读巧妙融于数学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巧妙融于小学数学教学 杨鹏(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县第一完全小学 贵州省 铜仁市555200) 邮箱: 多阅读可以充实自己,多读书可以增加知识,多阅读更可以增广见闻。谈起阅读,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常常淡化乃至不提数学的阅读,其实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数学阅读往往要求更高于语文、英语,因为它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单有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具有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多种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笔者25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悟出,让阅读

2、巧妙融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一、教师应重视阅读,让数学阅读融于课堂。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于是就产生了数学阅读。如今“终生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继续“终生教育”的关键所在。而今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多数人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应

3、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那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以为是次要的,老师不会强制,不会列入检查反馈,于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去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一学期下来,事倍功半。另外,从书店购书的家长方面来看,也主要是为孩子买一些数学解题集,练习册,在他们看来,数学只要会解题就可以了,何必谈及数学阅读?何苦让自己小孩“沉迷”

4、书山。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阅读,为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按照认知学习论的说法,阅读是一种知识的重建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发生交叉作用,新知识和既有的知识同化并产生新意义。数学里的符号、公式、方程、图形、图表以及文字,同样要经过阅读才能理解。阅读是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是思维的基础。教师应重视数学阅读,让数学阅读融于课堂,使学生养成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二、教师应实施阅读,灵活运用数学阅读技巧。1、勤于阅读,引领学生悟出数学思维。由于小学数学语言的符号

5、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阅读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读书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多读、巧读,读出学问,读出兴趣,悟出数学思维。恰当找准内容,勤于阅读出效果,数学作业上有些题目,学生总是不会做,原因之一是他们连题目本身的意思也没有弄明白;有些意义,学生只会死记,不会应用,原因之一是他们对概念本身不理解。老师可以通过找有代表性的、学生普遍有困难的内容多读,来发挥作用,收到效果。例如: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围巾用8分米,最多可以做几条围巾?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思维是认为求“几条”才是要求。这时老师就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分组读,个人读,集体读;通过多读,精读,重音读“最多”,让学生深刻

6、认识到“最多”是一个要求。又例如,学习了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妈妈在超市买了几包餐巾纸,给了售货员阿姨20元钱,找回2元,妈妈可能买了几包餐巾纸?这道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原因是学生的着眼点在“几包”上,造成思维不畅。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多读,精读,重点读“问题”;用疑问、猜测的语气多读“可能”这个词语,直到学生体会其含义为止,才组织解题指导。这样抓住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题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善于阅读,启迪学生深入感悟数学。数学概念的表述是严谨简洁的。教师如果只是口头解说术语,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通过多读来领悟。有的概念是借助关联词来表述,如

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有的概念是用含有字母的句子来表示,甚至是交互式的,如“如果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作为教师不但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推导、概括概念的同时,要对它进行多读,把把抽象的语言、复杂的含义进行反复阅读,在脑子里产生数感;数感越清晰,对该概念的感知、理解就越收到效果。有些数学知识在刚开始学习时,也需要多读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刚开始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对2.6和2.60,如何让学生理解呢?20.02这个小数中的两个0怎么读?48.362这个小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读成“四十八点三百六十二”,怎么

8、办?当语言形式成为一个障碍时,应该进行大量反复的读,通过多读来加深感知,体验数学,增强数感,减轻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以读比较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两类题目不能很清楚的分辨。我就同时出示这两类题目: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9、?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长20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几个小时?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反复读,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解题错误也随之减少。 3、精于阅读,开发智力释疑解难。 释疑解难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从而通过读来解决疑问。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10、“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以读释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

11、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例如:菜场里运来一批新鲜蔬菜,其中萝卜占这批蔬菜的20%,青菜占35%,已知青菜比萝卜多450千克,这批蔬菜共多少千克?让学生边读边质疑谁是谁的20%?谁是谁的35%?谁是单位“1”?反复读使学生清楚的理顺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个为什么,思维也随之发展和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科阅读,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这是现代教育的新思想“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初衷和归宿。阅读融于数学能丰富人生阅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使自己的数学知识变长,变宽,变广。阅读引领数学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数学思想,提高我们对数学的认识,拓展数学思维空间,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数学问题,为引领教育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徜徉于数学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