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31289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学生实验报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测质量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器材:天平和砝码、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铁块(或其他材料)3块、刻度尺实验步骤:1、认识天平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 2、取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铁块各3块,用托盘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V/cm3m/g 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它们的长、宽、厚,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将得到的相关数据填入下表。并在直角坐标方格纸上描点绘图。m/gV/cm3铝块1铝块2铝块3V/cm3m/g4、换用铁块从做上面实验。m/gV/cm3铁块1铁块2铁块3通过数据与图象分析探究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关系。实验时间:

2、年 月 日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1、学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2、学会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一种方法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饱和食盐水、细线实验设计: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的密度。(1)观察量筒的刻度单位是 ,分度值是 ,量程是 。如果测量液体体积时,液面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和凹形的 在同一水平线上。(2)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4)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算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塑料块的质量(g)量筒内水的体积(cm3)石块与水的总体积cm3石块的体积cm3石块的密度kg/m3(5)把测得的密度与课本15页密度表中一些固体的密度比较,它

3、与什么物质的密度相近。再与其他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不同硬度或颜色的塑料比较)比较,是否相同。2、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1) (2) (3) 数据记录表烧杯和盐水总质量/g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cm3剩余盐水的烧杯的质量/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盐水的密度/kgm-3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三:长度、时间的测量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学习停表(或停钟)的使用方法和石英电子表的停表功能 3、知道速度的测量和计算,加深对速度的理解实验器材:木直尺(100cm)、透明塑尺(有毫米刻度的)、布卷尺(30m或50m)机械停

4、钟或停表,石英电子表、单摆实验设计:一、用刻度尺测长度1、观察刻度尺(1)木直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有无保护长度 。(2)布卷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零刻线在 。(3)学生用塑料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2、用有毫米分度的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和一页书纸(封面除外)的厚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单位自选)课本长课本宽课本厚一张书纸厚3、分别用木直尺和布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和宽,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单位自选)课桌长课桌宽木直尺测得布卷尺测得4、与其他组同学相互对照以上两表所得数据,分析谁的误差小,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并相互检查是否有错误。二、用停钟(或停表、电子表)测时间

5、1、观察停表(或停钟、或电子表)表面的分度值。甲CBACBA乙2、练习使表针走、停、读数、归零的方法。3、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大组,每大组中由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测量老师挂在黑板上方两个钉子上的两个摆球(一个摆线长,一个摆线短,如图)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4、选四名学生代表用细线和刻度尺,去沿着摆球摆动一次的轨迹,即由A经B到C所走的路程。(注:取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两次路程的平均值)。计算出两个单摆平均速度。填在下表中摆动次数每次平均路程/cm总路程/cm总时间/s平均速度m/s甲摆20乙摆20实验时间: 年 月 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斜面板(由三角垫块和长木板组成)、水平长木

6、板(厚度应比斜面板略薄,即垫上毛巾后,不要高出斜面板)、小车、毛巾、棉布实验设计:1、如图(a)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运动到毛巾铺垫的水平木板上,观测它运动的距离。2、如图(b)所示,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运动到棉布铺垫的水平木板上,观测宏观世界运动的距离。3、如图(c)所示,仍让小车从同一高度运动到光滑的水平木板上,观测它运动的距离,并把上述实验信息记录在下表中。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光滑木板表面(a) (b) (c)信息记录表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毛巾棉布光滑木板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

7、将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五:力的测量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器材:下端带指针的弹簧、长方形薄木板、条形盒弹簧测力计、钩码实验设计:一、制作弹簧测力计:1、把弹簧固定在长方形的薄木板上,在弹簧下端分别挂上1、2、3、4个重量已知的钩码,同时在木板上标出指针所在位置及所用钩码的重量(注意先标O位置)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弹簧测力计。2、去掉钩码,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拉力的大小,0.5N、1N、1.5N、2N。3、讨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比。二、用标准的条形盒(或圆筒)

8、测力计测力(1)观察所用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指针是否在零位。若有偏差应该 或在读数时应该 。(2)左手握弹簧测力计上端,使其呈竖直状态,用右手拉挂钩使指针分别指在1N到2N等位置,感受拉力大小。(3)扯一根长头发打结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往下拉,观察拉断一根头发需多大的力。交流:每个人的头发所能随的拉力一样吗?三、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把质量为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kg重力G/N2、计算每次物重与质量的比值均约等于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关系。实验时间: 年 月 日探究摩擦力的大

9、小实验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摩擦计(配套仪器)、弹簧测力计、钩码实验设计: 1、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可以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通过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甲、在平滑的木板上拉木块 乙、在木块上加砝码 丙、在毛巾表面拉木块在上图三种不同条件下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3、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面接触面的 有关,还跟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 ,压力越 ,摩擦力越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探究杠杆的平

10、衡条件实验设计: 1、推门时,在门把手附近用力,很容易把门推开、而在门轴附近用力,要把门推开就很费劲了。可以猜想,推动杠杆需要的动力可能与动力臂的长短有关,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可能就越小。2、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平衡。(2)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3)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量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量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值填入表中。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

11、力F2/N阻力臂l2/m123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八: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实验设计:1、探究定滑轮的作用。(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注意示数变化情况及示数和钩码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2)改变定滑轮上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再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钩码重力的大小关系。由此可见:使用定滑轮不能省 ,但可以改变 。2、探究动滑轮的作用。(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和钩码的重力大小有什么关系?(2)增加动滑轮下面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和钩码重力的大小。由此可见:使用动滑轮可以 。3、探究滑轮组的作用。(1)在如图(a)所示的组合中,钩码质量为200g,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示数,将数据填入下表中,看看能省多少力。(2)将系在定滑轮挂钩上的绳头系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就成为图(b)所示装置的滑轮组。重复上面实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数据填入下表中,这个滑轮组跟图(a)所示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