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1208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为加强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天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一、认真学习消毒隔离专业知识,掌握常用消毒方法及个人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二、做好校医室医疗物品的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三、校内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患者后,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对班级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四、传染病暴发后,配合疾病控中心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五、对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物,要按相关规定处理。六、消消毒方法要科学有效。消毒方法应当首选物理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剂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选择消毒剂

2、前阅读说明书书,消毒到的使用范围,购买消毒剂时应根据使用目的选购。七、使用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时,室内不能留人。八、学校应备有隔离室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患者,立即隔离:对于暂时无法离校的疑似患者安置于隔离室,及时与家长联系。九、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方可进教室上课。十、重大疫情发生,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停止参加集体活动、兴趣班、游冰课,甚至停课等。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二)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我园特制定消毒隔离制度,采取以下措施杜绝事态进一步扩大。1、在幼儿园内如果发现急性传染病

3、的幼儿或教职工,应急小组领导应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幼儿园卫生保健医马上拨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2、幼儿园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如果是幼儿园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立即隔离,由保健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到医院就诊并通知其家属。3、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活动室或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4、幼儿园一旦发现传染病,将停止_活动。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6、幼儿园幼儿、教职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

4、报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7、传染病发病期停止办理新幼儿入园手续。_师大龙城实验幼儿园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三)学校在卫生保健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学校发生传染病后,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治、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师生发现疑似传染病人必须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即时、即地隔离,病人不再出入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场合。2.班主任知情后,立即通知患病学生的家长送医院诊治,收集病人所有留在教室里的学习、生活用品交家长等带回家消毒。二、切断传染途径。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

5、,进行疫点消毒,消灭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1.教室消毒。病人所在班级消毒片喷洒窗台及地面、角落,加强教室通风换气,必要时用消毒水擦洗。2.对发病率较高的班级和办公室,学校要提供场所安排师生要异地学习和工作,并对原来的办公室和班级进行彻底的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传染病的流行1.发现传染病人,各班主任应立即向保健室报告,由保健医生及时报告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2.保健医师得到传染病报告,及时进教室对学生进行卫生宣传,根据疫情,必要时给学生家长发宣传资料。3.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协助宣传应急预防接种。4.学生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隔离法规定的隔离期,提前取消隔离,必须由

6、医疗部门出具相关证明。以上制度适用与一般传染病的隔离消毒,保健室应根据不同疫情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具体布置不同防疫措施。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样本(四)学校在卫生保健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_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学校发生传染病后,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治、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师生发现疑似传染病人必须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即时、即地隔离,病人不再出入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场合。2.班主任知情后,立即通知患病学生的家长送医院诊治,收集病人所有留在教室里的学习、生活用品交家长等带回家消毒。二、切断传染途径。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

7、径,进行疫点消毒,消灭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1.教室消毒。病人所在班级消毒片喷洒窗台及地面、角落,加强教室通风换气,必要时用消毒水擦洗。2.对发病率较高的班级和办公室,学校要提供场所安排师生要异地学习和工作,并对原来的办公室和班级进行彻底的消毒。三、保护易感人群: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传染病的流行1.发现传染病人,各班主任应立即向保健室报告,由保健医生及时报告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2.保健医师得到传染病报告,及时进教室对学生进行卫生宣传,根据疫情,必要时给学生家长发宣传资料。3.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协助宣传应急预防接种。4.学生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隔离法规定的隔离期,提前取消隔离,必须由医疗部门出具相关证明。以上制度适用与一般传染病的隔离消毒,保健室应根据不同疫情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具体布置不同防疫措施。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