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10301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摘要】 周朴园是蕾雨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作品中人物的中心,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和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牵连。他至高无上、残酷专横、自私、虚伪的复杂性格都是从他和这些人物的交流中表现出来的.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他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复杂性格也是他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性格的本色。 【关 键 词】 周朴园 残酷专横 虚伪在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艺术形象。高尔基说:“人是各种各样的,这个喜欢饶舌,那个人沉默寡言,这个人执拗而自负,那个人羞怯而缺乏自信。文学家仿佛生活在吝啬鬼、卑鄙的人、狂热者、野心家,幻想家、愉快的人和阴郁的人、勤勉的人和懒汉、善人和恶人、

2、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人等等的轮环舞的中央。”雷雨共写了八个人物,而八个人物周朴园是中心。我们的剧作家曹禺就被以周朴园为中心的八个形形色色的人所包围.周朴园作为一个重要人物是难于分析的。剧作家曹禺在同王朝闻的一次谈话中说:“周朴园这个人物,是难于分析的。”的确,人是各色各样的,周朴园着个处在多种矛盾的中心,性格复杂的人更是难于分析。在剧中不仅突出了他的“残酷专横、自私和倔强”,而且,我们还从剧中直接感受到他对自己的体面,尊严和声望的自我欣赏。然而,他还有给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就是至始至终贯彻他的虚伪性格.他既有着一般人的情感,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他有憎也有爱,有悲也有喜,同时,也有着他自己的道

3、德观念. “他约莫有五六十上下,鬓发已经斑白,戴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伛偻,腮肉松弛地垂下来。眼眶下陷,眸子却闪闪地放着光彩。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上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为脸上的皱纹深深遮盖着,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只有他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分梳到后面.在阳光底下,他的脸呈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所以他才有这样大的矿产。”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朴园是一个有魄力,有手腕,非常残忍,狡猾和虚伪的大

4、企业主。他有着雄厚的资本和巨大的企业,有着经营现代化企业的经验和残酷压榨工人的手段,他跟所有的企业主一样,是靠血腥剥削起家,“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他残忍,暴戾,不择手段地压榨工人。从前在包修江桥的时候,他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多个小工,从每个小工的抚恤费里扣下三百块钱,发了一笔:“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他阴险,狡猾,血腥地镇压矿山工人的罢工,先是勾结官警开枪打死了三十多个工人,后来又用金钱收买,分化工人代表,开除了“闹事”的工人。他极端虚伪,这表现在:他在儿子面前躬得守训,对待前妻侍萍,没有见到时,他怀念、想念她,而见到后却对她发怒,暴露出他的虚伪本性。不仅如此,

5、对妻子蘩漪,他骗取她的爱情,霸占她二十多年的青春,却还要把自己装成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周朴园是一个阴险毒辣的,“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剥削阶级人物。同时,周朴园以继承书香门第的传统,留学德国研究过社会经济、社会思想,为自己构筑了“模范市民”,“模范家庭”的体面形象,他通过在省府会议的固定席位,交往权贵和兴办慈善事业,使自己成为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但这些却不能掩盖他虚伪、残酷专横、自私的本质特征. 一 、至高无上、尊严威仪的家长性格 周朴园以一个拥有绝对尊严和无上权威的封建家长的身份,和使用自欺欺人的手段打扮成“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在家人面前,并且陶醉于自己建立的一“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

6、庭”。在儿子们面前,长保持着一定的冷淡和距离,以显出一种淡泊于家庭感情献身社会的事业家风度.他严厉训斥去舞场,赌场鬼混的长子周萍不懂得自爱。周朴园为了长久的保持他认为“圆满”的社会“秩序”,他需要有真正的继承人,按封建长幼有序的原则,他自然把希望寄托在长子周萍身上,但是,没有精神支柱和生活目的的周萍,当然很让周朴园失望,正因为他看出周萍既不能创业也不能守成,所以他一再教训周萍要“自爱”要把“荒唐”的行为“完全”改过来。但他却全然忘记自己三十年前所作的那些荒唐缺德事。不仅如此,他那时始乱终弃的下人女儿侍萍,也早已被他改扮成故世的名媒正取的妻子来纪念了,并还经常借这位周萍的生母的名义来教训周萍,的

7、确,周萍和周朴园相比较而言,周萍没有其父的精明强悍,没有其父的雄心壮志,因而,他就显得懦弱,他使别人把他当作一个靠着丰富家底在外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能理解他的这些行为,周萍是一个从小失去母爱而又不在父亲身边长大的人,对于父母的爱他没有体会过,长大后对父亲作为继承人接到家中,家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在这样的家里他感到空虚,无事可做,所以,他每天就只能在外吃喝玩乐来度日。在这样的日子中,他和与他度着同样日子的继母产生了共鸣,因而导致了一段畸形恋情的产生。但在被他的父亲洞察和被他的父亲间接说出他与他的继母不正当的关系后,他害怕其父的威严以及自身也认为这是不符合

8、伦理 道德后,他极力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因此,他选择了美丽、单纯的四凤,可四凤的地位底下,又不符合当时的门当户对的习俗,所以,他左右为难,想离家出走来摆脱。他越想摆脱可最终却越陷越深,但最令他震惊的是他排除万难选择的四凤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这样的结果让他是如此的受不了,以至于最后开枪自杀.他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我认为是其父至高无上的家长制导致的,但也不能排除他自身因素。如果,周朴园给予他更多的父爱,而不是老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家长风范,周萍与其继母,与其妹乱伦的关系会产生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周朴园即便是对他心爱的幼子周冲,对周冲助人上学,代人说情他也漠然无动于衷,并终于以他的专横

9、、冷酷和伪善,使这位无邪少年对生活的幻想,对情爱的追求,对母亲的憧憬,对父亲的崇拜全都破灭。周冲作为周朴园的幼子,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是最幸福,因为他有父母的伴随,但他却不是那么的幸福,虽有母亲的宠爱,却没有父亲的疼爱,即便有那么一点点的爱,也被周朴园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给淹没了.因此,他一切的憧憬都被破灭了。至于侍萍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当他和他的母亲连同被抛弃的那一天起,就不属于周朴园那个阶级的人了,即使他是周朴园的骨肉,当周朴园发现他正是同自己作对的罢工工人代表时,周朴园没有因亲子的血缘关系而放弃开除他的打算,而是“大义灭亲”,置阶级利益于骨肉关系上,最终把他开除了。周朴园很明白阶级关系和骨肉关系

10、谁重谁轻。如果他那个阶级灭亡了,也就没有周朴园的“天堂”了。他又怎能把这个异己的亲儿子原谅过去呢?因此,他立即抛弃了他与鲁大海之间那近乎没有的那点父子之情. 二、残酷专横的性格 亚里士多德在谈论悲剧人物时说道:“被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忿怒和忧郁。蘩漪这个人物炙烈激荡的情感所支配。他多处于焦灼,郁愤的氛围中,很少宁静平和。呈出变形,超常的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才更加充分的暴露出周朴园的复杂性格。 蘩漪出身在一个封建家庭,从小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又爱好诗文,他美丽文静,聪明

11、而热情冲动,甚至带着一点野性。但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他却身不由己,过早地被迫嫁给了比他大二十岁的周朴园。在这个冷酷虚伪,专制的封建家庭里,他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没有爱情、没有希望的,死一般的生活.他的身份是周朴园的阔太太、又是他的金丝鸟,但,他是一个很不驯服的金丝鸟,这对于周朴园来说是极不希望的。因此,蘩漪,对于周朴园,他与其说是妻子,倒不如说是一件衣服装扮体面人物及其体面家庭不可缺少的摆设罢了。他出生名门,受过一点新的教育,正有充当这样一位大董事长的太太的资格.但周朴园是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位太太的呢?周朴园在社会上想为自己博得一个伉俪情笃、家庭美满的名声,因此他竭力做出关心病妻。而这样做的

12、同时,他也并没有忘记维护他的家教尊严。于是他就当着蘩漪的面,询问蘩漪的生子周冲:“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如果说他这种建立上等人家庭风范的手段多少还有一些神圣的色彩,那随之而来的运动,则已将他剥落殆尽。在强迫蘩漪时,他是这样告诫他的:“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证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由此看来,周朴园真正关心的不是蘩漪身体上的病,而是关心蘩漪的心病.因为,蘩漪洞悉他家过去的底,并且又不是如他要求的那样百依百顺的人.周朴园对蘩漪的压迫,控制,常常以“关心”“爱护的名义出现。他逼蘩漪吃药,让他服从自己的意志,作出“服从的榜样。然而,蘩漪却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

13、人。在第二幕那场看病和拒绝看病的冲突中,蘩漪是如此的让他下不了台:“你!你忘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这个敢于冒犯他“模范家长尊严的蘩漪,偏偏又是装扮他这个头面人物及其体面家庭不可缺少的人!他害怕蘩漪会将他这“最圆满的”家庭中的这条罅隙进一步扩大,以至不可收拾.为此他刻意制造蘩漪病情严重的假象:不经医生诊治,成年累月地用老药方让蘩漪喝那治“肝郁”的苦药,找德国的克大夫为她治“脑科病”,当蘩漪不承认强加给他的“神经失常”时,便以此作为讳病忌医的症状,做出他疯了的结论。 蘩漪真的疯了吗?当然没有,说他疯了,那只是周朴园在无法驾驭她,但又要给自己挽回面子的托辞而已.他为了维护“模范家长”、“模范市民”

14、的名誉,而不顾一切的去迫害他人,即便是他的妻子蘩漪,他也毫不留情,他要求她的是“绝对服从”,封建主义的“三从四德”一切都听从他的,他的话“就是法律”。他就是中心,一切人都得围绕他转,不得有半点反抗。可在那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蘩漪感到压抑,愤恨.因此,她要反抗,反抗周朴园的思想统治和精神奴役,她要彻底揭露周朴园过去和现在的种种罪行,她要破坏周朴园所奉为圣经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她要搅乱周朴园自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把一个虚伪,冷酷专横的周朴园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自私、虚伪的性格 周朴园有着民族资本家的基本特征。如在家庭中的独断专横,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然而,在对待对他抛弃的侍萍的态度上,

15、他的性格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矛盾性及复杂性。他的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侍萍的感情上。那么对待侍萍,周朴园有真感情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周朴园三十年如一怀念侍萍。在赶走侍萍的三十年中,周朴园虽然结过两次婚,但始终怀念侍萍,并一切都把她当作正式嫁到周朴园家来看待。每年的四月十八日都为她做生日.三十年来,周朴园从南到北都带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并且一律按照侍萍过去喜欢的样式摆设.因为生周萍着了凉,侍萍爱关窗户,于是三十年来,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周朴园也不许开窗户。他穿衣服,从雨衣到衬衣都穿旧的而不穿新的。周朴园还常向周萍谈他的生母,并给周萍起了纪念侍萍的名字,听到陌生的“

16、鲁妈”的无锡口音便打听“梅小姐”的下落,夜深了,他还一个人凝视着侍萍的照片.如果周朴园不爱侍萍,为什么三十年如一日地怀念着她,而且还要在他现在的妻子蘩漪的面前流露呢?客厅里摆着侍萍的大照片,口中时时不离“前妻”.难道他不怕蘩漪嫉恨吗?如果说这里是假道德,那么试想一下,那样的社会里,凭着周家的地位、钱财,抛弃一个没有履行结婚手续的佣人的女儿,能引起多少舆论的压力呢?又有多少人会去指责周朴园而去同情侍萍呢?当时的道德标准对妇女极不公平,处在周朴园那样地位的人,娶几房姨太太,三妻四妾历来被认为是合理的.周朴园为什么苦苦怀念“亡妻呢?怀念一个人是痛苦的,更何况三十年如一日的怀念一个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他为什么要用这种苦苦的怀念来折磨自己呢?这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同时,一个人的初恋是最美好的,最难以令人忘记的。 其次,周朴园对蘩漪的态度表明他对侍萍有真实感情,三十年前周家赶走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