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平乡县职教中心 张克强 课 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 型 课新 教 学 目 标知识 技能 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认识量筒,1、 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2 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 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 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1促进科学技术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2、 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
2、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 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用具、量筒(或量杯)、石块、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 清水、多媒体演示课件。计 设 过 程学教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读出此时量筒)为准 学生活动 计设 图意 方法。 新课引入: 回顾上节课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叙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 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只要知道了某一识到,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度,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回顾上节课如何密度。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
3、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V将不规中水的体积1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m/V得出若测就先测 再算出。m和V学生回答: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 积,密度可得。 学生回答:不能,不规则石块、盐水的体积不能用刻度尺来测量,如何测量体积呢?引入量筒。 学生动手操作: 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体现物理从生活 中来。 的盐水的密度,能否用 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 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 水的密度呢? 使学生 合作探究:知道本一、量筒的使用: 节知识(一)观察量筒归纳量的 原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理, 用方法。 进一步2)最大量
4、程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二)使用方法: ml(熟悉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1)、如何测固体(石量工具体积的方法(学生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块)的使用 回答)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方法,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一块培养学进行测量。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 生观察的方法) 能力,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 总结能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 力,从 先在量筒中装积方法:实际操 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作中总 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结量筒且量筒中能完全浸没, 的使用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 与V。VV的差值就是
5、122 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 的体积。 培养学生的转 化思想,引 导学生 V?VV学会使 石块的体积:12用量筒 测量固 。2()探究怎样用量筒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体的体 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积。 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 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 “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同时将溢出的容器内,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最水,多次读取数据,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 积。)探究怎样用量筒(3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 规则物体的体积。用一根细而压入法:长的铁丝将蜡块压
6、入蜡块投进量筒和水中。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 就是蜡块的体积。用细线将一沉锤法: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钩码先浸码放入量筒,记下此时量没在水中,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然后钩码和蜡度值V,1记下块一起浸入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与应的刻度值VV,22的差值就是蜡块的V1 体积。 整。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体积小与物质的质量、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用画图法表示自己的方法 图形可以使学生有一直观的感觉,便于学生理解。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 (播放课件)、
7、学生分组设计实验1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各小组间交流所设2根据交计的实验方案。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 骤的顺序。 设计测量石块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 数据。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 ,它与物质种类无关 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 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 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事项。 】 【测量盐水的密度问题引 设计问题:(播放课件) 入,拓在”用天平和量筒 展学生 测盐水密度”的实验的甲乙两同学各提出思 中,路。了一套方案 . 甲方案
8、:先用天平测出 然后在 空烧杯的质量, 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 , 请说明原因,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 学生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 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 . 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 :先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 ,测出盐水体中一部分评估交, 再测 积流,提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 出新问. 的质量回答: 题,教测定物质密度方案甲:, 乙的方案更好因为甲的方案在操作时,将盐水全部师注重的是常规测量方案,会产生误差烧杯中剩有少量盐水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 营造宽 乙的方案则可以避免这种误差。 m空玻璃杯质量松和谐 1 的课堂有学生分组进行试验:五组按甲方按、五组按乙方按。 水 盐
9、杯璃玻和气氛,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在这种的总质量 m2完全自 由的环 境中, V 盐水的体积学生的 盐水的质量为m = 思维更活跃, m-m1 2视野更V 盐水的体积为开阔。:= 盐水的密度为盐水使学生-m)/V m12把知识方案已:测定物质密度 纳入知 的特殊测量方案 识 系各组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统。 玻璃杯和盐水 总质量m1 设计测量盐水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烧杯量筒和杯盐水内剩烧杯和量筒中盐水质中盐的密倒入量筒中盐水 水的量 盐水的余 度的体积V 盐水质量 体积 的质 )(g 量 玻璃杯和剩余 盐水的总质量m 2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 量为m=m-m 21 倒入量筒中盐
10、水的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V 积为 =盐水的密度为:盐水 )/V(m-m21 知识拓展:(播放课件)学生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让学生更深刻 m=m-m1、等体积法测定小石石块排开水的质量21的领会 块的密度。 石块的体积等于被其排开的水的体积, 密度公 )/=V即V=m/=(m-m水水2石排水1 块质 量m 石式: -m=m石块的密度为/(m) 0水石块012 m?V 杯和满水 量 质m1 杯和剩余水总质量m 2知识拓展:(播放课件)学生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2、等体积法测定盐水盐水的质量为m=m- m 0盐水2 的密度 与盐水等体积水的质量m= m - m 0水1 体积为V=V
11、=(m - m)/ 水盐水1水0 盐水的密度为=( m - m )/(m - m) 水盐水100 2空杯m 0 杯和满水m 1 杯和满盐水m 2思考题:1、某同学做学生讨论: 让学生会用等“用天平和量筒测盐 质量法水密度”的实验时,所求物体用的器材有天平、量的两个完全相密筒、盐水、 实验中度。同的烧杯、水。 发现没有砝码,实验仍 你能帮他要进行下去, 测出盐水的质量从而 盐水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m=m = V 测出盐水的密度吗? 水水盐水水盐水的密度= m/(播放课件) =V/V 盐水盐水 盐水水盐水水 通过问、某同学做2思考题: 探题“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究、寻石块密度”的实验时, 学生讨论 方求
12、量所用的器材有天平、法,告两个完全筒、小石块、 诉我们实验相同的烧杯、水。要学会实验中发现没有砝码,学习,你能帮仍要进行下去, 克服只 他测出小石块的质量重结论小石块的质量等于水质量m= m= V从而测出小石块的密 水 水石 水过轻小石块的密度= m/= V/V 度吗?石石 石石水 水程,重 (播放课件)总结规律:此类实验由于没有砝码或砝码磨损,所以不能直接测质只能借助于等质量量,来进行等量代换,这种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称之为等质量法。往往借助于水的密度凡此种情已知来进行.况下测小石块,小金属菜油,牛奶块,豆油,测量方法的密度等等,都是如此。 模仿轻创造,重记忆轻能力的弊端,有关典型问题思考
13、和解决、关键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尤其如此,通过我们实践活动,自己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课堂小结: 测量密度的原理1、 2、 量筒的使用 测量固体的密度 3、 4 测量液体的密度、掌握等积法、等质 5、密的体量法测物 度让学生自己小节然后,并谈谈本节课的知识, 自己的收获。 课后思考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板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 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m? 、实验原理:2V3、量筒的使用 4、测量小石块、盐水的密度。 5、用等积法、等质量法测小
14、石块、盐水的密度。 6、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讨论法、1 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学生的活动空间。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本组情况完1( 成多个实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实验改为开放性设计实验,让学生有了2(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将自主探究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2、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生活性;从多种器材中选择器材设计实验,体现主体性。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密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