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0669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与实务11、机电工程材料钢材碳素结构钢Q195Q215Q235Q275(如型钢、钢筋、钢丝、钢绞线、圆钢、高强度螺栓、预应力锚具)低合金结构钢Q295Q345Q390Q420Q460(锅炉汽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重轨、轻轨)特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钢(耐候钢车辆、房屋、桥梁、集装箱、耐海水腐蚀钢、表面处理钢、汽车冲压钢板、石油及天然气管线、工程机械用钢、可焊接高强度钢、钢筋钢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低温用钢、钢轨钢)非金属风管酚醛复合风管(低、中压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聚氨酯复合风管(低、中、高压洁净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玻璃纤维复合

2、风管(中压以下空调系统);硬聚氯乙烯风管(洁净室含酸碱排风系统)塑料及复合材料水管聚乙烯塑料管(生活用水)环氧树脂涂塑钢管(给排水、海水、温水、油、气体)聚氯乙烯涂塑钢管(排水、海水、有、气体)聚丙烯管PP管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电线电缆BLXBLV铝芯电线BXBV铜芯电线RV铜芯软线(用于需柔性连接的可动部位)BVV多芯平行或圆形塑料护套线VLVVV电缆(不能受机械外力作用,适用于室内、隧道内、管道内)VLV22VV22电缆(能承受机械外力、不能承受拉力,适用于地下敷设)VLV32VV32电缆(能承受机械外力及拉力、,适用于竖井内及潮湿场所)YFLVYJV电缆(主要为高压电力电缆)KVV控制电缆(

3、适用于室内控制电路中)2、起重技术起重机基本参数(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工作速度)计算载荷Qj=动载荷K1*不均衡载荷K2*设备及索具重量Q(动载荷通常取1.1、不均匀载荷通常取1.1-1.2)自行式起重机选择步骤(确定站车位置-确定臂长-确定吊装载荷-选择确定)桅杆式起重机组成(桅杆本体、起升系统、稳定系统、动力系统)缆风绳拉力计算T=工作拉力Tg+初拉力Tc(工作拉力为主缆风绳工作拉力、初拉力为主缆风绳工作拉力的15%-20%)钢绳选择(由高碳钢组成、极限强度1400Mpa1550 Mpa 1700 Mpa 1850 Mpa 2000 Mpa;钢绳规格6*19+1、6*37+

4、1、6*61+1)卷扬机(跑绳最大拉力不能大于电动机额定拉力的85%;钢丝绳从卷筒下方绕入卷扬机、卷筒钢绳应保留3-4圈以保证牢固、卷扬机与最后一个导向轮的距离应不小于25倍卷筒长度)3、焊接技术焊接工艺评定目的(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评定施焊单位的能力)焊接工艺评定依据(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焊接工艺评定程序(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试件和制取试件-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功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焊前检查(原材料检查、技术文件检查、焊接设备检查、工艺装配质量检查、焊工资格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3年、焊接环境检查电弧焊风速大于

5、等于8m/s;气体保护焊风速大于等于2m/s;相对湿度大于90%;下雨或下雪;管子焊接应垫牢不得受力)焊中检查(焊接工艺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焊接顺序、焊接变形、温度控制;焊接缺陷多层焊层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缺陷是否以清理;焊接设备)焊后检查(外观检查利用低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用焊接检查尺测量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检验焊件是否变形;致密性试验液体盛装试漏、气密性试验、氨气试验、煤油试验、氦气试验、真空箱试验;强度试验液体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1.5倍;气体强度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15-1.2倍)焊缝无损检查方法

6、(射线探伤发现焊缝内部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主要用于检查坡口表面、碳弧气刨清根后或焊缝缺陷清除后的刨槽表面、工卡具铲除的表面以及不便磁粉探伤部位的表面开口缺陷;磁性探伤检查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其他检测方法大型工件金相分析、铁素体含量检验、光谱分析、手提硬度试验、声发射试验)压力容器检测方法选择要求 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采用射线检测;不能采用射线可采用可记录的超声检测; 容器壁厚大于38mm(小于38mm、大于20mm,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0Mpa)如采用射线检测、附加20%超声检测,附加检测包括所有焊缝交叉部位 有无损检测的角接头、T型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

7、应做100%表面检测 铁磁性材料压力容器表面检测优先采用磁粉检测 有色金属应优先采用射线检测4、给排水给排水、供热、采暖管道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查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阀门试验(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每批抽查10%,安装于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应逐个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管道压力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金属及复合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给水管试验压力下稳压1h、然后工作压力的1.

8、15倍下稳压2h、压力降不超过0.03Mpa、各连接处不渗不漏)管道灌水试验(灌水到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无渗漏为合格)管道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径的2/3,通球率100%为合格)5、通风与空调通风与空调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风管及部件加工-风管及部件中间验收-风管系统安装-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空调设备及空调水系统安装-风管系统测试与调整-空调系统调试-竣工验收-空调系统综合效能测定)通风与空调系统分类(低压系统P500Pa,中压系统5001500Pa)风管严密性试验(主要检查风管制作加工后的咬口缝、铆接孔、法兰翻边、管段连接严密性以主干管为主。低压风管

9、采用漏光法检测、中压风管采用漏光法检测后漏风量抽查、高压风管采用漏风量测定)通风空调调试工艺流程(组织现场调试小组-调试准备及现场勘测-系统调试前的各项检查-系统的风量及水量测定与调整-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整-楼宇及消防自控系统相关设备检查-空调及通风单体设备自控调试-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联动自控调试-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资料整理及移交)系统调试主要内容(风凉测定与调整-单机试运转-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通风及空调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与调整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6、建筑智能建筑智能化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

10、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实施程序(设计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与评定-招标文件制订-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商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水管型温度传感器安装(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1/2时可安装于管道顶部,小于1/2时安装与侧部或底部)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风管型保温完成后安装;水管型在管道安装时进行并必须在压力试验、清洗、防腐、保温前)电磁流量计安装(安装于流量调节阀上游、上游有10倍管径长度直管、下游有4-5倍管径长度直管)涡轮流量变送器安装(水平安装、可

11、产生逆流场合下游应装设止回阀、安装于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倍管径的距离内、上游有10倍管径长度直管、下游有5倍管径长度直管)电量变送器安装(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素变送器;接入现场控制器I/O接口)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可监测烟雾、CO、CO2、丙烷;分管道式和挂牌式;管道式在风管保温完成后进行;检测气体密度小的安装于上部、检测气体密度大的安装于下部)线缆施工及选择(模拟信号线采用频蔽线,数字信号可采用非频蔽线、强干扰或远距离传输宜选用光纤)智能化系统验收顺序(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竣工验收资料(工程合同技术文件、竣工图纸、系统设备产品说明书、系统技术操作维

12、护手册、设备及系统测试记录、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相关工程质量事故报告)7、消防工程验收程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申请材料齐备后10日内进行消防验收,验收后7日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组织形式(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施工单位具体操作、设计单位参与)验收条件(技术资料完整、合法、有效;完成消防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量和变更增减的工程量、具备分部工程验收条件;单位工程或与消防工程有关的分部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或已验收;已进行消防设施检测并已取得检测资料;施工单位提交竣工图、设备开箱记录、施工记录、设计变更文字记录、调试报告、竣工报告;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及资料

13、)消防验收顺序(验收受理、现场检查、现场验收、结论评定、工程移交)施工过程中的消防验收(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属功能性验收、验收后尚不具备投入使用条件;精装修消防验收)8、机械设备安装机械设备安装程序(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设备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调整试运行-竣工验收)地脚螺栓分类(固定式地脚螺栓、活动式地脚螺栓、胀锚式地脚螺栓、粘接式地脚螺栓)固定式地脚螺栓分类(预埋地脚螺栓、预留孔地脚螺栓、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试运行组织(单体无负荷试运行施工单位组织、无负荷联动试运行施工单位

14、组织、负荷联动试运行建设单位组织)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设备基础沉降不均匀和强度不够;垫铁和二次灌浆垫铁应平整无毛刺、接触良好、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压紧、垫铁间点焊定位、二次灌浆密实、强度复合要求;地脚螺栓垂直度和紧固力;检测方法;应力和变形;基准的安装精度;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配合表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质量;操作)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温度高的低于温度低的、调整两轴线倾斜精度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引起的偏差;连续生产机组中各设备安

15、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9、电气装置安装施工程序(埋管埋件-设备安装-电线电缆敷设-回路接通-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试运行-交接验收)电力电缆交接试验内容(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交流耐压试验、测量金属频蔽层电阻导电体电阻比、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相位、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接试验注意事项(高压试验设备和高电压引线周围均应装设遮拦并悬挂警示牌;进行高电压试验时6-10KV不设防护安全距离0.7m;高压试验结束应进行多次放电、放电时间至少1min;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除成套设备外应将设备分离开来进行绝缘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电缆敷设前要求(外观结构检查、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量测量、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电缆敷设要求(埋设深度不小于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