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0078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零排放废水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项目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东莞市永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锈钢蚀刻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东莞市永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元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1.1项目概况21.2 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21.3中端水质回用标准41.4高端水质回用标准4第二章 水量水质42.1水量水质表42.2设计中端回用水质标准42.3设计高端回用水质标准4第三章 工艺设计53.1 工艺确定的原则53.2治理工艺流程53.3工艺说明73.4 工艺特点73.5 生化工艺特点8第四章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9第五章 土建设计10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及其他公用工程11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12第八章 节约能

2、源14第九章 运行成本14第十章 投资概算15第十一章 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16第十二章 施工进度表17第一章 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东莞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不锈钢蚀刻产品的加工生产及销售。在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生产性废水,水量约100m3/d,水中污染物主要有酸、碱、COD、SS等;该公司本着对社会和环境的高度负责,自觉遵守“三同时”原则,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厂区建设的同时着手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受贵司委托,我公司提供一套零排放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供贵司参考。1.2 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1.2.1 设计依据本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施工与安装严格执行国家的专业技

3、术规范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4)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5)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1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GJ204-83)(12)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1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307-74)(14)机械设备安

4、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75)(1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16)厂方提供的各种资料(17)康莱环保公司多年的废水处理工程经验1.2.2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出水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2)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实用的处理工艺,稳定可靠地达到治理目标要求。(3)在上述前提要求下,做到投资少、运行费用低(4)技术路线简要明了,操作管理方便。(5)因地制宜,在现有的场地上建设一座外形美观,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的污水处理站。(6)充分考虑污水站的消防、安全卫生要求。(7)采用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1.2.3

5、 设计范围本设计的范围是:从废水收集到处理站起经各单元至达标排放止。1废水处理工艺设计;2废水处理平面布置设计;3废水处理构筑物土建设计;4废水处理系统设备设计及选型;5废水处理系统非标设备设计与制造;6废水处理电气设计与自控设计;7废水处理站的噪声处理工程设计;8废水处理系统工程投资概算和技术分析;1.3中端水质回用标准项 目pHCODCrBOD5石油类SS锰总磷标准6.5-8.580251150.11注:pH值为无量纲,其它指标单位为mg/L1.4高端水质回用标准根据客户回用水质需求:电导率K50s/m第二章 水量水质2.1水量水质表序号类别水质(mg/L)水量pHCODcrSS石油类1油

6、墨废水15m3/d0.8m3/h9-122000100022综合清洗废水85m3/d4.5 m3/h5-125003003合计100 m3/d5m3/h2.2设计中端回用水质标准项 目pHCODCrBOD5石油类SS锰总磷设计6.5-8.560201150.11标准6.5-8.560201150.11注:pH值为无量纲,其它指标单位为mg/L2.3设计高端回用水质标准电导率K50s/m第三章 工艺设计3.1 工艺确定的原则1、 稳定性:处理流程成熟、可靠,处理后出水稳定达标。2、 先进性:处理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设施整合性强。3、 可操作性:处理站建成后,自控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简单

7、。4、 经济性:尽量选择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工艺,以减少厂方的经济投入。5、 省地性:尽量减少占地面积。6、 整体性:工艺整体协调优化,规划布置上应融入建筑美学,适应周围环境条件。3.2治理工艺流程 15m3/d 油墨废水调 节 池 酸 析 槽 酸 压 滤 机 综合废水85m3/d隔渣隔油池 综合调节池 快 混 池 NaOH 快 混 池 PAC、PAM初 沉 池 污泥脱泥系统水解酸化池 接触氧化池混 凝 池 PAC、PAM 终 沉 池 污泥脱泥系统 砂碳滤系统 超滤系统中端水质回用池 72m3/d生产车间用水二级反渗透系统 13m3/d浓水池 高端水质回用池 浓水反渗透系统 20m3/d生产车

8、间用水 8m3/d终端浓水池 委外处理 3.3工艺说明高浓度油墨废水单独收集后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由提升泵抽到酸析池,经调酸后,废水再经过滤池后,出水进入综合调节池,在此与其它废水混合,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由提升泵提升抽到混凝沉淀池先预处理后,出水进入到水解酸化池及接触氧化池,通化生物相的新陈代谢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后,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沉淀池出水进入砂碳柱、超滤系统及反渗透系统,分质回用,实现零排放目标。膜系统产生的浓水进行蒸发浓缩,浓缩液委外处理。3.3.4污泥处理沉淀池污泥通过排泥泵排至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沉降处理,沉降浓缩后污泥再通过隔膜污泥泵压送入压滤机脱水,脱水干泥饼定期清

9、运,滤液回流调节池。3.4 工艺特点3.3.1本公司设计生化处理部分采用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强的优点,进水COD浓度及水量即使有大变化也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3.3.2生物处理工艺中,厌(兼)氧水解酸化池的特殊构造,保证了厌氧污泥的浓度和污泥龄。生物接触氧化池能承受较高负荷,不产生污泥膨胀问题,有较好的污泥特性,对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管理操作相对简单。3.3.3传统生物处理管理水平要求高,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系统不稳定的情况比较多。如果因管理不善,生物处理系统发生抑制或好氧微生物活性降低,则重新启动短需约一个月的时间,长则需约3个半月时间。这样势必影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造成出水不

10、能达标;而本系统中即使酸化厌氧部分出现波动,而接触氧化池,具有抗冲击负荷高的特性,且无需专人操作,可以基本不受人为或其它波动因素影响,保证出水水质稳定。3.3.4本方案对处理系统设计参数选用严格,可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即便有高负荷冲击仍能稳定达标。3.5 生化工艺特点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目的是通过废水的水解酸化反应 ,把废水中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转化为较小的分子 ,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为接触氧化创造条件。3.5.1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是把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通过水解酸化中产酸细菌 ,分解成低分子、溶解性、可生化性强的物质 ,好氧菌作进一步分解创造有利条件。水解酸化中经驯化后的产酸细菌

11、将成为降解污水高分子有机物的主要细菌微生物 ,其代谢产物为有机酸。水解酸化池内设生物填料和搅拌装置 ,池中挂填料 ,使污泥附着在填料上形成膜 ,从而增大污水与污泥的接触面积 ,达到增加泥水接触时间的目的。3.5.2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膜法之间的生物处理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优点 ,其机理是在曝气反应池内设置填料 ,池内既有活性污泥又有生物膜 ,形成密集的生物群体 ,增加了废水与生物接触的面积 ,连续曝气和生物膜的及时更新 ,增强了生物的活性。生物接触氧化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 ,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 ,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 ,避免生物接触

12、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 ,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 ,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 ,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废水中污染物在此过程中被微生物分解消耗 ,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池可采用高、低不同的有机负荷 ,以产生不同的生物相 ,优化出水并减少剩余污泥量 ,池内设特殊设计的不同类型的生物填料和高效水下曝气装置。第四章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4.1 供电电源污水处理需380V,50Hz 电源一路,由建设单位提供并引至污水处理站总控室的进线柜。以放射方式向处理站内各用电设备机、泵配电。4.2配电系统(1)

13、工程采用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分开,以有效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2) 低压配电选用GCL-8系列抽出式开关框柜。(3) 低压配电柜中设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功率因素COS0.92(4) 低压配电柜中设电能计量,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量。4.3 电缆及敷设(1) 电缆选型电力电缆选用 ZR-VV-1 ZR-VV22-1控制电缆选用 ZR-KVV-0.5照明电缆选用 ZR-BVV-0.5(2) 电缆敷设电缆采用穿镀锌管直埋,沿墙、池壁、走道用电缆桥架敷设。室内照明电缆采用难燃塑料线槽敷设。4.4 照明设备总控制室内、配电房等采用荧光灯。4.5防雷与接地按需要对建筑物用避雷带进行防雷保护。采用自接地与人工接地相结合组成接地装置,接地电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