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29714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父母总是渴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希望每天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享受做父母的幸福快乐。然而,幸福的童年绝不意味着只有笑脸,幸福也不意味着拒绝哭泣。随着孩子的成长,你该怎样面对孩子的哭呢?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利哭可以缓解情绪压力和紧张,在哭泣悲伤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接受“自己是有限的”现实,哭泣使幼儿在面对自己弱小的基础上,从中恢复过来,逐渐变得真正的强大。然而,当孩子因为悲伤、沮丧、生气等哭泣时,爱孩子的母亲真的允许孩子哭泣吗?三四岁的童童(化名)想搭一个像自己一样高的塔,然而,搭着搭着积木总是倒塌。终于童童有些生气地大哭:“我搭不那么高”,妈妈看到童童因为搭不高而哭泣,心疼

2、极了,赶紧过来安抚童童:“宝宝,不哭,这些积木不好,妈妈给你买些可以搭的很高的积木,要不,妈妈帮你搭怎么样?”童童反而更生气了:“不要,我不要。”妈妈:“宝宝不哭了,我们吃点好吃的怎么样?”童童:“不吃,我就要搭很高的塔。” 妈妈:“看动画片?”童童听到看动画片,停止了哭泣,露出了笑脸。放松的母亲禁不住抱着童童亲了一下,心情也阳光起来。此情境中母亲的反应很常见。然而,细致地体验这个化哭泣为笑颜的过程,其中最多的却是母亲的焦虑,而并非温柔的容纳。真实往往很残酷,觉察和面对并不容易,这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困难所在。是在满足“好妈妈”的体验童童的内心可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是全能的,我想做什么都可

3、以做成。我现在却搭不成想要的高塔,这怎么可能,难道魔法失效了,我不是全能的?妈妈来了,她看起来很紧张焦虑,看来这件事真的可怕,她在努力地哄我开心,但是我希望她看到我的悲伤,她不看。什么?看动画片,这个想法不错。我一笑,妈妈不焦虑了,她还抱着我亲了一下。母亲的内心可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宝宝搭不好生气哭泣,心情不好,我好难受,见不得孩子掉眼泪。孩子好可怜,这么小就要承受这种无助,我真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承受,我是个爱她的好妈妈,我要让她开心幸福阳光,我要把她带离痛苦。看,她笑了,我心里踏实了,舒服了。从这个很难觉察的心理过程可以看出,母亲自始至终并未看到孩子的内心需要,而主要看到自己的需要,顺着自己焦

4、虑的感觉,通过控制孩子的表现和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调节到一个舒服的状态:我是一个好妈妈,牺牲自己给孩子开心和幸福。哭泣是面对挫折的开始婴儿期获得的全能感(即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是健康的、适应的,然而,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正常的现实生活一定会提供幼儿逐渐打破全能感的机会。就像童童搭不了想要的高塔,这是造物主自然安排的学习体验挫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接受自己并非全能的,面对并接纳自己的有限的基础上,逐渐锻炼了强健的内心,抗挫力,或者称为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就是这样锻炼起来的。有的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抗挫力,刻意创造挫折,倒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自然的生活本身提供的已经足够。悲伤哭泣是面对挫折的开始,因为接受自己是有限的过程,同时也是哀掉自己失去全能感的过程。哀掉通常比维持表面上的欢笑更能给人们实在的力量感。而母亲见不得孩子难过,在焦虑的驱使下剥夺了孩子从挫折中恢复的宝贵经历和体验。一些少有经历过挫折的、学业非常优秀的、尤其是名校的大学生,随着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遇到再也无法继续维持全能幻想的事件时,如交友、恋爱、工作、融入新的环境等,看起来阳光优秀的一个人,像是忽然陷入精神疾患状态,实际这个炸弹在早年就埋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