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分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29285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消防(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消防(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消防(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消防(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部分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 4 但凡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办理(C )。 A.有关手续 B.许可证 C.特级动火证 D动火证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内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B )。.四组 .五类 .七种 .三级1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C )。 .储罐区内 .储罐下 .防护堤外 D.防护堤内1违背消防法,构成犯罪的,应(B )。 .依法予以行政惩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19. 任何单位、(C)均有参与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义务消防队员 .个人C.成年公

2、民 22检查燃气用品与否漏气时,一般采用(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肥皂水 闻气味 23公共性建筑和通廊式居住点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B )。 A.一种 B. 两个 C.三个 24. 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予以( )惩罚。 劳动教养 B.撤掉其电话 C.警告、罚款或者十日如下拘留 25公共场合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合的现场工作人员应(C)。 A.迅速撤离 B急救贵重物品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2公共娱乐场合不容许设立在建筑内( C)。.一层 B.地下一层 C.地下二层28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A )的习惯。 A先点火、后开气 .先开气、后点火 C.开气点火同步 29.建

3、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不不小于(B )米。 A3.3.5C.5 3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B )负责。 A建筑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3. 国内消防组织除了公安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外,尚有一种(C )形式。 A.职业消防队 .业余消防队 C.专职消防队 5.家庭装修未经(C )的批准,不能随意挪动燃气管线,以免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 A消防部门 B.物业部门 C.燃气部门 36.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0200B.030 C.7800 37中华人

4、民共和国消防法自( )起施行。 A.197年.19年 C.3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共有(B )。 A五章2条B.六章4条 C.八章65条 39.如下灭火剂中,(B )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要逐渐裁减。 A.二氧化碳.121灭火剂 C七氟丙烷灭火剂 42.公共娱乐场合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B )。 A. 自由启动 B.向外启动 C. 向内启动4.公众汇集场合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B )进行一次。 A.一年B半年 C.一季度 4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个人采用如下哪种行动最对的()? .自己想法打通 B向防火监督机构举报 47中国消防网站的域名是( )。 www. chinafirenet B

5、.net C.w.chin-fregov 48.当乙方租赁甲方的房屋用于商业经营后,消防安全应由(C)负责。 .甲方 B物业部门C乙方 9.当液化气罐内的气量局限性时,应(B)。 A.放在热水中加热 B换气 把气罐横放 0当单位或个人受到消防部门惩罚而觉得不应当或不恰当时,享有(A )的权利. A.申请复议 B申辩 .陈述 51.月1日发生的吉林市中百商厦大火,导致了(C)人死亡。 A.8B.9 5 5在扑救11月3日衡阳大火中,牺牲了(B )名消防战士。 A.13B.2 25 53衡阳“11.3”特大火灾导致消防战士牺牲的因素是(C )。 A爆炸B.毒气 坍塌 52月15日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

6、五丰村发生特大火灾,火灾因素是( )。 A.烧香敬佛 B.看戏着火 C烟花爆炸 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于( )年( )月( )日起实行。(第91条) ( C )、(11月1日);、(11月1日);C、(11月1日)。(对象是公司生产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 ),完善( ),保证安全生产。(第4条)( B )A、(生产管理制度)、(环保条件);B、(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条件);C、(岗位责任制)、(劳保措施)。(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 )的权利。

7、(第6条)( )A、(生活保证);B、(劳动保险);、(安全生产保障)。(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 )或者( )。(第1条)( C )A、(安全原则)、(有关规定);、(劳动保险原则)、(工资原则);C、(国标)、(行业原则)。(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本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负责人员的( )。(第13条)( )A、(行政责任);B、(劳动纪律);C、(法律责任)。(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国家对在改善( ) 、避免( ) 、参与( )等方面获得明显成绩

8、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第15条)( )、(生活条件)、(职工情绪)、(劳动保险);B、(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事故) 、(抢险救护);、(生产场合条件)、(职业病)、(医疗保险)。(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立( )机构或者配备( )人员。(第1条)( B )、(生产管理)、(专职业务人员);B、(安全生产管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委员会)、(专职管理)。(对象是单位重要领导人)8、未经( )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作业。(第1条)( C )A、(文化基本)、(可以上岗);B、(技术培训)、

9、(不得单独);、(安全生产)、(不得上岗);(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劳资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合、有关( ) 、( )上,设立明显的( )标志。(第28条)( )A、(墙壁)、(护栏)、(宣传);B、(设施)、(设备)、(安全警示);C、(大门)、(车辆)、(标语)。(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10、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 ),并由有关人员( )。(第29条)( B )A、(标记)、(保管);B、(记录)、(签字);C、(分工)、(负责)。(对象是运营维护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 ) 、

10、( )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第条)( B )A、(容许)、(规定);B、(裁减)、(严禁);C、(封存)、(可以)(对象是生产管理人员、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从业人员)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和( )规程。(第3条)( A )、(安全生产)、(安全操作);B、(劳动纪律等)、(上下班制度);C、(经济责任)、(奖惩惩罚)(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标或者行业原则的(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 )。(第37条)( )A、(生产条件)、(执行);B、(劳动保护用品)、(佩

11、带);、(绝缘工具)、(使用)(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 )。(38条)( )A、(立即解决);、(拟订年度检修筹划);、(拟订季度检修筹划)。(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 )状况应当( )。(第条)( B )A、(检查及解决)、(报告车间主任);B、(检查及解决)、(记录在案);、(年度记录)、(上报备案)。(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也许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

12、应当签订( )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用的( )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与协调。(第4条)( )A、(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安全检查);B、(攻守同盟)、(经济措施)、(权益划分);C、(责任划分)、(有关)、(现场检查)。(对象是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与( )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 )。(第3条)( B ) 、(意外伤害保险)、(养老金);B、(工伤社会)、(保险费);C、(医疗保险)、(医疗费)。(对象是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资人员)1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签订( )。(第44条)( )A、(攻守同盟);B、(合同);、(劳动合同)。(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理解其作业场合和作业岗位存在的( )因素、( )措施和( )措施。(第45条)( C )A、(通风)、(防火)、(防毒);B、(安全)、(保证)、(避免);C、(危险)、(防备)、(事故应急)。(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