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28875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学会“预习”,让孩子受益终生 镇江实验学校 212005 彭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但是,时到如今,很多“预习”有的只是流于形式,其要求大同小异或千篇一律。久而久之,自然违背了预习的初衷。那么,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让孩子明白预习的重要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必须要学会预习。其实,答案很简单,不预习,上课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很陌生,不容易理解,很容易吃夹生饭,或者知识滑过去而丢失。而且上课时会被动,跟不上进度,来不及思维,因此主动性就不可能发挥,上课与老师的

2、配合、发言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就会差一些,久而久之,这方面的努力就会比同学差一些。由于这样,对知识的摄入量必然会打折扣。可以设想,获取知识的第一关没有把好,那么,学习质量自然就受影响。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一方面给孩子剖析预习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孩子做一次尝试,体验一下,老师和家长再帮助一起总结一下。孩子如果尝到了甜头,他就会自觉去预复习。自觉是搞好预习的前提。二、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1、读一读,读通课文。预习时要多读几遍课文,还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做点什么。如: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大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标注出来。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

3、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朗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学生初读课文时,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才能逐步理解文章内容。2、想一想,边读边想。“想”和“读”更要做到相辅相成。 “一边读,一边想”,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内容或能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然后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

4、造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3、提出疑问。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4、习题检测。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后的思考题

5、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1、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对于中高年级,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还要查阅文章写

6、作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勤动笔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习惯。一边动笔一边看书,可以延长集中精力的时间,同时可以促进思维,增强记忆力。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遇到书中的难点,学会用工具书,学会请教同学或老师、父母,并把

7、结果记下来,养成勤记勤读的好习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那些让人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培养思维能力。3.持之以恒的态度做任何事情都重在坚持,只有坚持了,才能把想做的事做好。预习也同样如此,如果每天的语文学习都这样坚持预习,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轻松的学好语文。我在让学生预习课文时,将以上各部分预习内容分解为这几个小标题在每课的预习作业中予以落实:字词课堂、文章主要内容、我的发现、我的困惑。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课前预习非常重要。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指导小学生扎实有效地进行语文预习,才能将语文预习落到实处,达到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好习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