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28787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强化练习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完成练习。粗瓷碗刚刚进入长身体的年龄,却又赶上闹饥荒的年代。老是睁着一双贪婪的眼睛,望着一碗稀粥半碟菜。妈妈把那碗稀粥端起,又轻轻地轻轻地放下碗。面对儿子,她无法下筷子,稀粥里映照着她一双泪眼。这一天,我又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碗筷已经摆好。我发现我的饭碗变得很大,妈妈的饭碗却变得很小。至今我仍把那个粗瓷碗珍藏,因为碗里盛着一个爱的海洋。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贪婪(ln lun) 稀粥(zu zhu)映照(yn yng) 粗瓷(c ch)2分别找出描写母亲和儿子神态的句子,对比体会其中的感情。_3“我的饭碗变得

2、_,妈妈的饭碗却变得_。”原因是母亲想让我能多吃一些,这表现出母亲_。4你那玲珑剔透的“小瓷碗”中是否也有一个爱的海洋呢?仿照例文写写。_2.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是苏轼在游_时题在_墙壁上的一首诗。2本诗的诗人苏轼,字_,号_,_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3这首诗告诉我们:_。“_,_”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一句俗语:_。夏日绝句_,_。_,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女词人_。3这首诗中表明诗人志向的句子是_,_。4本诗明写对项羽的赞扬,暗写对_的痛恨。3. 课内阅读。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

3、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诗歌中“心中的风雨”是指什么?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3读了这首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_4. 课外阅读。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 四月的日子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半是烂漫半是辉煌我们的爱是溪流 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芨芨草上的露珠 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又圆又亮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1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通过_、_、春风这些意象,来表现母爱_的特点。2想一想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又圆又亮

4、”和“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都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的理解。_4本诗和冰心的繁星(一五九)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_5.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和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望,一个“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2“天门中断楚江开”既是眼前

5、实景,又是作者想象的虚景。说它是实景,理由是_,说它是虚景,理由是_。3对本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往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B.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缤纷,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日”和“帆”虽不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C.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D.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没有直接阐发哲理或抒写情怀,但从其呈现出来的山水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豪迈奔放的情感。6. 阅读专项训练。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

6、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这首诗共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韵。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A.对比 比喻B.排比 夸张C.对偶 拟人(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

7、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A.母亲的泪B.儿女的成就(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7.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

8、、挫折、烦恼、忧愁等。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2诗中的“你”指_。这首诗歌由鸟儿的巢联想到_,赞美了_。3在“心中的风雨来了”时向亲人倾诉,寻求慰藉,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也有过,请用几句话写一写。_8. 课内阅读。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_,_”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战前饮宴的场景。3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战士们怎样的英雄气概?_4你还积累了哪些边塞诗?请写出两句。_9. 古诗阅读。嫦娥云母屏风_,长河_。嫦娥

9、应悔_,_夜夜心。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与这首诗相关的神话故事是( )A.嫦娥奔月B.后羿射日C.吴刚伐桂4这首诗的后两句体现了( )A.人们责备嫦娥偷盗的行为。B.嫦娥不喜欢天宫快乐的生活。C.作者凄凉孤独的心情。10. 课内阅读。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3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11. 阅读完成练习。黎明(节选)艾青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鸟鸣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我知道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从田野那边

10、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两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1将文中的词换成近义词。叩开(_)疾奔(_)抚慰(_)2“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你”指的是_,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3“我将狂欢而跳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4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补充一句,意思及风格与原诗尽量接近。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_。5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在孩提时代,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曾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多么动人啊!试着用两三句话描写你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吧。_12.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雪后的景象:_。2解释词语:潇洒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