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赏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283353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水田园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水田园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水田园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水田园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赏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水田园诗赏析一、明确概念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重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2.代表诗人:A第一种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种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此类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二、常用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体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

2、体现了什么情感。1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2.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体现但愿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3菊花。菊花始终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夸奖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诸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

3、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2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爱慕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记。郑板桥毕生咏竹画竹,留下了诸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

4、: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4.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体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盈袖。”5.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三、体现的思想情感重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1.体现对大

5、自然的爱慕。(描绘山川美景,体现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体现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体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傍晚美景。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

6、得趣,因景生情。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抱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乐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常浮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傲慢世)、禅房、古寺、暮钟常浮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3.体

7、现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爱慕、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由于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结识为人处事的一种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

8、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结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结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畴,挣脱主观成见。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以声衬静: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安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绘声绘色:“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由远到近、由景入情:从“入云峰”到“空潭

9、曲”逐渐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方世俗人的欲望。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这首诗,就是以她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导致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友谊。7.揭发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苦以及农民的痛苦。四、常用体现手法(一)描写:1听觉角度:动静结合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

10、面更加布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尚有一种动态美。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有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临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阐明诗人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视觉角度:绘形、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清新愉

11、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景,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单,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恬静。写出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生活的爱慕之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翠柳丛中烘托出两点娇黄,鸟鸣动听,色彩艳丽,有声且有色。广阔碧天,点缀几只白鹭,极其醒目,天更显其大,鹭更显其小,白鹭的“上”,使蓝天划过一条白线,静中有动;对仗。特写近景是翠柳藏黄鹂,衬底远景是碧天横白鹭。黄鹂鸣啭是栖止而有声,群鹭直上是飞动而无声。下栖者鸣声和谐,上飞

12、者成行有序。画出一幅上下、大小、远近、动止、喧(口音)对比的绝妙画图。草堂周边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布满了动感。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

13、下、远近、明暗点面、大小、正侧、声色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远近对比: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侧结合: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声色结合: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3.细致限度:工笔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细节描写)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

14、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压和低,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更添蝶舞莺歌,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色彩异常秾丽。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白描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措施。采用这种措施绘景,往往能获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储光羲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运用了白描体现措施,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归隐田园之乐。.其她方面:虚实结合、正衬

15、反衬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诗歌中的“虚”涉及如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设想的将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怀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