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27898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09040090 课程中文名称:发展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Development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考核方式: 考试开课专业: 经济学开课学期: 6总学时: 48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上机8小时)总学分: 3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讲述发展中国家资本如何积累,人力资源如何开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如何进行,人口在部门之间如何流动,发展的优先次序如何选择等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掌握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具有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并能够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三

2、、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经济增长模式,并掌握四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优缺点,通过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能够分析我国适合的经济增长模式。2、了解资本匮乏阻碍经济发展的几种理论以及促进资本形成的几种理论,并能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3、掌握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闲置的状况和原因以及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分析我国的人口问题。4、掌握三种人口流动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方式以及解决城镇失业人口的对策建议。5、了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农业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并能联系我国实际指出我国工

3、业化和农业进步的方式和途径。6、掌握经济发展中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并能联系我国实际思考梯度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等相关问题。7、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能够联系我国实际思考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4学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兴起和演变的过程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6学时)四种经济增长模式;哈罗德-多马模式、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和新增长理论基本含义及优缺点。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限度理论的内容。上机内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分析。第三章 资本形成

4、(4学时)资本匮乏阻碍经济发展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循环累计因果关系理论”:促进资本形成的理论: “大推进”理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对各种理论的评价;资本形成的来源。第四章 人力资源(8学时)人口经济学的几种理论;人口过渡理论、人口陷阱理论和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的内涵;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闲置的问题,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上机内容:我国人口和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五章 人口流动(6学时)三种人口流动的模式:刘易斯模式的内容及评议,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基本内容及评议,托达罗模式的内容及评议。上机内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5、及转移方式分析。第六章 工业化和农业进步(4学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第七章 技术进步(6学时)技术进步的含义、类型和过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第八章 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6学时)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部门和地区发展优先顺序,收入最大化与就业最大化的关系。上机内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4学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

6、授为主,并利用经济与贸易实验室组织学生上机,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使用多媒体教学。六、实验(或上机)内容上机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分析 上机二:我国人口和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上机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转移方式分析 上机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分析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后续课程:比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 主要参考资料: 1 美吉利斯,波金斯等著.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 3 于宏平.发展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 4 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9 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