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27877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本周二我们班进行了语文期末考试,这次考试比以往考试有了明显的进步,真诚感谢我们的家长课后对孩子的辛勤付出。下面将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一、考试情况概况:全班50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70分钟。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考试成绩优秀21人,良好13人,及格14人,不及格2人。全班合格率为92%,很可惜有几位孩子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早发现早治疗,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迎难而上,问题将迎刃而解。二、试题分析1、 第一题:我会连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拼音拼读的掌握程度,量词的使用,形容词的使用,课文的掌

2、握情况以及反义词的掌握。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出错,出错原因:(1)对拼音的拼读掌握不熟练。(2)识字不扎实,以致个别连错2、 第二题:我会选本题检测汉字掌握情况,这种题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再加上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所以出错比较多。3、 第三题:我会写本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本册已学过的部分汉字的掌握情况,要求根据拼音写汉字,这种题型课上练过很多遍,出错的只是少数。4、 第四题:我会变主要还是考察汉字字形的灵活掌握情况,要求加一笔,减一笔将原字变成另外一字。平时有过这类题的练习,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灵活掌握,不过还是有部分孩子粗心丢分。5、 第五题:我会涂本题考察学生对汉字的掌握,要求给相同偏旁的

3、字涂上相同的颜色,大多数同学都能扎实掌握,但还是有几个因粗心而丢分的。6、 第六题:我会读这道题目意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拼音、汉字来读短文,要求画出“我”帮家长干了哪些家务。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以上是根据题型,并结合学生的误区,作出的试卷分析。整张试卷都是围绕拼音和汉字基础知识出题,对学生前阶段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测评。同时,我也从这次考试中找到了前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深刻反思,也不断在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1、要不断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尽量做到新知与旧知两不误。2、要在班上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结对子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班上的小老师主动承担一

4、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的课外学习的辅导工作。3、合理的进行“培优补差”的工作。有目的性的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进行补习,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乐于学习。附:致家长的话:从这次的考试的情况来看,不难看出我们班两极分化严重,考试得优的孩子很多,但是考得不理想的孩子也存在,在这里,也请家长们不要灰心,我们也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在不断进步,有的孩子没有赶上队伍,只要继续加油,针对薄弱环节,把以前落下的知识好好补上,比如说拼音、汉字。是有可能赶上来的,但是,如果家长听之任之,或者干脆失去信心,觉得成绩不好是天生的,那孩子也会离队伍越来越远,到时再去亡羊补牢,可能就晚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试卷

5、分析2009年1月6日进行了语文期末测试,这次考试全面的检测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将对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 考试情况概况:全班45人参加考试,时间共80分钟。全班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书写认真。考试成绩优秀29人,良好15人,不及格1人。二、 试卷分析第一题:我会选,成绩较好,问题出于第2题的选字。第二题:我会写,本题成绩对题率较高。第三题:我会组,对题率最高。第四题:我会连,除个别同学出错,其余全对。第五题:我会填,从整个卷面来看,出问题多一点。第六题:我会连句子,加标点。连句子基本没问题。有少数同学忘记加标点。第七题:我会默,成绩较好。第八题:我会读,问

6、题出在给文中加点字选正确读音。第九题:我会写,有个别同学梅按要求写。从整体来看虽然优秀成绩人数不少,但也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习上有困难,需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练习。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共有九个大题,一-四提示基础知识。同学们掌握的比较好,对题率95%以 上。 第五题是选择正确的解释,大部分同学拿不定字、词的意思,所以对题率较差。第六、七、八题是阅读天地,包括解释词语,补充句子,加标点符号和给短文展开想象,对题率较差。关键是内容太多,学生们分析的不够全面,对题率较差。最后是作文,题目不难,但同学们写得错字太多,内容不够具体,书写过程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

7、强对作文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就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书写习惯四个部分对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度虽然不大,但覆盖面较广。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考察的重点。本次四年级测评正是以阅读为重心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测评内容涵盖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积累(词语、诗句、名人名言等日积月累的内容),有理解(词

8、语的理解,短文的理解,重点句的理解)。既有知识的检测,又涉及到能力的评估,如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理解词语和短文的能力、表达能力等。题量适当,题型丰富。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课内积累部分相对较好,而课外阅读部分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这在要求学生把文章省略内容补充完整、按原文回答问题的第三、四题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学生日常读书量小。二、积累不得法,学生经常有读书摘录的作业,但学生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读读、抄抄了事,没有按类摘抄,记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有的成语见过,到用时就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三、机械背诵,错字连篇。这在把句子补充完整部分表

9、现尤为突出,名言背了不少,但不解其意。如填写诗句中有的学生就这样写:呼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仅是古诗中,在其它的题中,错别字也是造成大量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本次试题,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抓住问题立意的能力及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较差。表现在第六题要求填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有的学生不知是没看,还是没有读懂,上手就写对文很好,对人很好。如此种种,用此不当的学生不在少数。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如此状况的根源,教学中的纰漏在反思中暴露出来:首先,学校早已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多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没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还没有把阅

10、读转变成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完全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给的任务,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就没有质量可言。其次是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一种可行的检测手段,对学生的阅读处在一种安排但失控的状态,检测跟不上,阅读就会自流。再有就是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读书存在盲目性,学生只是一味的读,一味的摘录,到用的时候,又成了大海捞针,不知从何下手。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立志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试卷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连线”和“填空“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二、考试情况本次考试中,第一至三大题基础知识,有些同学对于多音字选拼音及选字填空有些困难。其余看拼音写汉字错的较少,掌握还可以。失分最多的要数第四大题的连线题,许多同学对于外国作家了解甚少,因此错误较多,另外,学生的课外积累也捉襟见肘,

12、因此本题失分最多,今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次课内阅读中的加标点做得也不好,可以看出学生这方面能力欠佳。作文方面还是老毛病,就是内容不够新颖,不够生动。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1、重视字词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不高,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

13、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从平时的抽考和本次考试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新意,作文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作文打假”刻不容缓。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4、丰富语言知识积累,注重语文实践积累对提高

14、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本次试卷题型较全面,内容丰富,基本含盖了六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学生在本次测试中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各题。但通过卷面和成绩来看,学生在本次测试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次试卷具体分析如下:一、基础知识:学生对大多数题能够掌握,其中第三题中用“清”字组词并搭配词语一题,有些学生审题不仔细出错较多。二、阅读部分:课内阅读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但课外阅读中理解文章主题一题,有些学生理解不够到位,出错较多。加标点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提示语没有的情况不知该怎样加引号。三、习作:本次习作测试能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但部分学生写的内容不够详细。今后应在如何将内容写具体上下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