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27414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大班幼儿发展目标一、健康领域:(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1、为幼儿提供宽松、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2、关注幼儿的情绪,鼓励幼儿主动调节消极的情绪。(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1、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进餐时举止文明。2、引导幼儿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一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2、结合体育活动,引导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知道剧烈运动后不能

2、立即停止、不马上饮水等。3、培养幼儿的饮食安全意识,不吃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公具和用具。5、与家庭密切配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丰富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幼儿不攀爬窗户,在可能遇到危险或发生意时外,掌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6、与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窗外。(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

3、。 3、通过简单的队行、队行变基本体操和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跳、踢、滚、转、推、拉、投远、投准、抛接、攀爬、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 5、支持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方法,主动探索多种玩法。二、语言领域;(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引导幼儿会发起谈话,鼓励幼儿自然、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大但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各种句式、语气等)清楚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能听懂所接受语

4、言(同伴的、承人的、媒体的),理解对话和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意思。(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1、鼓励幼儿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引领幼儿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并做到轮流发言,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帮助幼儿在充分感知经验,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1、引导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清节,会用多种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打扰别人

5、,爱护图书,会修补图书。 3、引导幼儿会讲故事,会仿编、创编诗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会用多种形式绘画、手工制作、表演)表现并保留自己的作品。 4、引导幼儿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标签、海报、照片等),能利用图书、电脑、口语交流等多种途径,发现与学习内容或感兴趣事物相关的信息,学习初步收集和使用信息。 5、引导幼儿有认识标记、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幼儿对图形、符号的观察和辨别能力;能尝试图示、符号、辅助材料及其他方式简单记录日常生活的经验,并用相应的语言讲述。6、引导幼儿有书写文字的兴趣和愿望,能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知道书写和阅读时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7、通

6、过多种活动(如绘画、制作、缝纫、编织等)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帮助幼儿逐渐增强手对笔的控制能力,学习正确使用铅笔。(五)、学习和运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和积极、熟练运用普通话。 三、社会领域:(一)、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创造开放性环境,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活动计划,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尊、自信。 2、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带动其全面发展。(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1、引导幼儿理解、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能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人。 2、创造条件,使幼儿主动、友好地与他人交往,体验分

7、享、互助、合作的快乐和意义、掌握交往技能,能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3、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1、帮助幼儿获得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技能,增强遵守规则的能力。 2、通过讨体验等方法,使幼儿理解和遵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做到初步自律,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3、通过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能努力做好利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在日常生活的多种活动中,注意抓住幼儿遇到挫折的时机,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 2、在生活中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确自己任务,做事认真、有始有终

8、,形成初步的责任感。3、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能主动为集体、他人做事。(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通过不同层次的团体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2、通过家园配合,引导幼儿参加有益于他们发展的文化场馆(如科学馆、各类博物馆等),拓展幼儿的视野。关注周生活,了解和喜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3、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升旗活动,尊敬国旗,学唱国歌。4、家园配合,使幼儿了解中国主要的风景名胜。5、带领幼儿认识周围社会设施、公共场所及在那里经常为我们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及他们的劳动,理解人们在相互服务,(六)、初步了解社会常识。1、促使幼儿关注周围的环境状况,使幼儿体会环境与人

9、类生存的关系,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2、通过多种媒介和活动,使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懂得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3、鼓励幼儿在节假日设计、开展、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感受浓厚的亲情、友情和民俗气氛。4、引导幼儿认识常见标志、符号等,理解它们的作用。尝试自己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设计标志。5、鼓励幼儿了解多种通讯方法(如邮寄、打电话、网络通讯等),知道通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6、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萌发喜欢上小学的愿望,做好进小学的心理准备。四、 科学领域(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1、通过观察和欣赏等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与奇妙

10、(色彩缤纷、自然形态、数量化特征等),热爱大自然。2、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并从中获得自信。3、培养幼儿爱思考、爱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了良好习惯。4、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心、专心、坚持、不怕困难等品质。5、鼓励幼儿主动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6、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分享探索和发现的快乐。7、鼓励、支持幼儿主动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尝试。8、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9、通过照料动植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1、为幼儿提供参加科学小实

11、验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初步的选择和使用与实验探究有关的材料(如:铁、塑料、布、干电池等)与工具(如:温度计、量杯、天平、放大镜、尺子等),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与尝试。2、设置情景和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积极猜想、收集信息、尝试实验和解决问题。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惊胆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4、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了解风、电、水、太阳等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面性。5、在各种活动中,支持、鼓励幼儿感知和主动探索可接触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电、磁、颜色变化、物体沉浮等的游戏,体会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12、,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6、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物体的相同点、不同点、结构及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 7、在生活中和这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用工具(如:定书器、打孔器、曲别针、涂胶漆、小锤子等),体会人的聪明与智慧,并能积极地进行大胆想象。8、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VCD机、CD机、烤箱、电脑等)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9、引导幼儿连续观察生物生长变化特点和规律,发现引发生物变化的基本条件。10、在收集、设计和连续活动中,引导幼儿会选择所需要的工具和适当的方法。11、引导幼儿观察生物、物体、事件的特征,建立个特征之间

13、的联系。(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1、鼓励幼儿常使用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真实的发现、感受、探索的过程和经验等。2、支持、鼓励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看法。3、为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实物记录、录音、绘画、模型、照片等)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和交流提供各种条件。4、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语言、图画、动作等)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1、支持、鼓励幼儿选取合适形状的物品组成特定的模型。2、利用和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幼儿通过测量发现和比较物

14、体的异同和发展变化。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统计和自然测量。3、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和理解加减的含义,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减方法尝试解决简单问题。4、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比较3个以上物体量的差别,体会量的相对性,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10个以内物体的排序或按某一规律排序。5、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各种量的守恒。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对一定事物的数量(20以内)学会成组的数数及倒数,并会根据生活情景进行简单的口头加减运算活动。7、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字,培养其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8、在

15、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会看整点、半点,体会钟表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可逆性,知道应该珍惜时间。9、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含上下、前后)的相对性。10、利用和创设各种时机,鼓励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11、鼓励幼儿使用相关的数学语言和词汇:如:“因为一样”、“因为不痛”、“倒数”、“X比X多”等。(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1、生活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多样性,体会人与动植物、其他动物与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2、鼓励幼儿主动参加饲养小动物和种植植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自觉爱护动植物,懂得珍惜生命。3、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四季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风、沙尘、雨、雪、雾等),发现它们与四季的关系,主动想办法适应天气的变化。4、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