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2718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池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锂电池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电池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行业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锂电池市场剖析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02-16 20:35 - 阅读:257 - 评论:1 锂电行业是一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是备受关注。由于锂电产业体系非常庞大,各个环节投资吸引力不尽一样,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下笔者对整个产业链及市场状况作一简要分析,供投资决策参考。 锂电产业链分成四部分: 最上游是矿资源,地地道道包括钴、镍、锰、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钴和锂用量最大,而且在自然界储量有限,极具战略投资价值。国内钴生产领头企业有金川、华友、嘉利柯和优美科四家,年产量都在1500吨以上,国内金属钴储量极少,目前80%的金属钴基本靠进口;锂资

2、源在中国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阿根廷。国内资源目前主要被中信国安、西藏矿业掌控,这些企业同时具备碳酸锂生产能力,但只限于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则由天齐锂业、尼科国润供应,其中天齐锂业技术最成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约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并且有部分出口。 产业链第二环节是构成电芯的原材料: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这一环节是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的环节。当然,各种材料的制造技术要求不尽一样,投资价值也不一样。 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锂电池成本30%,毛利率低则15%,高则70%以上,具体要看是什么材料。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

3、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 钴酸锂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很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电子产品等。由于终端消费品过去需求增长迅速,导致钴酸锂价格一度暴涨,最高上攀至60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低回落到20万/吨,现在略有回升,毛利始终在10%以上。由于终端消费品需求是刚性的,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因此钴酸锂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有安全隐患等,只能作为过渡材料使用,短期内在动力电池有所表现,但长期必然被磷酸铁锂所取代,其市场前景并不十分看好,

4、在此不多展开叙述。 钴镍锰酸锂,也就是三元材料,融合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优点,不论在小型低功率电池,还是在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但市场表现好坏取决于钴酸锂和磷酸铁锂,前者比较价格,即当钴酸锂价格高于30万/吨时,三元材料才有市场竞争力,否则难以被客户接受;后者比较技术,即一旦磷酸铁锂技术得到突破,并实现大规模量产,那么三元材料就会被市场挤兑。因此,除少数厂商在发展三元聚合物动力电池,其他厂商基本定位小型储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材料是最被业界看好,但又是当前用量最少的一种正极材料,据统计,2008年全球供应量1500吨左右,其中最大供应商A123供应750吨,国内厂商供应量500吨左右,其中斯

5、特兰几乎占一半份额。磷酸铁锂市场接受度不高,主要是受技术和价格的制约。从近期情况看,技术已不容再置疑,国内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已有13家,如斯特兰、比亚迪、烟台卓能、北京锂先锋、苏州恒正、北大先行、合肥国轩、深圳贝特瑞、新乡华鑫、新乡创佳等;而价格仍然是一大障碍,目前国内维持在15-18万/吨,国外价格要高出一倍,不过随着产能扩张步伐的加快,材料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三年有望降至10万元/吨,届时磷酸铁锂电池将得到广泛应用。短期来看,预计2009年磷酸铁锂会有部分增量市场,但整个产业的兴起要等到2010年。这意味着,2009年是磷酸铁锂最佳的投资年,2010年是投资收获小年,往后收获很可能剧增

6、。 由于正极材料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且投资规模适中,故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对磷酸铁锂材料更加充满期望。 隔膜是锂电材料当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几家实力厂商把持,如日本旭化成工业(Asahi)、美国Celgard及日本东燃化学 (Tonen)。由于隔膜一直受制于国外进口,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得锂电制造成本很高,这也是影响锂电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隔膜对于促进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但是从投资角度而言,隔

7、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从启动到投产运行周期很长,投资风险比较大,国内企业对这块的投资热情并不高。 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12%左右,毛利率接近40%。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东莞杉杉、汕头金光、广州天赐等10余家。年生产能力都在千吨级以上,可满足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其中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中低端市场,目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市场供求基本平衡,2008年总共消耗约10000万吨左右,主要是靠存量锂电池市

8、场,未来看增量动力锂电池市场,特别是电动车一旦兴起,将带来电解液的爆发性增长。初步估算,一辆混合动力车需要电解液40公斤,而全球电动车辆2010年预计260万辆,其中锂电份额占10%,大约需要1.04万吨电解液,至2015年,电动车辆数量将达到900万辆,锂电份额占60%,届时消耗的电解液将达到2.4万吨。因此,电解液3-5年后依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LiPF6),占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六氟磷酸锂的原材料硅石/碳酸锂都可以在国内采购到,但是国内尚未有企业能够生产六氟磷酸锂。目前市场被日本几家

9、企业垄断,其中,关东电化学工业每年生产LiPF6达到 950吨(主要用于宇部),SUTERAKEMIFA 年产800吨(主要用于ECOPRO的),森田化学年产960吨(主要用于三菱),该公司在江苏扬子江化工园有年产600吨的生产线。 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占锂电成本比例较低,其中负极材料在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行业前三甲企业是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粘结剂、导电剂、铝塑复合膜毛利较高,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中粘结剂由阿科玛(法)、苏威(比)、三井化学(日)、吴羽化学(日)供应;导电剂由瑞士特密高供应,铝塑复合膜由大日本印刷、日本昭合供应;上述

10、企业在国内均有代理商。 锂电产业链中游是电芯制造和PACK组装环节,相对来说,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内外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众多。其中,大厂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很难撼动,其中不乏像索尼、三洋、三星、LG化学、比亚迪、比克、力神、ATL能源这样的锂电巨头,其他上规模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和台湾地区。这些厂商共性的特点是:资本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技术工艺成熟、而且有能力生产各种锂电池,除了传统钴酸锂电池,还能生产新型磷酸铁锂电池。近两年来,国内外锂电大厂纷纷布局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尽管目前投入运行的不多,但对于上游材料厂商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锂电产业链下游是指应

11、用环节,包括低端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矿灯市场,中端的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以及高端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代步车、电动轮椅、电动轿车及电动客车市场,在军事航天领域也有很大用武之地,包括坦克、潜艇、火箭、月球车等。 如前文所述,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领域,钴酸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钴镍锰酸锂电池渗透到一部分市场,而镍氢、镍镉电池正逐步被淘汰,市场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 电动工具市场目前锂电池渗透速度非常快,也是用来替代镍氢和镍镉电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是美国B&K公司、德国B0SCH、日本牧田、香港创科(TTI)、日本日立和松下,这些厂商均已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根

12、据日本IIT咨询公司的预测,未来几年锂电池在电动工具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矿灯总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目前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使用LED矿灯,照明和寿命大大提高,功耗也大大降低,矿灯选用锂电池是减轻重量减小体积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过去大量用的钴酸锂和锰酸锂电池,存在着燃烧甚至暴躁的危险,最近要求配置安全性能高的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型矿灯国内已有数十家工厂生产,并且国营大中型煤矿已普遍采用,有些产品已开始出口。 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想象空间很大,目前储能用电池为铅酸蓄电池,由于价格便宜,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是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切入到这块市场优势明显,国内像无锡尚德这样的太

13、阳能电池厂商在积极地寻求战略合伙伙伴,而比亚迪也是在努力开辟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需要指出的是,钒电池作为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储能电池,比锂电池更具优势,但目前仍然是曲高和寡,应用并不广泛,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上存在瓶颈,钒电池真正实现商用化还需等待数年。 电动自行车市场是目前最被看好的锂电应用市场之一,国内有很多厂商在积极地投入电池生产线建设,但是短期内,国内几乎没有市场,铅酸电池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价格因素。在各种锂电当中,仅锰酸锂电池有部分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是苏州星恒,目前已形成相当大的产值规模。作为铅酸电池最理想的替代品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应用甚少,因为其价格是铅酸蓄电池的3倍

14、,锰酸锂电池的2倍,作为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好在许多欧美国家目前指定电动自行车必须使用锂电池,并且会给以一定的补助,所以国内厂商都是出口市场先行。 电动轮椅车、电动摩托车及其他代步车与电动自行车情况类似,本土市场还有一个培育期,而国外的情况相对乐观。这与太阳能电池产业颇为相似,中国是最大的制造生产地,但是市场却是在海外好东西往往是外国人先享用。 电动汽车是动力锂电池最大的应用市场,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鼓励发展电动汽车,这对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从市场情况来看,镍氢电池在动力汽车应用上有过不俗表现,如丰田普锐斯,但由于比能量低、制造成本高,已不再是重点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开发历史较长,但是由于系统复杂、维护困难,且氢的储运是一大难题,至少5年内不会有作为;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是最佳选择(除一致性还有待提高),包括日本、美国、中国在内的汽车巨头几乎一致看好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他们纷纷与锂电厂商结盟,或者直接自行研制生产,国内比亚迪更是树立了成功典范。根据拓璞扑研究所的预测,全球混合动力车2010年将成长至 210万辆,2015年将达600万辆以上,未来将有2/3的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 至于锂电池在军事和航天方面的应用,公开的报道并不多,但是由于军方和航天部门对产价格并不敏感,有理由相信,这是非常诱惑的市场蛋糕。估计有一些实力强劲的企业会去争夺这块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