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26738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知识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网络构建 核心整合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

2、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

3、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反对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做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看成

4、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反对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

5、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1)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既对

6、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7、,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8、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

9、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

10、事物的性质。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坚持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1、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反对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旧)(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新)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